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帕金森病相关性研究

时间:2022-03-08 02:14:11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帕金森病相关性研究

[摘要] 目的 通过检测帕金森病(PD)患者及健康人群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浓度并进行对比,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与帕金森病的风险相关性。方法 收集60例帕金森患者及15例健康人群血清进行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常规治疗+叶酸及维生素B12治疗组)及B组(常规治疗组)进行治疗,各30例,C组为健康人群,A、B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帕金森病症状评分量表(UPDRS ) 评分并进行分析。 结果 帕金森病患者(A组与B组) Hcy水平高于C组(健康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维生素B12 ;帕金森病

[中图分类号] R742.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10-0140-03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缓慢进展的神经系统疾病,是中老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PD的主要病理改变是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因广泛变性、死亡而丧失。近年的研究显示,帕金森病患者常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 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帕金森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1]。本组资料就是通过临床及先进检验手段,测定不同人群(帕金森病患者、健康人群)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进一步寻找帕金森病发生发展因素。同时通过应用叶酸及维生素B12治疗与常规治疗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以寻求控制PD发展的更好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集2011年7月~2012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中老年PD患者60例,均为首次治疗,年龄45~70岁,其中男36例,女24例,所有病例符合以下条件:①符合2006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运动障碍及PD学组所制订的诊断标准[2];②均经CT或MRI检查,除有老年性脑改变外,未见特殊异常;③排除脑血管疾病、脑炎等原因所导致的帕金森综合征;所有病例UPDR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另采集同期来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15例。

1.2 方法

将PD患者随机分为A组(常规治疗:丝肼多芭0.25 bid、苯海索2 mg tid,加叶酸5 mg qd及维生素B12 50μg bid治疗)30例、B组(常规治疗:丝肼多芭0.25 bid、苯海索2 mg tid)30例,治疗2周,C组为健康人群,测定他们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A、B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帕金森病症状评分量表(UPDRS)评分[3],分值越高,症状越重。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测定:用抗凝管采集空腹静脉血3mL,1 h内3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浆,-20℃保存,采用DS30检测仪及其配套试剂,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结果以μmol/L表示。血浆Hcy水平(5~15)μmol/L为正常,(15.1~30)μmol/L为轻度增高,(30.1~100)μmol/L为中度增高,>100 μmol/L为重度增高。

1.3 统计学方法

拟采用Microsoft Access 软件输入数据,应用统计软件SPSS19.0 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多组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三组首次(治疗前)血清Hcy 浓度的测定结果

三组首次(治疗前)血清Hcy 浓度分别为:A组(31.6±2.68) μmol/L;B组(30.8±2.16) μmol/L;C组(10.1±1.67) μmol/L。A组和B组血清Hcy水平高于C组,A组与B组对比,P>0.05;A组与C组对比,P

2.2 A组与B组治疗前后血清Hcy浓度及UDPRS评分改变

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血清Hcy浓度及UDPRS评分(x±s)

3讨论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其认知功能障碍是 PD 患者的常见表现, 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愈后, 而且增加了家庭的负担[4,5]。PD的主要病理改变是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因广泛变性、死亡而丧失,尤以黑质致密部及纹状体最为显著。发病机制至今未完全明确。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体内蛋氨酸循环脱甲基后的衍生物,参与体内的能量代谢和多种甲基化反应。Hcy的致病机制现代研究认为,血清中高水平的Hcy易被氧化成Hcy化合物,并生成过氧化氢和超氧离子自由基,而后者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6]。目前有研究其神经毒性的报道认为,S-腺苷Hcy的累积可激活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产生神经毒性物质,从而导致神经元死亡[7];Hcy可被转化成同型胱氨酸,而后者对神经元具有兴奋毒性作用。高水平Hcy可诱导海马神经元凋亡,增强β淀粉样蛋白变性,促进谷氨酸的神经细胞毒性作用。Hcy可使氧自由基生成增加,导致体内活性氧类物质不能及时清除,出现脑组织氧化损伤,黑质受损出现运动障碍、震颤等症状[8]。本研究结果显示,PD患者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大量研究提示Hcy 和叶酸缺乏通过增加神经元对各种毒素的敏感性而损害多巴胺神经元, 影响 PD 的发病和加速疾病的进展[9]。在人体内,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需要B族维生素作为辅助因子, B族维生素缺乏和MTHFR、CβS基因型遗传学多态性都可能是形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因素,B族维生素和叶酸缺乏能造成 Hcy 水平上升,并可使病情加重[10]。临床研究结果表明, 帕金森病患者血浆B族维生素水平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具有明显相关性[11]。本组研究也显示,PD患者A组(常规治疗+叶酸及维生素B12治疗组)、B组(常规治疗组)治疗前血清Hcy 水平及UPD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血清Hcy 水平的测定结果及UPDRS评分见表1,A组血清Hcy 水平低于B组,A组和B组UPDRS评分均有改善(均P< 0.05),A组优于B组(P < 0.05),众多中外学者认为,补充叶酸、VitB12能降低血清Hcy水平[12-14],由此进一步表明,高Hcy水平与PD的发生、发展呈正相关,推测叶酸及维生素B12与PD的发生、发展呈负相关。本次研究的不足在于:①由于技术原因没有对研究对象的叶酸、维生素B12水平进行检测。②纳入的研究对象数量不足, 还需要大量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试验数据进一步证实。

综上所述,在临床工作中,有必要对PD患者进行Hcy、B族维生素和叶酸的检测,并对高Hcy进行干预和治疗,如补充缺乏的B族维生素和叶酸等降低Hcy,可能会延缓PD患者的病情进展[11]。对PD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宁,穆俊林,顾仁骏,等. 与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5):676-677.

[2] 董少军, 吴承志,周家鸿.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帕金森病的关系[J].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1,18(1):17-19.

[3] 林恒州,张猛,纪诗. 立体定向神经核团毁损治疗帕金森患者运动障碍[J].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8):1336-1337.

[4] Aarsland D, Bronnick K, Larsen JP, et al.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incident, untreated Parkinson diseases: The Norwegian Park West study[J]. Neurology, 2009,72(13): 1121-1126.

[5] 秦震新, 刘秀花, 苑杰. 帕金森患者家属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 20(6):843-844.

[6] Postea O,Krotz F,Henger A,et al. Stereospecific andredox-sensitive increase in monocyte adhesion to endothelial cells by homocysteine[J].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06,26(3):508-513.

[7] Bazzano LA,Reynolds K,Holder KN,et al. Effect of folicacid supplementation on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 JAMA,2006,296(22):2720-2726.

[8] 刘娜, 杨志杰,樊东升. 30例帕金森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临床观察[J]. 临床荟萃,2011, 26 (10):888-901.

[9] 段盼,罗华. 高同型半胱氨酸与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及机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4):167-169.

[10] 彭经华,万和斌, 欧阳君,等.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帕金森病相关研究[J]. 内科, 2011,6(6):545-547.

[11] Murakami K, Miyake Y, Sasaki S, et al. Dietary intake of folate, vitamin B6, vitamin B12 and riboflavin and risk of Parkinson's disease: A case-control study in Japan[J]. Br J Nutr, 2010, 104 (5): 757-764.

[12] 郭联. 孙莉莉.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叶酸和维生素B 的干预治疗作用[J]. 神经病与精神病学,2009,24(7):613-615.

[13] Den Heiier T,Vermmer SE,Clarke R,et al. Homocysteine and brain atrophy on MRI of non-demented elderly[J]. Brain,2003,126(1):170-175.

[14] Wolters M,Hickstein M,Flintermann A,et al. Cognitive performance in relation to vitamin status in healthy elderly German women:the effect of 6-month multivitamin supplementation[J]. Prev Med,2005,41(1):253,259.

(收稿日期:2013-12-20)

上一篇:无水乙醇配伍曼月乐治疗复发性卵巢巧克力囊肿 下一篇: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