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校师生关系新特点探析

时间:2022-03-10 06:16:34

网络环境下高校师生关系新特点探析

摘 要: 在高校,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的基础,而网络的广泛介入改变了高校的教育环境,使师生关系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播时更倾向于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学习、教师角色由灌输式教学的控制者走向协同式学习的指导者、教育者―受教育者关系趋向平等。这些新的特点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使教师的教书和育人走向一致。

关键词: 网络环境 高校师生关系 新特点

网络是新型的社会文化生活空间,是具备知识性、娱乐性、交互性等特征的信息空间。目前,我国高校师生关系变淡,不仅是由于课堂气氛疲软,师生交流减少,学生价值多元化,兴趣被网络分流也是一个重要方面。[1]当下,各种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及网上交互在高校盛行,一方面使面对面的师生交往活动减少,另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一、在教学中,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播时更倾向于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学习。

在传统的“教师中心论”理念影响下,大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是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流,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建立在不平等的单向交流上,人际关系呈现疏远性的趋势。

与其它环境相比,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更能自主地学习,不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但在传统的“教师中心论”理念影响下,大学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仍是主流,教师更多地倾向于传授知识。其弊端是容易忽视学生的兴趣和身心特点。“在课堂上教师更注重知识的传授,作为理论知识的传声筒,只按自己的思路讲解,很少顾及学生的反映,知识成为连接师生的唯一纽带。这种片面注重教而缺乏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显得沉闷和程式化。在这种师生关系的框架中,师生关系的丰富内涵就被消解为一种单一的认知关系,教学目标也被消解为单一的认知目标,亦即知识的掌握与认知能力的发展几乎成了教学的全部目的,整个教学过程主要传授充满定论与绝对化的真理。”[2]这种建立在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基础上的师生之间的交往,其信息主要是从教师流向学生,学生的信息不能反馈给教师。

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充分的信息沟通和了解,师生之间就不能形成真诚的信任。教师在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后,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也随着课程的结束而终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传授知识,忽视情感的投入,使课堂仅仅成为传授知识的场所,师生缺乏情感交流。此外,很多课程的教学中仍存在着“教师念教案、学生记笔记、考试划重点、考后都忘记”的现象,学生处于一种被禁锢被压抑的状态。

人本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罗杰斯从完善师生关系入手,强调建立以信任、真诚、接受和理解为基本要素的良好师生关系,主张对人的潜能开发。这为认识师生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当学生犯了错误时,不要一味地训斥、埋怨、指责,而应讲求“因势利导,顺性而为”。“顺性”意味着对学生信任、理解与接受。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先从一切可能的方面去理解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因势利导,顺性而为。”此外,在师生人际关系中,很多教育家主张教师最主要的品质是热爱学生。爱默生认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赞可夫说:“教师必不可少的品质,就是真挚,热爱学生。”在以上理念的主导下,在课堂知识的传授上,“我们师生首先应该围绕它平等地坐在一起,这对学生而言问题不大。关键在于教师能否以和学生平等的姿态参与其中。我这里说的平等是指尊严和权利的平等。尊严是一个人的内心感受,它是要通过权利来体现的。所以尊重一个人就必须给予他一定的权利,如若剥夺了一个人的权利,那也就意味着使他丧失了尊严,使他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给予学生平等对话和思想的权利,它包括思考的权力、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力及与其他人包括教师展开对话甚至争论的权利,给予每位学生权利就是尊重他们每个人。教师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以与学生平等的姿态组织课堂教学,这样做不仅不会使教师掉架子,反而会让学生感到更亲切,更欣赏教师,更愿意和老师及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3]

随着校园网站各版块的积极建设及各高校精品课程、网络学堂等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更新,网络环境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单向性知识传播模式。大学生们除了从教师的课堂讲授或谈话中获取知识,更能自主上网,主动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各种知识,而且以信息的者、传播者、评价者及反馈者的身份,不受限制地参与到网络的信息交流中去。在网络交流时可以用电子邮件方式、即时聊天方式在在线讨论版中相互留言。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一定的形式在网络中找寻自己需要和满意的空间。在网络环境下,“教育者不再能控制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源及其传输,其信息的优势地位必然丧失,教育对象也不再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迫切需要重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变灌输―接受关系为交流―共享、交流―引导关系”。[4]

二、课堂教学关系中教师角色由灌输式教学的控制者走向协同式学习的指导者。

教师权威来自教育权威,教师依据教育领域里确立的学习目标与规范对学生进行控制与管理,使学生对教师表现出信赖、认同和服从。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师权威有滥用的倾向。例如:课堂上当师生关系紧张时,教师会本能地用旧想法来维护自己的尊严,或批评、训斥学生,以高姿态看人,很难以平等、宽容的心态接纳学生。这种教师主体地位的随意扩张,其根本在于忽视了学生。“伴随个体的发育成熟,像身体上的平视一样,学生对教师的目光,不仅有平等的要求,还有了更多的挑剔和审视,如果这时一个教师还只会眼望着天花板或只能‘依葫芦画瓢’,自顾自地念着自己的‘经’,那么可以想见,学生投来不屑甚至鄙视的目光,也实属交往常态。也许更多的学生会选择把交流的目光投向其他知识的渠道,因为信息时代“经师”早已不唯教师”。[5]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的情境性,强调资源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这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相符合。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学习环境,重视情境创设及资源共享。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获取机会的均等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可以由网络获得知识,基于此环境的高校教育学基础应采用重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主张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习者的自主性,知识不是教师直接传授而是学习者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的。此过程中教师不是传统的单向知识传授者、权威的信息所有者、忠实的大纲和教材执行者、模范的道德监督者,而是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帮助者和协作者。

三、教育者―受教育者关系趋向平等。

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之间的交往和交流完全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大家可以自由访问论坛、建立个人的网站网页、发表自己的观点或作品等。这种网民之间相互平等的精神有了网络提供技术上的保障,它将提升和强化人们承认个体权利、尊重个体尊严的文化意识。因此,面对大学生这个网络群体,高校教师决不能以教育者自居,而应以网民的身份、平等的心态、交互的方式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处于信息化时代,通过网络,高校可以更快速、更及时地把国内外、上级主管部门的有用信息和具体政策措施提供给学生。在开放性的网络环境中,大学生可以从不同视角观察和思考网上所提供的信息,以天下之长,补己方之短。每个人既是信息的受众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者,不再是教育过程的主宰者。教育者相对受教育者,由高高在上转为平等相处,由“主导者”转为“对话者”。教师要对网络这一平等平台给予充分关注。“新一代学生与网络的亲近程度似乎已远胜于现实的交流,时间的投入,心理的投入,让身边的说教者无力相争。网络的吸引力何在?无非它最大限度地扩大了自我展示和探索的平台,可以自由倾诉,尽情发挥与创造,并总能获得或多或少的互动与回应。教育者如能走进这个平台,或在自己育人的舞台上也能搭建这样的平台,那么,‘真人秀’的魅力一定会更值得学生的期待”。[6]

在网络环境下,要按照大学生需要情况进行阵地建设,通过丰富多样的服务类信息内容在满足大学生各种需要的同时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积极沟通和有效交流。学校“在建设和使用网络上具有主动权,可以把现实中的资源优势、组织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网上的信息优势”,[7]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信息服务来满足学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的各种需要。

网络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有效的学习资料库和信息源,各高校应积极开发校园网各种信息服务功能以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需求。例如在校园网上开发运行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图书馆系统、就业信息化系统、学生工作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及科研等方面的信息子系统,使大学生可以到自己想去的站点找到各种信息,如学术文章、课程资源、教学课件等,通过学术讨论、学习答疑、学术活动、科技竞赛让学生们到学术思想网站去浏览文章、查找资料、参与交流、展开辩论,进而提高文化素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此外,在网上开辟专家讨论、师生交流、名人讲座等园地。还可以链接一些优秀的远程教育网,如中国教育网、中国大学生在线、中国高校心理在线等,让更多的网络媒体进入校园网,形成更完善、更系统的立体化的学术思想教育阵营。

校园网络是大学生在网上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场所,已成为大学生必不可少的生活条件,教育者要熟悉各网络群体并进入网络中引导网络上人际交往。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学生群体,如班级、学生会及各类学生社团协会组织都在网上建立自己的活动空间,以凭借网络快捷的信息传播和强大的交互特性增强组织内的交流和沟通,加大组织的凝聚力和成员关系的紧密度。各种以兴趣爱好为纽带的学生群体广泛存在,聚集了一大批正在准备出国、考研、找工作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在网上建立联系、收集信息、交流讨论,还不定期地组织版聚活动。网络使得大学生可以在聊天室、QQ群、飞信校内网或讨论组内建立广泛的在线关系和网络人际交往,在解决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方面发挥了较大的影响作用,如恋爱中的情感问题、人际冲突造成的思想困扰、学习或者经济压力带来的心理问题等。这种人际关系和传统的以面对面互动为基础的友谊一样,能够提供社会支持、信息和帮助,增加个体的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年报,2007-11-16.

[2]秦蓓.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问题与建构――后现代对人文素质教育的丰富与充实.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度硕士学位论文,P20.

[3]戴红燕.平等对话,和谐共享―也谈课堂师生关系[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0,(02).

[4]王娟,涂爱荣.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理念的时代凸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

[5][6]胡江霞.在倾听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教书育人,2010,(05).

[7]张瑜.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清华大学2004年度博士学位论文,P41.

项目名称:湖北师范学院研究生科研启动基金。

上一篇: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教学有效结合之我见 下一篇:对大学生素描写生教学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