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生态意识培养的四个维度

时间:2022-03-06 09:57:05

地理教学中生态意识培养的四个维度

“地理学科旨在解释地区特征以及人类和事物在地球上出现、发展和分布情况。它所关注的是人与环境在特定地点和位置的相互作用”。在培养生态意识方面,地理知识中蕴含有丰富而独特的生态意识教育因素。本文试着从知识教学的角度论述地理教学中生态意识培养的四个维度。

一、空间维度

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布是地理学科研究的主要对象。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布规律是指地理事象空间发展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空间分布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地理学科中的空间分布规律知识,如地带性规律、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美洲地形的纵列分布、工业布局等。这类地理知识的特点是:空间性、普遍性、客观性、关联性。以地带性规律为例,它不仅与太阳光热沿纬度呈带状分布有关,而且是气候、植被、土壤等各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人类活动破坏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自然发展,都会使地带性规律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种分布规律知识不仅揭示了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及自然界本身的客观规律,而且说明了自然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整体,人们不能破坏这种必然联系,也不能违背这种客观规律,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适度地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另一方面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这种空间分布规律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然,也有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从而更好地开发、改造和利用自然,促进自然的持续生存和持续发展。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布规律是地理学科独特的生态意识教育因素,因此必须重视这类知识在整个生态意识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时间维度

地理学科所研究的地理事象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各种地理事象系统地特殊性表现为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所有具体的地理事象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的演化过程,即产生、发展、成熟、老化和消亡。地理学科中这种运动和演化知识可以分成四类:(1)天体运动、地壳运动、大气运动、气候的形成、河道的变迁、动植物的生长等自然要素演化知识;(2)工业的发展、城市的建设、人口的迁移等人文要素演化知识;(3)岩石的风化、土壤的变化、溶洞的形成等化学变化知识;(4)水循环、生态平衡、物质和能量的守恒、热量平衡等动态平衡知识。这类地理演化知识的特点是:渐进性、过程性、客观性、必然性。地理演化知识揭示了自然和人文事象本身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化进程,演化知识的潜在价值在于它强调了地理事象发生发展变化进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要求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不能损害自然界的必然进程,否则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生态问题。地理演化知识对生态意识培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三、地域维度

地理学科关注人与环境在特定地点的相互作用。地理事象具有统一性;地理事象的统一性表现为在普遍联系中的存在和运动,而普遍联系的基本形式是系统,也就是说自然界是以不同等级的系统形式存在的。按不同的尺度、不同的层次可以把地理学科知识划分成许多个等级单元,例如大陆尺度、海洋尺度、区域尺度等。区域性是地理科学的两大鲜明特色之一,地理区域知识的特点是:区域性、差异性、关联性。任何一个特定区域都有其独特的自然景观特征(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等)、人文景观特征(民族、宗教、语言、文化等),但无论哪一种景观特征或地理现象的形成,都是相关区域要素影响和制约的结果,而且某些局地问题可能会带来全球性的影响。这类知识告诉学生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区域问题,透过区域问题、区域特征看到全球的发展变化趋势,认识全球相互依存的挑战和机会,从而培养全球观念和国际意识,增强国际理解与协作。另外也可以使学生增强对世情、国情乃至乡情的了解,从而增强忧患意识。在地理事象的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知识中,渗透着丰富的生态意识教育因素,这是地理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应注重这些生态意识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四、人地和谐

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经过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就是在这种重新审视人地关系的过程中,生态意识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地理学科从理论出发,借助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的原理向学生阐述了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必须有负责任的态度和大局观,协调各种生态要素,积极推动生态系统的持续平衡和发展。另外,地理学科站在实践的视角,依托专题或案例向学生讲述了和谐的人地关系的积极意义,以及破坏人地关系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地理学科中有许多专题或案例论述了由于人类过度地掠夺和破坏自然所产生的生态问题,如环境污染、人炸、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的降低、荒漠化等。以荒漠化为例,由于滥砍滥伐森林导致了土壤持水力下降,从而造成地表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更严重的地区造成了土地的荒漠化,影响了人类的正常生产和生活。这就是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所造成的恶果。通过这类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深入认识人地关系的演变,从而建立起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在生态意识教育中是十分宝贵的教育资源。

(作者单位:山西省武乡县职业中学)

上一篇:教师主导:让语文课堂永葆诗意 下一篇:浅析如何营建初中英语和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