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整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索

时间:2022-03-08 02:30:19

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整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索

21世纪,以计算机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和应用能力将成为衡量现代人基本能力和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成为新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自然要将多媒体引入课堂,形成以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目的的开放型、自主化的教学模式。多媒体的互动性能够提供学生进行主动性活动的可能性,同时又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在学生有兴趣学习的情况下,让学生能学到更多。在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材中,《统计图的初步认识》编排的新授时间为三课时,用来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这三类统计图的识图方法,以及会制作简单的统计图。但我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便能将有关联的三类统计图放在一节课中,让学生为形象、生动的画面所感染,并让学生体验到上网收集信息的乐趣,在讨论中自主学习,在比较中完成三种统计图的认识,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

一、通过引导学生在网上收集信息,培养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能力。

实现课堂教学自主化,教师首先必须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从学生学习需要、认知的要求及原有知识结构的角度,考虑教学内容,分析知识的生长点,从而确定合理的教与学的程序,这是实施人机交互自主学习的前提。

上课之前老师应培养学生养成预习作业的好习惯,但老师往往只是要求同学们去看书,或布置一些预习作业,学习方法老一套。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欣喜的看到越来越多有条件的学生开始利用信息技术课上学到的上网浏览这一快速搜寻的捷径,超文本的探索学习,上网学习成为一种新的自学趋势,作为数学老师也应该创造这种学习的机会。统计图是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工具,制作统计图的数据都来源于生活,为了让学生能真正体会到这一点,在上课之前我布置了这样的预习作业:要求学生先去生活中收集一些数据,老师给予引导,先出几道必做题,如:你一分钟时间内的跳绳数量,记录三次;你家某几个月的电话费等等。然后鼓励学生们再去收集各类数据,比比谁收集到的数据多而有意思。老师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余地,学生们会积极想办法,老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去收集各种数据,在老师的引导下锻炼了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收集资料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了上网自学的机会。然后要求学生将收集到的数据发电子邮件到老师的信箱中,这又一次使学生有机会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工作,激发了学生的作业热情,老师只要打开收件箱就能及时地看到同学们的课前作业情况,为上课打好伏笔,同时也能将学生的课前作业随机的在课堂上向大家展示。这改变了传统的作业方式,学生在课外利用网络练习发E-mail这种技术,,使学生真正感觉到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的广泛,能达到数学教学与计算机技术相整合的目的。

二、运用计算机网络教学,实现课堂中的自主学习。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内因,教师只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没有学生的参与,教师设计再好的方法也是徒劳。有人说:没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再说素质教育本来就是个性发展的教育,我们就必须在教学中始终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只有这样我们教学的自主化,才可能有落脚点,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计算机网络具有信息量大,并且能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在网络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来学,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中应用计算机网络可以加强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多方感知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

上课前学生们通过上网收集了许多数据资料,如果能让每个学生在上课时上网去收集相应的统计图资料,一定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学习的空间。可要在网上去收集相关的统计图资料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课堂教学很难控制,将网络直接用于课堂教学是不可能的。于是我们建立了一个虚拟网站,由老师在课前将计算机网络上的统计图尽可能多的收集起来,存放在这个网站中,这样一来,既给了学生在上课时上网自主学习的环境,又能保证上课质量。这个网站中有四个板块:"浏览图库"、"自学成才"、"各抒己见"和"制图天地"。在"浏览图库"这一版块种存放了七十多张统计图,另学生大开眼界,分为:"青青校园"、"自然环境"、"商业调查"、"生产业绩"、"生活点滴"、"农副业"这六个栏目,每个栏目下有各种联系生活题材的统计图,如:奶制品的营养,学生喜爱的网站,股票k线图等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有选择的浏览,而后将最喜欢的统计图介绍给大家。这个图库中色彩鲜艳形状各异的统计图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在短短的5分钟时间里,学生可以细细的浏览到七八副不同内容不同类型的统计图,不但能看到书上的统计图类型,还能看到许多变形了的统计图,如饼图、立体的条形统计图,复式的条形统计图和复式的折线统计图,扩大了教学容量,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通过交流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充分表现的机会,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充分应用了网络教学的优势--信息量大,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将课堂教学引申到课后,使信息技术持续发展。

教师不但要在课内激发和维持学生的自主参与的意识,更要将课内迸发出的参与热情有效的延续到课后,以促使其在课外积极主动的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并由此体验到数学知识散发出的魅力,进一步激发起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从而使学生从课内到课外始终处于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氛围之中。

在这节课的结尾,每一位学生都在电脑上制作了一张漂亮的统计图,可是由于时间有限,老师无法将每一位同学的作业精心评点,这无疑是这节课的缺憾。将这个缺憾留到课后去解决,反而可以给学生一个回味课堂教学的空间。这时可以又一次利用多媒体网络,老师请学生课后将制作的统计图发E-mail到老师的信箱,这一个有创造性的提议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并在课后引起了不小的参与热潮。这样一来,学生不但课前和课上利用信息技术主动学习,课后还能体会到信息技术为我们的学习提供的帮助,为今后的学习注入了动力。

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将会使教学方式与教学过程发生重要的变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自主学习比传统课堂讲授更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种新的教育模式促使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和交往方式。老师更多地以管理者和引导者身份出现在教学中,而不再是说教者。学生也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个性化的独立学习者,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和帮助下学习和研究各种知识和技能时,学习的兴趣、能力和效率越来越高。有人预测,在21世纪人类求知途径中,个别化自学形式所获得的知识将占50%,所以在我们的学校教育的教学设计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要适当减少集体授课时间,要有让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的意识,并努力创造个别化学习的条件和资源,关心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心理,以适应时代的需要,适应人才发展的需要。

上一篇:关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下一篇:中考数学复习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