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纳税服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时间:2022-03-07 10:27:37

浅析我国纳税服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作者简介:张可娜(1991-),女,汉族,山东潍坊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专业2011级本科生。

摘要: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是税务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时展的要求。本文首先介绍我国纳税服务发展过程及现状,并针对当前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优化我国纳税服务的建议。

关键词:税收;制度建设;对策研究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和行使权利的过程中,为纳税人提供的规范、全面、便捷、经济的各项服务措施的总称。纳税服务是税收本质属性的体现,也是税务机关职责的体现。国家利用从纳税人手中征得的税收来给纳税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这样我们可以把国家看做公共产品的供应商,而纳税人便是国家的顾客。为纳税人提供良好的纳税服务也就成了国家的法定职责和应尽义务。

一、纳税服务在我国的发展与完善

1993年召开的全国税制改革会议是我国纳税服务开始的标志,“纳税服务”的概念在本次会议中被提出。1997年国务院批复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方案》,我国新的征管模式确定为“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方式。2005年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工作规范》,对纳税服务的概念进行了规范,2008年8月纳税服务被处升为纳税服务司。国家税务总局于2011年正式印发了《“十二五”时期纳税服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时期纳税服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重新规划了纳税服务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提出到2015年末,基本形成以理论科学化、制度系统化、平台品牌化、业务标准化、保障健全化、考评规范化为主要特征的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的现代纳税服务体系,指明了纳税服务工作的发展方向。

二、我国纳税服务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税务机关做了许多工作来加强完善纳税服务,并取得了较大成效,尤其是利用每年的税收宣传月,为纳税人提供及时准确的税收法律法规服务;公开机关办税制度,推行阳光办税工程;建立了办税服务厅,给纳税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还开通了12366纳税服务热线,使得纳税人可利用电话进行办税;另外部分地区还建立了“网上办税服务中心”;现在金税工程三期也在大力建设中。税务部门在探索和建立纳税服务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同国际上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在纳税服务的许多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如服务观念、服务质量、服务水平、考核体系等。

三、我国纳税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纳税人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保障

纳税人是税收管理活动中的纳税主体,在税收的征纳关系中纳税人不像征税人有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是天然的弱势群体。虽然今年来国家和税务机关在保障纳税人权利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服务人员不顾及纳税人的尊严,轻服务、重执法的现象仍较为普遍,很多服务还停留在在低层次上,纳税服务人员没有很好的完成执行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变。

(二)纳税服务观念不正确

当前我国的纳税服务观念没有发生深刻的转变。一是片面强化服务的硬件环境的建设,认为建立了高标准的纳税服务大厅,配备高标准的设备和设施就是提供优质的纳税服务。二是片面强调服务的表层优化,许多税务机关将规范文明用语、微笑服务等作为提高纳税服务水平的主要手段和最终目标,把纳税服务停留在了表象。

(三)纳税服务质量不高

我国纳税服务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是没有统一的服务形式和标准,纳税服务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各地纳税服务形式良荞不齐、多种多样;二是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虽然配备了计算机设备,倒是没有充分利用网络搭建信息交换平台,而且网上办税服务中心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信息更新滞后;三是服务人员业务素养不高,水平良莠不齐,缺乏专业型和复合型人才,导致服务效率低下。

(四)缺乏健全的考核机制

虽然近年来为了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和征管质量税务机关制定了征管质量考核指标体系,可是这其中几乎没有反映纳税服务效率和质量的。纳税服务质量的高低基本靠征税主体的自觉程度高低,就算有服务质量考核也是太过形式化的,更多的是注重服务态度和服务坏境的考察。没有健全的考核机制,难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这很不利于纳税服务水平的提高。

四、优化我国纳税服务的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纳税服务观念

要提高我国的纳税服务工作水平,要从观念上发生改变,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纳税服务观念,将纳税服务与建设“服务型政府”联系起来。一是税务机关要彻底摆脱“权本位”、“官本位”的旧观念,完成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转型,深刻意识到作为一名税务人员,理应义不容辞的为纳税人提供纳税服务,让纳税人权利得到有效保障。二是纳税服务工作要加大广度和深度,不能仅停留在硬件设施和表面工作,彻底转变高水平纳税服务是表面看得见的服务的态度,要以降低税收征纳成本,让纳税人满意,提高办税效率等为工作目标。

(二)建立健全纳税服务体系

纳税服务工作高效有序进行的前提条件就是健全的纳税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而这一切行为都需要统一的规范,同样也要从法律方面规范纳税服务行为。一是要建立完善的纳税服务行政法规体系,为纳税服务水平的提升提供法律保障;二是要明确纳税服务项目,明确规定纳税服务的服务方式和内容,给纳税服务人员清晰的标准、规范和目标;三是建议规范统一的纳税服务程序,纳税服务人员要严格根据规范的服务程序提供纳税服务。纳税服务程序的统一规范能够促进税收征管成本的有效降低,纳税服务工作效率的提升,也使纳税人充分了解便于长期高效地享有纳税服务。

(三)建立纳税服务考核机制

没有考核,便无法了解我国纳税服务的水平,这极不利于对我国纳税服务水平的把握,和纳税服务水平的提高。建立一套完整的纳税服务考核体系,奖惩分明,将极大地促使我国纳税服务质量的提升。一要将纳税服务质量纳入绩效考核标准,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各项征管质量考核指标的自动化生成,加强监督管理,将责任细化到个人;二要实行第三方考评,对纳税人进行服务满意度调查,网上评分等。有了纳税服务考核机制,纳税服务人员便会从心底里追求高质量,努力让自己的绩效考核更好,让纳税人更满意。这样通过考核机制,就可以改变纳税服务人员自身的心理和行为,进而使我国的纳税服务质量越来越高。

(四)提高纳税服务水平

提高纳税服务水平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要提高税务人员的整体素质,重视人才的选择与培养,在录用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时,要严格把关,全面考核,择优录用,税务机关也要加强人员培训,让工作人员掌握最新的工作方法和能力,优化人事制度,保证领导层的高水平,人员职务变动严格管理;二是要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搭建有效的信息交换平台,金税工程的三期建设要考虑纳税服务的需要,完善网上办税服务中心,使纳税人随时随地可办税,真正做到信息化管理;四是要使纳税服务社会化,充分调动政府、市场、社会三方的积极性,处理好三方的地位和作用,促进纳税服务社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税收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陈必福.论我国纳税服务的改进与优化[J].发展研究,2013(7):68-71.

[3]高竞.我国现行纳税服务存在的不足与优化对策[J].商,2013(16):167-168.

上一篇:从交通肇事案谈自首认定问题 下一篇:幼儿学习养成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