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的功能锻炼

时间:2022-03-09 09:30:37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的功能锻炼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方法:术前使病人了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掌握各种锻炼方法:术后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分别实施功能锻炼,尽早进行,循序渐进,直至能负重行走。结果:对6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35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随访,6个月后均可弃拐行走,生活质量优良。结论:术前、术后进行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手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6-104-1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骨折的常见病、多发病、骨折病,多需手术治疗(即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我院自2004年起对97例股骨颈骨折病人进行了6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35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而术前、术后如何指导病人进行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也给我们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对病人进行了系统的功能锻炼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共进行股骨颈骨折手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62例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35例,其中男52例,女45例,年龄60-86岁,平均73岁。

2护理

2.1术前护理

术前护理包括两部分内容:①向病人讲解术前功能锻炼的方法重要性及注意事项。此期功能锻炼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患肢肌力,避免邻近关节僵硬。方法是进行患肢膝关节的屈伸、旋转活动,跟关节背伸和跖屈活动,以及进行患肢肌肉按摩拍打。②向病人讲解术后功能锻炼的一般程序、锻炼方法以及相关知识,使病人认识到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从而能积极主动配合,自觉按计划进行功能锻炼。

2.2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贯穿于治疗护理的全过程。病人在术前常对手术能否成功,术后能否下地行走等有担忧心理,针对这些心理反应,护士详细介绍同病区手术成功的病人现身说法,以减轻病人对手术治疗的担忧。通常病人在术后因为担心切口裂开、出血、伤口疼痛等原因,不敢进行功能锻炼。护士除了每日了解病人的功能锻炼情况外,同时注意观察病人的心理反应、思想活动,给予解释、安慰,用鼓励性语言对病人的每一个动作给予耐心的指导和肯定,使病人树立信心,自觉地进行学习。同时做好病人家属的工作,使家属能够主动参与病人的功能锻炼,以利于病人出院后继续进行功能锻炼。组织相同疾病和手术的病人进行交流,相互介绍锻炼感受和经验,以提高锻炼效果。

2.3术后护理

2.3.1术后早期(手术当日至术后3日)进行膝和踝关节屈伸锻炼病人回病房后,抬高患肢,膝关节伸直位,同时防止患肢外旋和足跟受压。患者平卧,以利静脉回流,减轻患肢局部肿胀。在病人可以耐受的情况下,指导病人进行膝、踝关节的屈伸锻炼。先指导病人进行健侧股回头肌等长收缩动作,待病人掌握了正确的动作要领后,再进行患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并指导病人用人背伸和跖屈踝关节,每个动作保持5s,然后放松,重复练习,10-20次/日。

2.3.2术后中期(术后第4日至术后2周)此期锻炼的首要目的加大关节活动度,其次是肌力恢复训练[1]①术后第4-10日,进行患肢直腿抬高锻炼,病人仰卧位,收缩股回头肌,缓慢将患肢抬起,然后轻轻放下。开始时,病人由于伤口疼痛,紧张害怕等原因,不敢进行锻炼,护士站在患肢侧协助,一手握住患肢的足跟部,另一手托住患肢的窝部,协助病人伸膝位抬高患肢。反复数次后,可放手让病人自行锻炼,每日10-20次。②术后第11日至2周,进行患肢膝关节的屈伸锻炼。开始时,由护士轻轻抬起病人患肢膝关节,形成被动屈伸膝关节活动。反复数次后,可放手让病人自行锻炼,每日20-30次。

2.3.3术后晚期,出院后至术后8周①指导患者继续在床上进行髋膝关节屈伸练习,髋关节内收外旋练习,注意屈髋角度逐渐增加,但应

小结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治疗的有效方法,而术前、术后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则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I] kenneth A,Krackow. The technique of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he CV Mosby Company,1990:355-393.

上一篇:靶控输注技术对全麻病人术中知晓的预防 下一篇:慢性肺心病急发期并自发性气胸排气方式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