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底能活几辈子

时间:2022-03-08 06:01:51

我们一定要考虑一下:我们能活几辈子?是只管现在,不问未来;还是让后人在读我们的时候,让他们又会觉得自己多活了一辈子?

这标题读起来有点骇人听闻,因为传统的人类学及现存的文字记载当中,自然都是一辈子。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质量守恒定律。它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该定律又称物质不灭定律。而佛教讲究轮回,死亡不是一个人的终点,而是另一个新开始,是你投胎到下一个世界的开始。当然,如此重要的一个话题并不是我这篇小史今天要探讨的。

我要说的是一种经历,或者一种学习。这种学习和经历拉长了我们的人生,扩大了我们的视野,拓展了我们穿越岁月和历史的目光,我们和古代圣贤对话,我们与历代美女对视,我们与过往的各界高手对弈,这一情境看起来是假设,但当你沉浸其中,漫步在他思想的园林,每一处精巧的构思,每一处伸展的枝蔓,都直接把你带到他的历史、他的岁月、他的思想之中。

读孔子,你就会追随孔子来到春秋末期的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看这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如何秉烛夜读,仰望大地与星空,和天地对话。他的思想或深邃或简朴,或通达或浅白,引领我们进入他的时代,与他一起洞悉与思考,坐在他故乡的皓月下,怀着一个几千年前的梦想,让我们一起打开《春秋》。

读法国的罗曼·罗兰,进入他的世界,读他文字里飘满的氤氲,我们并不会特别介意他于1944年的某一天已经叩别他文字中的主人公离开这个世界,恰恰相反的是正是有这一群人物的出现,使这位兼具父亲和母亲双重身份的人仿佛不曾离开。我最喜欢的是他的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高尔基说它是长篇叙事诗。这部10卷本的巨著,以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平为主线,描述了这位音乐天才的成长、奋斗和终告失败。全书犹如一部庞大的交响乐,每卷都是一个有着不同乐思、情绪和节奏的乐章。本书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小说风格,并因此获得1915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自从上世纪80年代某一年的夏天与罗曼·罗兰(或者是约翰·克利斯朵夫)邂逅,仿佛一直都是老友故交,这位诞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的激情大师仿佛从来就不曾离开过我的思想、激情与生活。甚至我常常怀疑我的激情中有罗曼·罗兰为约翰·克利斯朵夫设计的影子,秦时明月照今人呀。

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印度诗人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我与他在上世纪70年代有一次神交,从此就成为他的信徒,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上世纪70年代末的某一天的一个神秘的傍晚,我的姐姐从单位同事那里带回一本书皮泛黄,却透出无限力量的书,书名叫《飞鸟集》,作者就是泰戈尔,我当即扑入诗中,如饥似渴。我姐姐说:因为这书太珍贵,人家只能借读一晚,明早必须完璧归赵。我毫未迟疑,连夜将这本诗集抄录一遍,直至天明,所以我自己拥有了一本手抄的《飞鸟集》,这可能是我与大师最佳的灵魂沟通,《飞鸟集》中说:人是一个初生的孩子,他的力量,就是生长的力量。

从孔子到罗曼·罗兰,从罗曼·罗兰到泰戈尔,论年代,他们有的比久远的更久远,比历史更像是历史。然而,当我们沿着文字的大道或小径溯流而上时,我们旁边坐的头顶峨冠的孔先生与我们促膝谈心,我们会在异国他乡拥抱罗曼·罗兰的激情,我们更可以在《小桔灯》下看飞鸟飞来飞去。这一回,我们到底活了几辈子,我们去问谁呢?

现代的企业家们看到新能源、新技术、新产业、新机遇,蜂拥而上,这并没有什么不好。而我们打算活几辈子会遏制我们这样的冲动。我们一定要考虑一下:我们能活辈子?是只管现在,不问未来;还是让后人在读我们的时候,让他们又会觉得自己多活了一辈子?面对财富不要冲动,做稳自己的产业,做实自己的基业,未来做大的并不是一个事业,而是一个世界。

上一篇:惹不起的“数学疯子” 下一篇:入市:温柔陷阱还是恰逢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