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室射血分数联合脑钠肽在扩张型心肌病辨证分型中的应用研究(2)

时间:2022-03-10 05:18:21

左室射血分数联合脑钠肽在扩张型心肌病辨证分型中的应用研究(2)

【摘 要】目的:研究扩张型心肌病中医证型与左室射血分数、BNa的关系,为扩张型心肌病中医微观辨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符合扩张型心肌病患者240例,观察左室射血分数和脑钠肽。结果: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血瘀阻证、心气虚弱、气阴两虚、心肾阳虚、阳气虚脱证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且EF值逐渐减低,脑钠肽住值逐渐增高,心气虚弱,气阴两虚,心肾阳虚三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左室射血分数连和脑钠肽指标可以作为扩张型心肌病中医辨证分型的指标。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左室射血分数;脑钠肽;中医证型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以心脏(左心室和/或右心室)扩大、心肌收缩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原因不明的一种心肌疾病,也是除冠心病和高血压以外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或碎死的一种主要心血管疾病。近十年来。扩张型心肌病发病呈增大趋势,发病率为7/100,000,男女发病率大约是2.5:1),猝死死发生率为30%。中医有效防治扩张型心肌病的前提是准确的辨证分型,而关于此病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鲜有报道,目前尚缺乏统一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而且缺乏严谨的临床观察和统计分析方法,因此需建立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现代化辨证体系,从而实现中医辨证分型的标准化、客观化和规范化因此笔者观察了扩张型心肌病不同中医证型的左室舒张功能指标的区别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 2010 年 4 月至 2012 年 2 月唐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及中西医结合科就诊的符合扩张型心肌病患者240 例,男性 139 例,女性 101 例 ,每个证型各40 例,另设健康对照组 40 例。 对照组年龄 31~68 岁,平均(45.88±7.06)岁。心血瘀组年龄 35~65 岁, 平均(46.42±7.51)岁;病程3 个月至 10 年,平均(4.36±2.20)年。心气虚弱组年龄32~69 岁 ,平均 (46.83±7.25)岁;病程 6 个月至 7 年,平均(4.18±2.10)年;气阴两虚组年龄 35~65 岁,平均(40.42±6.83)岁 ,病程 9 个月至 16 年 ,平均 (6.36±4.20)年;心阳虚组年龄 35~65 岁 ,平均 (46.42±7.51)岁 ;病程 3 个月至 10 年 ,平均 (4.36±2.20)年 ;阳气虚脱组年龄 30~66 岁,平均(44.74±6.95)岁 ;病程 5 个月至 10 年 ,平均 (4.18±2.10)年,;痰浊痹阻组 40 例 ,年龄 28~62 岁 ,平均(43.83±6.11)岁,病程5 个月至 9 年 ,平均 (4.18±2.10)年。各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1.2 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依据[1]:参照内科学第6版制定。

1.2.2中医辨证分型:心血瘀阻证:胸闷胸痛,心悸气短,胸胁胀闷不舒,或痛如针刺,疼痛部位固定不移,入夜痛甚,口唇青紫,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弦、涩或结代。痰浊痹阻证:心悸气短,咳嗽喘息,痰多色白,胸闷纳呆,烦恶呕吐,舌淡苔腻,脉滑或弦。心气虚弱证:心悸气短,动则加甚,乏力自汗,容易感冒,舌淡苔白,脉沉弱或沉细稍数。气阴两虚证:心悸心慌,气短乏力或有心悸胸闷,心烦失眠,舌红少津,脉促或结代。心肾阳虚证:心悸气喘,动则尤甚,尿少浮肿,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面色苍白,舌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或数疾无力、或促、或结代。阳气虚脱证:气促不能平卧,虚烦不安,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尿少浮肿,舌淡苔白,脉微欲绝、或促、或结代、或怪乱无常。

1.3 研究方法:全部对象均采用美国惠普HP4500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探头频率2.0~4.0MHz,观察二尖瓣早期血流最大充盈速度(EV)!二尖瓣晚期血流最大充盈速度(AV)以及Ev/AV)BNP:采用患者早晨空腹抽肘静脉血3ml测定血浆BNP:仪器使用美国博适一Triage干式快速定量心力衰竭/心肌梗塞诊断仪。

1.4 统计学处理

各组数据均以均数加减标准差( ±S)表示,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2 结果:

左室射血分数(LVEF) 阳气虚脱

BNP检测值顺序为阳气虚脱>心肾阳虚>气阴两虚证>心气虚弱证>痰浊痹阻证>心血瘀阻证>正常对照组;各证型组BN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3 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和心肌收缩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原因不明的一种原发性心肌疾病,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常伴有心律失常,病死率高,是导致中青年死亡的主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除冠心病和高血压病以外导致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至今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十分确定,缺乏对其有效而特异的治疗手段。中医药防治扩张型心肌病是一个很好的思路,由于其多环节、多靶点以及特有的整体观念、治病求本等特色使得中医药防治扩张型心肌病有广泛的前景。中医有效防治扩张型心肌病的前提是准确的辨证分型,而关于此病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鲜有报道,目前尚缺乏统一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而且缺乏严谨的临床观察和统计分析方法,因此需建立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现代化辨证体系,从而实现中医辨证分型的标准化、客观化和规范化。中医认为扩张型心肌病证候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为主,可兼有阳虚或阴虚,而标实以血瘀、痰饮为多见。中医病理发展过程可以括为:心气虚、痰饮、血瘀水停(心)阳虚(心气虚加重),气虚、痰饮、血瘀、阳虚始终贯穿其中,这一病机与现代医学心力衰的神经分泌机制(心功能不全—神经内分泌激活-心室重构-心功不全加重)虽分属不同的理论体系,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本实验研究证实: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左室射血分数逐渐减低,脑钠肽逐渐增加,反映了扩张型心肌病的不同阶段和程度。故当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不明显或者根据其临床症状、体征不易准确辨证分型时,我们可以结合左室射血分数联合脑钠肽加以分析,以提高临床辨证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 内科学[M]. 6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74-282.

上一篇:中医开穴通经疗法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探究心血管疾病的内科护理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