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供水工程的研究与探讨

时间:2022-03-09 02:42:40

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供水工程的研究与探讨

摘要:人类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污染、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大的社会背景的条件下,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以及供水工程应运而生。

关键字:水资源;用水效率;水资源优化配置;供水工程

一定时期、一定的区域内,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有限的不同形式和质量的水资源,必须以有效、公平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通过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科学分配各用水,才能保证社会、经济、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

1、优化配置原则

水资源优化配置要制定分水原则,主要是由于经常要涉及到河流的左右岸、上下游地区的分水问题。

(1)效率原则

要获得同等供水量条件下的最大社会经济效益,可以采取用水效率高和距离近的地区和部门将尽可能多分水,而用水效率低和输水损失大的地区和部门则要少分水或甚至不分水。确定各用水行业优先供水的次序,可以根据好溪流域各用水行业的特点,可以分为: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

(2)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的目的是满足不同区域间和区域社会各阶层间等对水资源及其效益的合理分配利用,它的原则是要遵循效率。在进行好溪各节点基本生活用水分水时采用了公平性原则。

(3)可持续性原则

水资源在不同储存条件下,应区别对待不同的循环更新周期。由于地下水循环周期长,可持续原则要求一定时期内其开采量不大于其更新补充量;地表水水文循环比较频繁,可持续原则要求污染物的拍档不超过趋于水环境容量。

2、水资源优化配置

在水资源自然配置格局的基础上,水资源优化配置采取各种水利工程与非水利工程措施进行合理的人工配置,实行开源与节流并重,利用与保护并重,并能实现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三大利益的高度协调统一。

2.1兴建好溪水利枢纽工程

上游缺乏大型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是造成好溪流域各水平年缺水的主要原因。好溪流域上游潜明村兴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潜明水库可以平衡各水平年供需。潜明水库满足下游供水,主要是以本流域防洪为主的。

2.2采用节水规划措施,节约农业用水

要受到明显的节水效益,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采取渠道衬砌防渗措施;节水改造骨干灌溉渠;推广田间节水措施等农艺措施。这样就可以下降各水平年的农业缺水量,做到平衡好溪流域水资源的供需。

2.3实行水务改革,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

实行水务改革,改革水价计收体系,实行按方收费,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水利管理体制,形成水源地、供水、用水、排水、治污和污水处理回用的系统管理,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

二、供水工程的研究

1、供水工程现状

现在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饮水困难和非安全性饮水。要想改善生存和生活条件,保持社会稳定,解决饮水困难和大部分的非安全性饮水问题,可以通过修建供水过程,改善了缺水地区群众的健康状况。

2、解决饮水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2.1技术思路

详细调查和搜集区域水资源资料,找出不同的缺水原因。按照优质水源优先保证生活用水的原则,合理安排、择优选择适宜的水源。应根据区域的谁资源条件、用水需求等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按照优水优用、便于管理、单方水投资和用水成本合理的原则确定。搞好规划应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规划,因地制宜。

2.2建设管理思路

严格按工程建设技术规范进行精心设计和施工,严格履行建设管理程序,建立完备的规划名册和验收名册,完成一项消号一项,才能把供水工程建设成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民心工程。

2.3投资思路

视具体情况适当提高中央投资补助标准,适量减少地方财政配套比例,做好宣传,提高农民群众自费办水的积极性,鼓励群众以工代赈、以劳代资参与工程建设,落实自筹资金。

2.4运行管理对策

(1)推行供水协会等组织形式,实行灵活多样的经营管理模式比如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推进民主管理,提高用水户参与水平。

(2)制定切合实际的工程规章制度,坚持按成本依法合理收取水费,按照有偿供水的要求,进行成本核算,保证工程的可持续运行。

(3)要想发挥工程供水的射虎和经济效益,必须要提高供水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对供水管理队伍的建设和人员的业务培训,才能保证优质供水服务。

(4)加强水源保护,划定保护区,竖立警示标志,切实保证水源安全。采取必要的水源地保护措施对已建工程,制定完善水质检测制度,防治水源污染和水质变坏。

三、总结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保障就是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今天,要确保实现研究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特别是新理论和新方法的研究,协调好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动态关系。

参考文献

[1]李兴旺.农田水力学[M].河海大学出版社.

[2]周国柱.现行给排水工程标准规范与常用数据手册[S].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3]冯耀龙,韩文秀,王宏江,等.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133-138.

[4]李发东,李隆海,张秋英,等.我国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节水灌溉,2001(4):1-3.

上一篇:谈钻孔灌注桩施工常见事故及处理对策 下一篇:论精确林业的支撑技术及基本操作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