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网络融资风险管控问题

时间:2022-03-08 10:07:02

浅谈我国网络融资风险管控问题

摘 要: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信息时代涌现出一个又一个网络高潮,这时信贷问题也借助互联网为媒介,开展了一系列的网上交易。这对于那些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数字化可发展性平台.有很大的进步提升空间。不过,新事物的出现必然伴随着风险,对于网络融资这个问题,也存在着风险,这需要政府提出相应措施去解决。

关键词:网络融资;信用风险;技术风险;问题

1 我国现阶段的融资背景

(一)中小企业主要融资渠道:自筹资金,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政府扶助资金。

从总体上看,中小企业的资金构成主要以自筹资金为主,其次,是直接融资或间接融资,政府扶助资金所占比重最少,一般在5%-10%左右。

(二)制约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瓶颈

(一)中小企业自身内部方面

(1)中小企业的内部制度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给银行的贷款带来了重大的风险,打击了银行的积极性,这就要求了一些中小企业要想得到很好的融资,首先要得到银行的信任,即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给自己的融资提供机会。

(2)企业信用观念淡薄。一些企业法人信用意识淡薄,造成企业逃债等现象,还存在着企业并非主观上没有信用,而是企业本事没有能力偿还,这在现在的融资市场上,是一个较大的问题,一些能力强,信用度高的企业是银行竞争的重点。

(二)金融结构问题

我国现阶段还在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方式作为中小企业的融资主体,而没有完善的金融体系,这就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顺畅。同时,银行把一些发展前景好的大型企业作为服务对象,从而忽视了一些中小企业,造成它们融资难。

(三)政府支持力不够

2 网络融资的含义及其必要性

(一)网络融资的含义

网络融资是一种以网络为媒介所开展的企业与银行及非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信贷活动的一种融资方式。一般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网上银行信贷业务,即应用互联网和网上银行技术,对传统银行业务通过电子渠道完成;其二是网络贷款业务,即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获取客户信息,利用互联网技术、银行资源和外部资源充分整合,办理全流程线长操作的信贷业务。

(二)网络融资的必要性:(1)为企业的投资提供保障;(2)企业发展的需要;(3)弥补企业日常资金缺口的需要。

3 网络融资的风险管控问题

网络融资风险控制是银行必须面对的问题,电子商务合同,电子商务的侵权行为等障碍,都会影响到网络信贷的健康发展。

(一)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是指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改变而产生的威胁人们生存与生活的风险。而在网络融资过程中,基本基于网络虚拟的条件下,信息技术与安全技术便成了重中之重,在网络金融环境下,网络融资运作的全过程全部采用电子数据化方式,由银行账户管理系统、电子货币、信用卡系统等组成的数字网络处理的所有业务均要暴露在网络中。各类交易信息包括客户信息等都要通过互联网传输,在这些过程中,均存在可能被篡改,盗取,泄露的风险。此外还存在银行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等众多风险。

(二)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

信用风险的广泛存在是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特征,在网络融资这种新型金融服务模式中,随让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电子商务交易资金流和物流的有序流动,提高了资金交易的信用度,为用户提供了技术支持等服务,这种信用属于商业信用的范畴,与银行信用相比还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同时,中小企业目前的信用企业还是不够完善,管理制度等一系列问题还存在缺陷。政府及民间征信体系和征信机构还处于培育过程中。

目前来看,网络融资主要针对有电子商务行为的中小企业,因此电子商务行业特征以及行业风险将传导至银行的信贷资产。

(三)法律风险和政策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为网络融资的规范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法律环境,但网络融资涉及的诸多法律范畴仍然缺乏明确界定,如网络诈骗行为的责任认定,网络曝光行为的合法性等法律风险。政策方面,存在监管制度空白,在网络融资规模扩大后这个问题也会逐渐凸显。

4 网络融资风险防范措施

在网络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应加强与其他机构的合作力度,提前预警,积极应对。

(1)完善信用管理体系,将信用风险将到最低。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应综合考虑信贷准入标准、融资总量、担保方式等因素,适度降低准入条件,使更多的企业可以得到信贷支持。

(2)探寻担保模式。商业银行应该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选择一批在电子商务领域机制好、效益好、守信用的专业担保公司作为合作对象。同时,根据不同的企业特点,在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下,选择不同的担保模式,适应不同的企业规模和日常管理工作。

(3)找到适中的定价方法。商业银行应该把定价作为经营客户管理风险参与竞争和实现价值创造的重要手段。加强精细化管理,实行差别化服务。

(4)加强安全体系建设,在保障网络融资业务安全方面,从技术上、法律上保证在交易过程中能够实现身份真实性、信息私密性、信息完整性和信息不可否认性。

5 政策建议

加强对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机构的监管,同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府扶持力度。政府部门也可以考虑安排一定财力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推动银行小企业贷款投放,减少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完善社会基础信用体系,保障交易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周平.项目融资及其风险问题研究[J].河南科技,2011(13).

[2]周芸.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J].时代金融,2011(15).

[3]刘曼红.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中国大学出版社,2003:327.

上一篇:直流在线监测系统在化工厂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价值创造的横向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