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与大学英语英译汉教学

时间:2022-03-07 09:47:59

关联理论与大学英语英译汉教学

摘 要: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规定要求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翻译技能。应用关联理论翻译观指导翻译教学有助于让学生认识到翻译活动是一种涉及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的三元交际活动,培养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对原文进行正确理解的习惯,以及准确地用文字传递出原文作者交际意图的翻译素养,从而提升大学生的英汉翻译能力。

关键词: 关联理论 大学英语 英译汉教学

1.引言

要使学生达到所要求的水平,就需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以准确地理解英文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从而避免误译的产生。产生误译,尤其是对大学英语学习者而言,多属于无意误译,其产生原因则是多种多样。学者们将这些原因大致归为三类:一,译者的疏忽大意;二,译者的外语语言功力不够;三,源语国与译语国的文化差异[1]。然而,除了这些原因之外的另外一个原因也不容忽视,那就是由于译者缺乏正确认知话语结构的手段而产生误译。关联理论认为,翻译活动这个言语交际过程是一个明示―推理的动态阐释过程,是一种涉及大脑机制的言语交际行为。斯珀佰和威尔逊对此有这样的陈诉:“每一个话语(或推理交际的其他行为)都应设想为话语或行为本身具备与之有最佳的关联性的言语交际语境。”[2]这反映了关联理论翻译观的本质特性:翻译活动是一个交际的、语用的过程。原文作者和译者构成第一轮的交际双方,译者和译文读者构成第二轮的交际双方,其认知结构和认知环境都是游移不定的,译者和译文读者推理时所依据的最佳关联、对文本认知所涉及的最大关联也有所不同。从这个角度出发,本文讨论了将关联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英译汉教学的实践中,凸显出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英译汉教学中所起到的不可忽视的辅助作用。

2.关联理论对大学英语英译汉教学的意义

2.1三元关系的关联翻译观有助于进行全面和本质的翻译活动。

关联理论产生之前,各种翻译观点采用静态描述的方法来建构自己的翻译理论,翻译一直被看作是一个原文作者与译者之间的“二元”过程。但是这种二元论忽视了译文读者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根据关联理论的观点,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过程,涉及一个明示―推理的分析过程,之后还有一个译者的再表述行为。这个过程牵涉到三个文本:1)原文作者和译者是这个言语交际的发话者与受话者,通过文本的形式原文作者把信息明示给译者;2)译者接受了作者的明示信息并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推理形成图式文本;3)译者将推理出的图式文本转换成读者能明白的译语文本。例如:《大学英语(全新版)综合教程》中有这样一句话:“He’s just not a front-page person.”[3]

这句话结构简单,语境条件也不复杂,译者应该能很容易地明白它所表达的意思。但是在翻译这句话时,采用什么方式翻译就值得译者注意了。如果按照直译的方法,就应该译为“他就不是一个头版人物”。但是,这个译文本身是有歧义的,因为它既可以表示“他根本就不值得上头版”的意思,也可以表示“他根本就是一个不喜欢上头版新闻的人”。为了使译文的读者不会错误地理解这句话,译者有必要根据这句话的明示信息,参考这句话的话语语境,补充出这句话的潜在意义:“他根本就不喜欢上新闻头版。”

在这个言语交际过程中,译者的翻译只是一种中间行为,译者要付出努力寻找原文的最佳关联,形成对原文的认知与理解,还要把自己对原文的认知与理解以最佳关联的方式传达给译文读者。译者和原文作者的认知结构和认知环境有所不同,他从原文和语境中通过寻找关联而获得的语境效果与原文作者力图实现的语境效果也就有所不同。这样一来,原文所蕴涵的信息和译文所传达的信息之间就不可能完全对等。此外,译文传达出来的信息内容是由译文的读者去理解的,译文读者的认知结构和认知环境是独立于译者和原文作者的认知结构和认知环境之外的。这反映出翻译是一种牵涉到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三方的三元关系,译文读者在这个交际过程中不应再是被忽视的一方。因此,我们在英译汉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在进行翻译时考虑到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这三个交际参与者,这样的翻译的工作才有可能是本质的、全面的。

2.2取得最佳语境关联效果,翻译活动才能使译文忠实地反映出作者的真实意思。

关联理论强调语境效果,关联理论翻译观认为翻译既然是一种交际语用行为,则也要通过寻找关联来获得最佳语境效果。只有找到了原文与语境的关联,译者才有可能对各种有关联的信息进行综合性的认知和推理,把原文作者力图明确的事物用明确的方式再现给译文的读者。交际双方相互理解靠的是一种“互明”,只有交际一方的交际意图被交际的另一方所识别的时候,交际才能获得成功。翻译能否成功,取决于原文作者与译者之间、译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明示―推理活动能否获得成功,即译者能否按照原文作者的明示,通过努力寻找到最佳关联。

例如:《大学英语》(全新版)综合教程第二册中有这样一句话:“...,my wife Ellen and I lived in...while studying arts education in Chinese kindergartens and elementary schools.”[3]

在翻译这句话时,很多学生由于缺乏对其语境的正确理解,在翻译时错将“studying”译为“学习”。然而,从原文的关联语境来看,句子中的“I”指的是霍华德・加德纳,世界著名发展和认知心理学家,“多元智能理论”创始人。再结合当时中国刚刚进入改革开放不久,在认知心理学方面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因此没有资本足以让霍华德・加德纳来这里学习。从这样的关联信息我们可以推知,“studying”指的是研究,那么“arts...schools”就应当译为“中国幼儿园和小学里的艺术教育现状”。

这个示例说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让学生们注意到,进行翻译的前提是在原文语境中正确地理解原文,即通过对语境的分析,找出原文与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理解原文的最佳语境效果,然后才有可能正确地反映出原文作者的真实意思。

2.3关联翻译观指导下的翻译是领会原文作者交际意图前提下进行的言语交际活动。

根据关联理论的观点,究其本质来说,翻译是交际的、语用的。冉永平认为,翻译涉及语用维度,需要对信息空缺、信息断点等进行语境补缺及语用充实。一方面需要对源语进行以语境为参照的信息补缺,获取交际信息;另一方面需要对译语进行以读者为中心的语用充实与顺应,选择得体的译语形式,也即寻找源语与译语之间的最佳关联,以求最大限度地实现语用等效[4]。翻译的等效这个概念是在上个世纪由奈达率先提出。他在《语言、文化与翻译》一书中指出,“等效”不能机械地理解为完全等同,而是指相近的程度,即在多大程度上接近于功能上的等同[5]。从他的这些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英汉翻译的对等是某种程度的语用等效,而关联理论指导下的翻译实际上就是一种语用翻译。这需要译者对两种语言进行对比,分别研究语用语言等效和交际语用等效的问题。

奈达提倡动态对等。他认为“译文对译文接受者所起的作用,应与原文对原文接受者所起的作用大体相等”[6],强调“最切近目的语信息的自然对等”,即在词汇、语法、语义等语言学的不同层次上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只求保存原文的内容,用译文中最切近而有最自然的对等语将这个内容表达出来,以求等效。为了求得这种等效,除了上面提到的必须注意原文的“语用用意”,注意从原文的角度看待原文在语境中的意义之外,还必须选择合适的译文语言形式来表达原文的意向或语用用意。这表明关联理论的等效与奈达所提倡的动态对等翻译有很多的共通之处。两者共同强调要注意原文的语用意图。这个理论强调,译者在对译文的处理时,必须首先注意表达出原文的语用意图。例如:《大学英语》(全新版)综合教程第三册中有这样一句话:“Oh,no!Don’t you know?I am free!”[7]

这句话中有一个疑问句,而这个疑问句的语用用意不是用来表达疑问,而是表示对前一句那个少校说他疯了那句话的一个解释说明。按照关联理论的语用翻译手法,我们将此句翻译成:“哦,才不是哪!你要知道!我自由了!”从语用的角度来看,将“Don’t you know?”这个疑问句翻译成感叹句,所能表达出的黑人奴隶获得自由后的如颠如狂的极度快乐境界的语用效果,非严格比照原文的疑问句式译文所能比。

除了言语交际之外还存在一个为跨语言、跨文化的语际交际服务的社交效果翻译。如本文2.1中所述,因原文作者、译者及译文读者的认知结构和认知环境都是相对独立的,译者的认知不可能完全等同于原文作者的认知,译文读者的认知也不可能完全等同于译者的认知。因此,虽然关联理论认为译者对等效的追求是必须的,或者至少是可取的,但是在真正的翻译实践中,译者并不能总是能使译文达到等效。换言之,所谓的翻译对等,只能是某种程度上的语用等效。而翻译的原则与翻译的策略还会因翻译目的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策略。在关联理论指导下,社交语用的等效翻译还强调保持原文精髓,力求体现原文的文化背景。例如:《大学英语》(修订本)精读教材中有这样一句话:“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at the creation,when the clay beginning to breathe.”[8]

遵循关联理论观,这句话可以翻译成:“当老师意味着见证圣经中所描述的上帝创世纪那一刻,在那一刻泥人亚当开始呼吸。”这句话中的“creation”涉及《圣经》传说故事,“the clay”则指的是上帝用泥捏出的亚当。《创世纪》的第二篇讲述了上帝用泥土(clay)造了一个男人亚当这个宗教传说。西方人,尤其是基督教教徒不需要注明出处就知道它的意义。但在翻译时,译者有必要以更清楚的方式对原文进行表述,添加原文所没有的“圣经”、“上帝”及“亚当”,以避免对《圣经》不熟悉的中国人不明白译文意思。

这个部分的示例说明,句式作出选取,以及对词语的增减有助于更好地服务于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而这也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核心。在大学英语英汉翻译课堂教学中,应当让学生们学会在进行翻译工作时,依据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对译文作出句式改变,以及对词汇的选取,以使读者明白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从而保证这个言语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

3.结语

关联理论对言语的交际与认知有很强的解释力。关联理论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言语的交际与认知,认为要正确理解自然语言,就要在接受自然语言信息的过程中通过语境来寻找信息的关联,作出语境假设,然后再根据话语与语境的关联情况进行推理,求得最佳语境效果。翻译的前提是在原文语境中正确地理解原文;而语用翻译的目的在于传达原文的真髓和意图,并在此基础上追求关联翻译观所描述的某种程度上的语用等效,以最大限度地再现作者的交际意图。从这些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大学英语英译汉教学过程中讲授关联理论翻译观对于提高学生翻译能力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95-196.

[2]斯珀佰,威尔逊.关联性:交际与认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50,260.

[3]李萌华.大学英语(全新版)第二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2,34.

[4]冉永平.翻译中的信息空缺、语境补缺及语用充实[J].北京:外国语,2006,(6):58-65.

[5]奈达.语言、文化,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117.

[6]金堤,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77.

[7]李萌华.大学英语(全新版)第三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43.

[8]翟象俊.大学英语(修订本)精读第三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46.

基金项目:2009年四川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形成性评价研究(川教2009-670-07)。

上一篇:目的论在中餐菜单翻译中的应用 下一篇:从“雷人”的英语翻译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