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可视化:减负增效的新支点等

时间:2022-03-08 08:11:46

思维可视化:减负增效的新支点等

刘濯源

思维可视化:减负增效的新支点

思维可视化是指以图示或图示组合的方式,把原本不可见的思维结构、思考路径及方法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其教学系统由理念转化层、方法技术层、课程设计层、课堂环境层以及效能评价层五个层面构成。在各种图示方法中,思维导图更适合对复杂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流程图及鱼骨刺图更适合绘制解题流程,学科模型是呈现学科规律的高级图示。思维可视化为减负增效找到新支点,建议走出偏重“右脑开发”的误区,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发挥、发展左脑的功能。

易进

课堂要为学生学习创造条件

――变异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变异理论的基本观点可以理解为学习是为了获得应对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离不开对事物差异的感知。运用变异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要明确教学的目标内容及关键属性,教师需从一般的、间接的学习角度深入分析教科书的教学意图;注重学情调研和分析,通过课前进行诊断性的测试、分析以往教学中学生表现、观察学生课堂学习表现来了解学生; 合理选用典型例证,依据目标引导学生注意例证的关键方面,合理组织正例和反例引导学生关注和把握目标内容的关键属性。

方建华

从教学能力到课程能力:

基于新课程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与策略

当前,教师的课程能力发展水平已成为实际制约新课程深化改革的关键因素。从外部驱动到专业引领,是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的条件性策略。通过行政强力推进,为教师课程能力提升营造良好氛围;“参与式”教师培训,夯实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的专业基础;专业引领和指导,为教师课程能力发展提供专业支持;教师合作研修共同体,构筑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的文化生态;校本教研制度,创新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的机制。而明确的课程意识与理念,是教师课程能力提升的思想基础;自主性课程实践与学习,是教师课程能力提升的实践方略;自觉的课程反思与研究,是教师课程能力提升的根本路径。

刘彭芝

立德,最重要的是在“向内向上”方面下工夫

反思这些年在世道人心方面出现的种种问题,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人们的价值趋向是“向外向下”,而不是“向内向上”。我们讲立德树人,立德,最重要的是在“向内向上”方面下工夫。“向内”下工夫,就是反求诸己,正心诚意;就是古人讲的“养气”,养浩然正气,养昂扬锐气,养蓬勃朝气。“向上”下工夫,就是见贤思齐,超凡入圣,不断提升自己,登高望远,成大气候、大格局。

上一篇:关于高职足球教学改革相关问题的探讨 下一篇:羽毛球运动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