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协同创新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

时间:2022-03-09 11:09:11

强化协同创新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

党的十强调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强化协同创新不仅是高校建设发展的内在要求,也为高校提升创新能力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认识协同创新重要性,增强行动自觉性

协同创新是指企业、大学、地方政府等基本主体,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实现深度合作的过程。其特点在于:创新主体有创新的能力、有统一的目标或意愿、有政策资金的支持、有便于沟通的机制、有信息共享的平台等。

实施协同创新是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当今世界,协同创新越来越成为科技创新活动最为鲜明的特征,成为国家和地区保持科技创新优势地位的主要方式。面对科技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转变创新理念,加快创新力量和资源整合与重组,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支撑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

实施协同创新是推动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紧密结合的战略行动。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创新力量各成体系,创新资源分散重复,创新效率不高,亟须突破自主创新的机制体制障碍,促进社会各类创新力量的协同创新,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事业的融合发展,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

实施协同创新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科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依存度越来越高。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应用和各类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创新的策源地,不仅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中心,而且也担负着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任。协同创新战略思想的确立,既是对我国自主创新内涵的丰富和深化,也为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指明了深度改革的新方向。

强化协同意识,积极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

协同不只是单纯的科研组织形式,更是科研创新的全新形态;不只是实现创新的路径,更是创造成果的基石。协同意识主要包括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表现出来的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主动意识、服务意识和改革创新意识。高校要在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有所作为,并分享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首先必须强化协同意识,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就要求高校首先加强对校内不同部门、不同学科资源的整合力度,实现学校内部创新要素的协同,形成优势;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坚持开放办学,加强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企业、高校与政府组织间的有机结合,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教学、科研与应用平台,形成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模式。特别是对内陆欠发达地区的高校而言,一定要把“植根河南、立足中原、面向全国”作为学校的服务面向定位,把“以贡献促共建、以服务求支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作为学校强化协同创新的基本思路。同时,各高校在制定和实施事业发展规划时,要把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个重要导向,在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举措上积极适应和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此外,各高校还要不断强化社会功能,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协同政府、企业、科技服务机构等,努力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服务以及文化引领上,促进河南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加强科学研究,推进协同创新向纵深发展

高校科学研究只有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才能真正体现自身的应用价值。为此,高校要以协同创新的理念推动科研,发挥多学科、多功能优势,促进创新要素有机融合和全面共享。一是充分发挥高校知识和智力的优势,瞄准一些理论和基础前沿,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和基础科学研究,为解决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提供理论支撑。二是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开展科研和服务,把科学研究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解决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亟待解决和长期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三是完善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重点是打破主体间的壁垒,构建成果共享的利益链,完善知识产权等政策,激励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联合创业,把各种创新主体的活力激发出来。四是发挥高校桥梁纽带和科技熔炉作用,通过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并通过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强与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

冲破高校围墙,促进校校、校企、校地全面战略合作

近年,我国高校与企业、地方的合作交流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推进协同创新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对内自我封闭、分散重复、效率不高,有组织服务区域发展的创新能力不足;对外协同重点和突破点难以聚焦,缺乏聚合政府、行业、企业创新要素的体制机制等。这迫切需要改革传统的产学研结合模式,以产学研用协同一体化延伸创新链条,引领创新能力的提升。一是高校应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加强校内资源的整合,从加强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选准科研方向等入手,凝练协同创新方向,建设一批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提升学校的创新能力。二是加强校际协同创新。高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协同视野,跨地域整合资源,着力搭建跨学校的科研和功能平台,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努力建立高校校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机制、建立学科交叉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三是高校要充分利用协同创新的机遇,构建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开放式的人才联合培养机制,改变单纯课堂灌输的教学模式,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鼓励和支持学生走出校门,建立与企业研发人员沟通交流、共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互动式教学和学习环境。同时,高校要加强与企业、地方政府的合作,把产学研用结合作为学校办学的一项重要举措,努力将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企业的产业链有机衔接起来,通过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把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和创新环境有效地结合起来,从整体上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降低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的对外技术依存度。

培育创新人才,增强协同创新的内在驱动力

高校做好协同创新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校要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新的方针,不断强化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实现协同创新提供不竭的人才资源。要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大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力度;进一步加大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充分调动高校教师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造就高层次的科技领军人才。要放手使用优秀青年教师和学生,大力推进教学、科研相结合,支持和鼓励他们尽早参与课题和实验室研究,促进优秀人才在实践中脱颖而出。要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和改革发展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办学以人为本,教师是主体;教育以人为本,学生是主体,尊重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成才规律”,着力培养中原经济区建设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只有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调动起来,形成思想行动上的共识,才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研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才能形成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学术成果不断创新的良好局面。

南阳理工学院作为豫西南一所以理工类为主的多科性高校,经过25年的快速发展,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开展协同创新方面具备了坚实的基础条件。2011年,学校成功获批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校,是河南省2000年以来升本高校中的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学校现有19个院(部),60多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了理、工、医、文、经、法、管、教育、艺术等9大学科门类;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1万人,教职工1318人,其中专职教师983人,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527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人员596人,省管专家和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9人,另有60余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和重点大学博士生导师受聘为学校兼职教授;有校级以上重点学科13个、重点实验室15个,有各类科研机构20多个,具有较强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

近年,学校依托自身的综合优势,在校校、校企、校地合作方面进行了一些大胆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校校合作方面,先后与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日本山梨大学、韩国马山学院、郑州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积极联合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重大科研攻关和学科建设。在校企合作方面,先后与美国通用公司合作共建自动化系统实验室,与德国博世公司合作共建汽车诊断实训中心,与中国长城公司共建云计算实验室,与南阳汇森公司共建实验大楼,与香港华新、长葛三荣、黄河防爆等多家企业联办了多个校企联合班,校企双方共同研发,合力攻关,达到了良性互动发展和合作共赢的效果。在校地合作方面,相继与南阳市宛城区、社旗县、南阳市官庄工区等多个县市区,本着“互利共赢、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目前,学校正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为契机,依托目前已有的合作基础,进一步扩大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力度,联合市内外更多的创新力量,构建若干协同创新联盟,打破主体和体制壁垒,建立长效资源共享机制,努力使学校成为豫西南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集聚中心、文化传承创新的高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对外交流合作的中心,切实提高学校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服务能力。

(作者系南阳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责编:晓 月

上一篇:话说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的课程整合 下一篇:合理描述:学生数学学习的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