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集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时间:2022-03-08 04:23:42

电力集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人力资源的发展与一个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人力资源能否有效运用、开发与管理,决定着企业竞争力的兴衰,已为世人共识。人力资源管理对传统的人事管理提出了挑战,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并努力开发人力资源,成为每个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电力集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早在十几年前,集体企业的人事制度是属安置型(职工子女)、分配(正式青年上山下乡、高中毕业生、少量的大中专生)和“大锅饭”式的工资待遇制度,职工的身份是“集体职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规范,现代制度的逐步建立,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存和发展,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原来的安置型和分配制已彻底不存在,集体企业也就是现在的多经企业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集体所有制职工身份的职工也日趋“萎缩”,这一批职工的年龄也趋中老年化,这使得集体企业面临着较为严峻的人才危机。

由于多经企业是自负盈亏,工资待遇不稳定,再加上近几年企业的改制,分分合合,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受机制的影响,相关的人力开发政策不配套,全民身份的职工“呆”不住,集体职工缺人才特别是缺乏管理型的人才,原来对集体职工也没有一个很好的储备人才制度,再加上企业内部存在的自身缺陷没有改善,严格但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在客观上遏止了员工的个人发展,从而进一步阻碍企业的发展;也使全民身份的员工对企业产生严重的不信任感,造成信任危机,激化了人才的流失;不规范的做法给企业带来越来越多的法律纠纷,增加了管理的成本。人才危机极大制约了电力集体企业的持续、高速、健康发展。

现在多经企业人才危机直接表现在:其一,近20年以来,集体身份的职工招工为零,近十年间,只有少量的全民身份的员工招入(大中专学生),企业缺少新鲜血液,严重供血不足。集体职工日趋“老化”、文化程度低和全民特别优秀的人才留不住,优秀人才难引进的双重压力,使多经企业的人才队伍在数量、质量、层次、结构等方面极度恶化,综合实力每况愈下。例如:我公司自2002年到2010年7月间,供招聘社会化用工87人,其中自主招聘的大中专生4人;生产一线技术工人6人;其他77人都是关系、职工子女(复转军人)。虽然企业人员平均年龄年经化了,职工文化程度比原来有所提高,但适得其反,企业需要的优秀人才和技术工人仍然紧缺;其二,企业选人缺乏长远眼光,在招聘过程中基本上是缺什么人就招什么人,没有人才储备,缺少对未来人力资源需求的规划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仍缺乏。

虽然目前采取了招聘、竞聘、规范劳动用工等方式方法,但地域差、行业差以及人们思想的禁锢,近亲繁殖屡见不鲜,加上人才市场不发达,企业获取人力资源的渠道十分狭窄。因此员工缺乏劳动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另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铁饭碗、大锅饭尚未彻底打破,“公平竞争”、“按劳取酬”的激励机制没有真正形成,没有从根本上起到激励作用,极大地限制了职工积极性的发挥。

二、多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分析

从上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描述看来,多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环节还很薄弱,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逐步完善。

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战略。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经济的发展最终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占有、配套和使用,以人力资源为载体的知识和技术就成为第一资源, 成为企业发展的标志和动力。优秀人才是企业和谐健康快速发展强心针,因此多经企业必须牢固确立起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储备人才库战略是企业发展的第一战略的理念, 人才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其潜力是无穷的,惟有如此才能建立起一整套科学的选人、育人、用人、留人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新体制和机制。

合理配置, 实现人尽其才。通过合理配置企业人力资源, 真正实现企业呼唤多年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力资源管理新局面。企业要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的灵活竞争机制,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自,竞争上岗,择优录取,按企业的需要配备人员,使企业需要的人走进来,不需要的人淘汰出去,搞活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推行竞聘结合的用人办法,通过竞争上岗、公示制等形式, 把优秀人才选聘到合适岗位上。而对在岗职工则要全面考核,采取末位淘汰制、引咎辞职制等办法,形成动态的用人机制;建立健全合理的员工准入、使用、退出机制,推行从业人员职业化进程,并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的用工期限和待遇,形成正常的流动机制,有效地促进人才流动,吸引高素质、高学历人才。

加强员工培训制度。树立培训就是投资未来的观念。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就是要员工对公司的企业文化,企业理念以及整个企业操作流程了解和熟悉,最后能熟练操作,员工也通过培训提高了自身的素质,这就是培训的目的。

投入必要的资金,完善培训体系。企业要在激励竞争的市场经济中获胜, 一定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而员工的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在人力资源培训上的资金投入,既可满足员工个人发展的需要,又可满足企业知识积累和创新的需要,为公司带来长期的发展和巨大的创效潜力。

对员工进行技能、产品工艺、安全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其综合能力。技能培训是指通过从事某种工作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实用知识、工作技能、安全防范能力等,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综合培训教材,使员工人人懂技术,个个是技术能手的良好氛围。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体系。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规范对公司员工的客观评价,及时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评估和肯定,合理使用人才,激发员工潜能和工作热情,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是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激励过程中,要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要运用工资、奖金、福利、改善工作条件等物质激励手段,通过满足物质需要来调动职工积极性;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精神激励手段的作用,全面满足职工的尊重、发展、成就等方面的精神需求,形成更为强大、持久的激励力。

培植优秀的企业文化,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主要表现形式是企业精神。企业精神反映了企业员工的奋斗目标、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是激励员工不讲条件、不讲得失、不计报酬地为企业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提高企业形象,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与员工达成共同的默契,员工愿意为企业无私奉献,企业可以为员工搭建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满足员工的精神需要;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激励人、鼓舞人,使企业与员工成为需求和利益共同体,从而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多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大力推动“主多分离”, 打破行业垄断,切实转换经营机制的大环境下,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建立起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通过不断的完善,多经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强竞争力,使企业经济有长足发展。

(作者单位:武汉华源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上一篇: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虚拟货币洗钱犯罪及其防控... 下一篇:农村信用社如何加强团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