浅谈高校新教员如何站稳教学讲堂

时间:2022-03-10 10:12:33

浅谈高校新教员如何站稳教学讲堂

摘要:新教员是高校师资队伍的生力军,是高校教学的关键,也是高等教育的未来和希望。每一名新教员都有一段从稚嫩走向成熟的成长经历,都会在由知识的接受者转换为知识的传授者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如何尽快把握高校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熟悉和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尽早地站稳教学讲堂,这需要高校新教员不懈地进行探索研究,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与实践。

关键词:高等院校;新教员;教学讲堂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0-0022-02

高校新教员往往都是刚毕业的本科或研究生,在课堂教学上具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一方面,新教员刚刚毕业,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高校的教学环境较为熟悉,在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上有很好的可塑性。而另一方面,新教员由于缺少课堂教学经验,也会表现出自信心不足、教学方法简单、应变能力差、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缺点。

高校新教员如何转变观念,扬长避短,迅速提高教学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老师,成功的经验告诉人们,新教员应当在课前准备、课堂驾驭、课后总结三个环节上多做工作,深下功夫。

一、做好授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常言道:台上几分钟,台下数年功。新教员要想上好一堂课,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走上讲堂之前,需要认真地备课,要在备心理、备教学、备教法、备学生等多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1]。

1.正确定位自身角色。教员既是知识的传播者、灵魂的塑造者,也是教学的主导者和学生的服务者。高校新教员要对自身角色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不能存在模糊认识。在课堂上,既不能表现得盛势凌人、高高在上,也不能松松散散、随随便便,把自己等同于学生,更不能以“教不教在我,学不学在你”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要把教员这个多元化的角色兼顾好,把多元化职能发挥好,理顺师生关系,稳定课堂秩序,把教学工作搞得有声有色。

2.精心培养良好师德。有什么样的教员品德就有什么样的学术品格。教员是知识的源泉、智慧的替身、行为的典范,教员的思想、品行、情感、意志力、人格特点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名高校新教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高尚的师德,要坚定不移地奉献和忠诚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树立“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理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学观,在公与私、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面前,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3.吃透教学教材教法。一名高校新教员每当接到一门课,并准备上这门课时,一定要先做一番调查,了解你所教的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与其他科目的关联,掌握这个专业培养学生的目标是什么,领会教学目的,掌握授课方向,做到心中有数。要将教材、大纲、教法认真研究透彻,从整体上把握本学科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点,搜集相关信息及阅读其他资料和参考书,充实教材,并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等进行系统的课程设计;然后根据每次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课而异、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地展开教学工作。

4.掌握学生课堂心态。高校新教员在走进课堂前,一定要了解学生对你所教课程的重视程度,了解学生的基础和兴趣、学习水平、学习能力,掌握教学专业、教学班级、教学设施等情况。通过对调查情况进行分析,以便调整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高校学生普遍对专业课和对自己将来工作有指导意义的课程感兴趣,高校新老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讲清本科目在专业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未来规划联系在一起,也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情况,在授课中有意识地增加一部分往届生就业的工作情况,通过渗透教学,暗示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实现从“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的转变。

二、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途径,教员课堂驾驭能力的高低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高校新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能力和魅力,把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把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1.增强教员的吸引力。教员在学生心中具有较高威信是驾驭课堂的基础,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新老师要注重提高自己的文化内涵,以真诚、谦和、睿智、端庄的风度,自信、严肃、朴实、信任的态度,准确、生动、形象、幽默的语言,树立自身的形象,赢得学生的信赖,吸引学生的眼球,征服教学课堂。要通过老师的教学能力,使课堂教学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和感染力,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2.活化课堂教学内容。新教员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我讲你听”、“我教你学”的传统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在“活”字上下功夫,使课堂真正活起来,动起来。要善于使用如启发式、提问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注重与学生互动,让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对重要的理论知识点,应通过背景知识、真假推理、明晰分析等来启发学生的思路。对于应用性较强的知识点,应重点分析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案例,不断深化和强化知识点,达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效果。

3.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在教学形式上,要充分发挥现代教学设施的作用,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减少板书所占用的时间,有效扩展课时容量,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利用文本、动画、图片、视频、音像和投影等设施的功能,使课堂教学图文声像并茂,生动、形象、逼真,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让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易懂,缓解课堂紧张气氛,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老师的授课效果。

4.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员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在注重教员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自主性、独立性强。高校老师应把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作为教学方法改革的导向。“能提出问题的人就是人才”。提出问题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大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新的观点、新的发明往往就诞生在学生的灵感中。因而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并为学生提供大量提问的素材与机会,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信息反馈[2]。

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新教员和大学生在年龄上相差不大,师生间比较容易沟通,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良师益友。新教员要在日常生活中成为学生的朋友与知己,热情、友好、同情、平等、民主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等问题上的心理反应,并及时加以辅导和纠正,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教员在充当朋友角色时,又不能忘记自己还是教员,既是一个严格的教学管理者,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要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把握好度的问题。在引导教育学生时,要采用正确的方式和方法,避免使用过激的语言来评价学生,对学生造成心灵上的伤害。

三、不断提高完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一项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工作,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工作大功告成。教员要对所讲的课程积极进行总结,查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纠正教学行为中的偏差,避免问题不被发现或得不到解决而再次出现。同时,要不断地对课堂教学中成功的经验加以总结,以求进一步完善提高。

1.在教学反思中完善提高。新教员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要积极对课前备课和教学过程进行检视,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认真反思。通过深入地思考、观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总结可以借鉴的经验,汲取失败的教训,扬长避短,达到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目的。

2.在向导师学习中增长经验。新教员要虚心向导师请教,多听多学,掌握教学套路,做好教学对比,将其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和教育智慧学到手。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只是鹦鹉学舌,生搬硬套,要在学习借鉴的同时,注重探索适合自己课程特点和自身教学特点的教学教法,创造性地运用别人的教学经验,达到学习-借鉴-提高的目的。

3.在与学生们交流中听取意见。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高校新教员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学生身上学到一些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新教员可以通过QQ、微信、电子邮件和电话等信息渠道和学生建立联系,进行课后辅导,听取学生对教学情况的反馈,解决课堂上没有掌握或是未能解决的疑难问题。通过相互交流,相互信任,相互促进,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4.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新形势下,对现代高校教学模式和方法需要不断地探索实践。新教员要勇于探索新的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方法。可以通过开展讨论课、公开课、实验课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将来能够将所学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工作中去打下基础[3]。

有道是:“教无定法,贵要得法。”高校新教员刚刚踏上大学的讲堂,需要掌握的教学本领很多,需要借鉴的课堂经验也很多。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够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都是好的教学方法,都是新教员应当努力学习借鉴的。而高校新教员要想站稳讲堂,走向成熟,迈向成功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更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需要新教员做长期的、艰苦的努力,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刘春卓,赵晓妮.高校老师如何上好第一节课[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6):12-16.

[2]严增凯.浅谈新教员如何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员[J].新课程:教研版,2009,(11):44-48.

[3]巩育军.提高工科专业课课堂教学效果的体会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26):21-24.

上一篇:从投资博弈看人类行为 下一篇: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现状及其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