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短篇小说的叙事视角探究

时间:2022-03-07 02:31:35

海明威短篇小说的叙事视角探究

[摘要]本文以美国现代小说家厄内斯特・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为研究对象,以经典叙事理论中的视角概念为指导,通过热奈特提出的视角分类方法,深入探讨了海明威短篇小说的叙事艺术及其产生的关学效果。

[关键词]厄内斯特・海明威;短篇小说;叙事视角;聚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3-0181-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3.084 [本刊网址]http:∥

厄尔斯特・海明威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巨匠之一,他凭借小说创作的艺术成就于1953年获得普利策奖,之后在1954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了第五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人。海明威的文学之路从创作短篇小说开始,且一生都没有放弃对短篇小说的创作。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不仅在主题方面包含深刻的寓意和内涵,在小说的叙事方面更是显示出高超的技巧。不同叙事视角的灵活运用,叙事时间和空间的转换等叙事技巧的运用使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产生了独特的美学效果。

海明威的作品历来不缺乏读者和研究者,目前国内外对其小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其中绝大多数是对其长篇小说及其传记文学的研究,例如学者丘平壤在1990编著的《海明威研究在中国》,普林斯顿文豪卡洛斯・贝克的著作《海明威传》等等,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却迟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国内外对海明威短篇小说的研究均开始较晚且方向较为单一。1975年,美国学者杰克逊・本森出版了第一本关于海明威短篇小说的专著《海明威短篇小说评论集》,这是国外比较早的海明威短篇小说的研究文献。自此之后,国内外对海明威的短篇小说的研究开始越来越多,其中以保罗・史密斯的《海明威短篇小说读者指南》最具影响力。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叙事学兴起,叙事学兼顾了文学作品中故事和话语两个层面,因此可以更好的发掘作品的艺术成就。受此启发,许多研究者开始用叙事学这一新的研究方法来解读海明威的短篇小说。然而,专门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解读海明威短篇小说的还并不多见。值得一提的是,专著《当代叙事学》的作者华莱士・马丁在其著作的第六章“视点面面观”中多处选用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来阐释他关于叙事视角的观点,但是,作者只是将这篇小说作为一个案例来阐述他自己理论,而并不是从视角面探究海明威小说的艺术成就。

由此可见,国内外对海明威短篇小说的研究仍然不够成熟和系统,以叙事理论来分析的研究的成果更是少之又少。本文旨在从叙事学中视角的角度来重新阐释海明威短篇小说的叙事技巧和艺术成就,力图有所突破。

一、外聚焦:实现叙事的客观性

热拉尔・热奈特在其名著《叙述话语》中提出了“聚焦”这一术语,并且区分了三大聚焦模式,分别为“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

热奈特认为外聚焦是一种“叙述者

在海明威的名篇《杀手》(The Killers)中,作者讲述了一个情节简单的故事:两名职业杀手挟持了一家餐厅的服务员和厨师,布置好暗杀现场,准备暗杀一位拳击手,但是这名拳击手最终也没有出现。作者起笔突兀,对故事的来龙去脉没有任何只言片语的交代,读者唯一能够了解故事的方式就是跟随着对话的进展。如:

“你是个相当聪明的小伙子,不是吗?”

“当然是,”乔治说。

“喔,你不是,”另一个小个子说,“他是吗,艾尔?”

“他是个笨蛋,”艾尔说,他转身面对尼克:“你叫什么名字?”

“亚当斯。”

“又一个聪明的小伙子,”艾尔说,“他不是一个聪明的小伙子吗,麦克斯?”

“这个小镇聪明的小伙子很多,”麦克斯说。

从上面一段我们可以看出,文章采用的外部聚焦的方式,叙述者跟读者一样对这两位杀手的信息一无所知,直到在对话中提到了其中一名杀手你的名字“麦克斯”,在叙述中在叙述中在开始直呼他的名字。作者全篇采用客观的外聚焦式的叙事方式,对话简洁却内涵丰富。

小说《雨中的猫》(Cat in the Rain)中,男女主人公的对话也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故事通过女主人在雨中见猫、寻猫、失猫为主线,为我们解释了婚姻中两性关系的定位,含蓄的展现了看似平淡的婚姻生活中的惊涛骇浪。但是作者在文中却没有给出任何评论,只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客观的记录了他的所见所闻,结尾处客栈主人给女主人送来了猫,到底是何用意,这一切都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疑问和想象。

综上所述,在海明威短篇小说中,外聚焦叙事视角运用的十分广泛,这种“新闻式”的播报方式让读者产生情境般感受,体现的小说叙述的客观性和透明性。

二、内聚焦:生动展现人物心理

热奈特在《叙述话语》中提到的内聚焦,是“叙述者=人物”的叙述视角。这种内聚焦的视角,即叙述者透过故事中人物的眼睛来观察事件的发展,其特点是叙述者和故事中人物知道的一样多。这种写法有利于表现人物的心理感受,带有不同程度上的感情烙印,使读者和故事中人物产生深刻的共鸣。

在小说《印第安人营地》(Indian Camp)中,讲述了少年尼克跟作为医生的父亲去印第安营地帮一位妇女接生的故事。在这篇小说中,着重描写了尼克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这次初诊对他的影响。

手术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你看,是个男孩,尼克,”他说道,“做个实夫,你感觉如何?”

尼克说:“还好。”他把头转向一边,不去看他父亲在干什么。

“瞧,这就行啦,”他父亲说着,把什么东西放进了盆里。

这里的“什么东西”意味着小说从尼克的视角在描述,尼克把头转向了一边,因此他不知道父亲将什么东西放进了盆里。纵观整篇小说,我们可以看出,尽管文章采用了第三人称的叙述模式,但是文中不乏以主人公尼克为出发点的内聚焦,这使读者能够近距离的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变化,拉近读者与人物的距离。

在小说《在异乡》(In Another Country)中,主人公“我”是一名在意大利打仗的美国军人,因为在战争中负伤了,所以每天下午“我”都要去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由此我也结实了其他几位在战争中受伤的士兵。文章通过“我”的内聚焦视角,展现了我在治疗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文章的开头便以“我”的视角展现了意大利寒冷的秋天,为下文表达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做了铺垫。

“吊着的鹿浑身僵硬且沉甸甸的,肚子也被掏空了;一群小鸟在风中飘摇,羽毛随风翻动。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风从山匕吹下来。”

文章开头便为读者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以内聚焦的第一人称来描写,能够更好的传达真切的感受。文章提到了一位意大利少校,曾经是一名优秀的剑术家,却因为战争而导致了残疾,而他妻子的去世又给他带来了致命的打击。小说以“我”的视角,观察少校的外貌和一举一动,生动真实的展现了战争给这位硬汉带来的伤害,以及失去心爱的妻子给他造成的无尽痛苦。采用了内聚焦的表达方式,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全文以“我”的视角,真切的展现了我和其他军人笼罩在战争阴影下的痛苦以及内心深处的无奈和悲凉,让读者对小说中的人物产生的深深的同情。

三、叙事视角的灵活转换:多角度透视

在海明威的小说中,叙事视角的使用是十分复杂且灵活的。外聚焦,内聚焦,零聚焦总是交叉出现。零聚焦中“叙述者>人物”,即叙事者是全知的,知道比人物更多的信息。零聚焦的运用便于构建故事的基本框架,如在小说《士兵之家》(Sol-dier’s Home)、《弗朗西斯・麦康博短暂的幸福生活》(The Short Happy Life of Francis Macomber)等小说中,都使用了零聚焦来构建故事的框架。外聚焦的运用如前文所说,扮演了摄像机的角色,客观的记录的故事的发展和小说中人物的一言一行,内聚焦的运用则通过小说中人物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记录人物的所见所闻所感,使读者能够感知人物的真实感受。正是由于不同视角的灵活转化,才形成了海明威小说的多角度透视,产生了丰富的艺术效果。

结语

海明威在其创作的短篇小说中巧妙的运用了外聚焦,内聚焦,零聚焦的叙事视角,以及不同视角间的转换和交叉,这种叙事策略使体现了作者对叙事的控制力,产生了独特的美学效果。

上一篇:论事实劳动关系的界限 下一篇:多维评价模式下警务网络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