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新加坡

时间:2022-03-07 12:36:13

规划新加坡

新加坡从上世纪60年代始,在近50年的时间中,产业结构、经济体量、基础设施、城市面貌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发展理念也完成了从花园城市(Garden City)到花园中的城市(City in the Garden)的华丽转身。

据新加坡国立大学2012年对全球64个典型城市综合比较,新加坡在人口密度高达7422人/平方公里的不利情况下,仍获得世界范围内城市生活宜居质量第三名、亚洲第一名的殊荣。

新加坡也是世界上“潜在净移民指数”最高、投资环境最佳的国家之一。

新加坡是如何走向成功的?

作为新加坡城市发展思想库的宜居城市中心,提出了一个两层结构的解释框架:第一层,设立目标,新加坡政府将高质量的生活、有竞争力的经济、可持续的环境作为宜居城市发展目标;第二层,围绕目标,政府紧紧地将统筹规划与发展和动态城市治理作为行为准则贯穿始终。

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与发展是建立在用地面积小、人口密度高、资源缺乏的不利基础之上的,但其城市发展成就在世界上却是屈指可数。

最近出版的一本名为《高密度城市的10项宜居原则》的新书,就系统介绍了新加坡建设宜居城市的经验。

书中提到的经验很多,如,确保规划的长期性,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坚持优质设计;保证城市规划一致性下的多样化,让人们都对城市有归属感;更接近自然,用绿色“软化”钢筋水泥带来的压迫感,使空气更洁净;充分利用空间,打造用途更广泛的公共场所;通过建筑的高低搭配和巧妙组合减少城市的拥挤感等经验。

这些经验具体且值得学习,但新加坡规划体系的特点及成功之处远不止于此。

兼顾长远性和现实性

新加坡的规划更加注重长远性和现实性的结合,可分为概念规划和总体规划。

概念规划主要指导新加坡全岛未来40~50年长期发展战略方向,其形态结构、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体系仅起示意性作用;总体规划落实概念规划意图,制定土地使用的管制措施,包括用途区划和开发强度以及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建设的预留用地,规划期限10~15年。

从结构与功能上来看,这两个层次的规划与我国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地块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相似,但其规划期限更长远,而且为了确保规划反应和解决实际问题,新加坡还规定每隔10年和5年分别对概念规划和总体规划进行反思和修编,每个时段都需根据社会发展需求确定不同的侧重。

比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住房缺乏,失业率高居不下,所以1971年的概念规划就侧重布局了居住和轻型工业的新镇,建设了大巴窑、弘茂桥、皇后镇、金文泰等新市镇,并通过《征地法案》获得土地实施公共组屋计划。

进入21世纪后,环境发生了变化。2001年的概念规划针对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打造动感、与众不同的繁华的世界级城市,设置了更多的娱乐项目、更灵活的商业模式,更混合的用地、离家更近的工作区域,以及更便捷的交通。城市的定位也从花园城市升级为“花园和水景”的城市等。

全岛环状发展方案沿用数十年

新加坡在各层次的规划均坚持综合性的考虑。比如,各类城市用地,如居住、产业、公建、国防、市政等需求,在激烈的讨论和各时段政府主导发展侧重点不同的考虑后,最终会落实在概念规划及总体规划的用地图上。

各方面的发展不是各执一词,而是统筹协调,比如新加坡的沟渠系统不仅仅考虑水的排泄、收集等内容,还与城市绿化、亲水、游憩等综合设计,用最少的用地满足各系统的需求,并达到系统之间能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效果。

除了综合性以外,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具体落实阶段都体现了城市规划的理性和科学,规划的表象背后都有一套严密的逻辑体系支撑,换句话说,就是都能说出一条条道理来。

建国伊始,新加坡在联合国规划团队的帮助下,对城市发展结构的灵活性及适用性作了充分研究,在融合田园城市理念、细胞生长理念、指状发展思路等先进规划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全岛环状发展方案,并沿用至今。

这个方案在新加坡中部布局了一个近30平方公里的大型中央集水区暨自然保护区,四周通过以轨道交通为导向的高效连接了23个市镇(今后可能增加至25个),中央“绿肺”使得空气净化得到保障,同时该环形系统也有效地疏导全岛交通,避免了一般城市空间中心总是交通拥堵的难题,而且还解决了新加坡急需的雨水储存用地问题。

这个中央集水区的位置并不是简单划定的,而是通过大量水文调查,得知该区域每年的雨水量是全岛最多的地方后才最终确定的。23个市镇通过轨道交通链条连接在一起,不仅具有交通运输高效和城市空间布局紧凑的优点,而且市镇之间通过大型绿地等分隔开来,确保每个市镇就如细胞一样有一个最佳规模,防止无序蔓延。

市镇中的居住社区也按照严密的邻里社区模型,从规划上确定了适宜规模,保持城市生活的宜居性。

40%的西餐,60%的蛋炒饭

功能分区是近现代城市规划理念的创新,有利于社会活动的专业化集聚和发展,有利于提高规模效应,有利于城市空间布局整洁有序,但随着城市空间的不断拓展,严格的功能分区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如用地的浪费,交通量的急剧增加,不同功能之间的有机联系被切断,社会交往不方便,不利于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发展。

新加坡在功能混合方面作了大量探索,在满足环保的要求下,扩大用地兼容性,将商业和办公混合,将产业和商业、办公甚至是居住混合等,达到高效使用土地,增强社会生活有机发展的目的。正如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先生所说:功能需混合,就如做菜,最好是40%的西餐,60%的蛋炒饭---他的意思是,西餐是大块的,蛋炒饭是饭粒与其他品种的精细混合。

适应未来发展、增强规划的弹性和灵活性,一直是规划界追求的目标,但从现实来看,真正做到、做好的却寥寥无几。

新加坡在这方面倒有两点可资借鉴。

一是白地,由于市场瞬息万变,规划无法准确预测未来土地市场的发展,因此新加坡市区重建局于1995年提出“白地”概念。

“白地”允许开发商在不突破建筑总量且满足政府要求的基本配置的情况下自行决定其余建筑面积的用途。这种规划管理方式更贴近市场,提高了土地用途适合市场发展的灵活性。至于白地的出售价格,市区重建局会根据价格、方案等进行综合比较后确定中标者。

二是预留地,新加坡在总体规划及土地开发计划中,都有计划地设置了预留地。一方面是尽量节约用地,另一方面的重要考虑是增加该区域未来发展的灵活性,以及通过有计划的滚动开发长期为该区域注入新鲜活力。

规划不可能完美预测未来的需求,留有适当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未来用地的灵活性。再说,一个区域的长期滚动开发可以带给该区域长久的活力,增强该区域的吸引力。

精细化和透明性

新加坡的规划以精细著称,具体体现在规划阶段和实施阶段。

它会非常详细地规划出各地块的用途、开发强度以及根据每个地块制定具体的管控要求,虽然规划精细,但地块管控要求还是会为下一步建筑设计留有充分的创意余地。

同时,新加坡将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开发规划即售卖计划整合成一个整体,规划师既负责一个区域的规划,又负责该区域的土地开发计划。

以组屋建设为例,一般会先在概念规划中明确长期的组屋发展总量、布局;然后根据发展步骤,制定组屋发展5年计划,并大致落实到各个规划区域;最后,如要开发一个组屋地块的话,规划工作者会依据该地块原规划参数,提前半年时间进一步与现状核实:原规划是否存在因社会发展而调整的必要,出入口、公共道路、环境以及水电煤气等基础设施是否到位,等等。

待所有的问题都得到确认以后,再行土地招拍挂。以这样的方式出让土地,既能够符合总体规划和总体开发计划,又能保证每一块开发土地都得到精细化的管理。

正是由于规划和实施的精细化,才保证了规划透明性,或者说两者是互相促进的。

老百姓均可在网站上和市区重建局查询任何一个地块的详细规划资料,由于建筑设计阶段的方案在新加坡是无需公示的,也很少发生因项目建设而引发矛盾,反观国内,由于规划考虑不尽合理及不详细,就经常出现因建设而引发的矛盾,甚至是。

“和”力特征

综合规划需要技术上的支撑,更需要人的主动参与。新加坡政、企机构工作人员之间“和”的氛围和精神给人留下了深刻影响。

新加坡国家发展部的一位官员半开玩笑地解释这种“和”的现象:新加坡不大,工作人员之间都非常熟悉,如果工作不尽心、不配合,那么“名声”会传出去的。但细细考察下来,除了道德因素以外,新加坡在凝聚人心,促进工作合力方面还是有很多制度特征的。

比如说考核选任机制。新加坡的高级行政官员由公共服务委员会考核。委员会的成员来自于社会各个层面,有原政府高级行政人员,也有律师、商人,等等,都是德高望重的人士,共十四五个人,由总统任命,但不拿工资。

每次考核除需职员提交书面报告以外,还需面试,对考核对象的经历、能力、业绩等作综合评定,合作协调能力是其中的考核重点,每次面试至少有8名考官参加,考察结果相对公正客观。

为促进综合解决问题的效能,新加坡政府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了很多综合性的委员会,如总体规划委员会、开发控制委员会等。除了长期的委员会以外,还有针对项目成立的短期工作委员会,以协调和落实各项工作。如在概念规划编制期间成立的概念规划工作委员会。

同时,承担政府职能的新加坡法定机构采用了公司治理模式,上有董事部,下有执行层,包括局长及以下公共服务人员。

董事部人员来自于社会各行业,有社会团体的、有企业的、也有前政府官员等,由于各机构的局长或行政长官每年都要向本部门的董事部汇报工作,因此这种结构非常有利于政府机构倾听各方面意见,吸收各行业的知识,促进跨部门的业务整合。

在营造“和”的细节方面,也有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新加坡政府各机构制定了本部门的愿景和使命,如宜居城市中心的愿景是“宜居和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知识中心”;使命则是“提炼,发展和分享宜居和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知识”。通过这种简练的语言,一方面使得公众了解部门的职责,一方面从心理上强化职员的使命。

另外,新加坡邮件系统的内涵也值得学习,目前政府部门信息沟通大都使用电子邮件,由于邮件内容可以作为今后纠纷的证明,甚至法庭的呈堂公证,因此工作人员不得不小心应对每一件来信,字斟句酌,无形之中促进了工作人员加强业务能力学习和文字组织能力,久而久之,政府工作人员的思维和工作方式就会变得缜密。

邮件采用工作相关人员的抄送制度,使得传统电话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变成了一对多,甚至多对多的模式,极大地促进了信息及时流通,与该工作相关甚至潜在相关的部门、上级、同级、下级都能及时获得信息,加强了工作合力。

上一篇:幸福的日子 难忘的岁月 下一篇:与众不同的“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