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唑、维丁胶性钙穴位注射足三里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临床观察

时间:2022-03-06 12:26:40

病毒唑、维丁胶性钙穴位注射足三里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临床观察

(梅州市梅州中医院,广东514011)

[摘 要] 方法:运用病毒唑、维丁胶性钙穴位注射足三里穴治疗秋冬季腹泻患儿100例,并与肌肉注射病毒唑、维丁胶性钙组作对比观察。

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860%,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显效率为600%,总有效率为84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主题词] 腹泻,婴儿/穴位疗法;水针;穴,足三里ClinicalObservationonTreatmentofInfantileDiarrheainAutumnandWin

terwithInjectionofVirazoleandCalciferolisCalciiColloidonintoZusanliPoint(ST36)WangJin,ZhangFeixiang,LiYizhen,etal.(MeizhouMunicipalMeizhouHospitalofTCM,Guangdong,514011)[Abstract] InjectionofvirazoleandcalciferoliscalciicolloidonintoZusanli(ST36)wasusedtotreat100infantilesofdiarrheainautumnandwinterandintramuscu

larinjectionwasusedascontrol.Theresultsindicatedthatthemarkedlyeffectiverateandt

hetotaleffectiveratewere860%and980%inthetreatmentgroup,and600%and840%inthecontrolgroup,respectively,witha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

oups(P

笔者采用病毒唑、维丁胶性钙穴位注射足三里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并与肌肉注射组对比,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150例,全部为儿科门诊病人,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100例,男53例,女47例;月龄2~36个月;病程最短24小时,最长48小时。轻度脱水91例,中度脱水9例。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例;月龄4~36个月;病程最短24小时,最长48小时。轻度脱水46例,中度脱水4例。两组性别、年龄、脱水程度相似,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诊断标准自拟如下:(1)婴幼儿秋冬季出现1天数次甚至十几次以上水样便或蛋花样便;(2)大便常规无或见少量白细胞,无红细胞;(3)体温385℃以下;(4)病程不超过6天。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结合饮食疗法,均不用止泻药。21 治疗组病毒唑10mg/kg、维丁胶性钙1ml,分别注射两侧足三里穴(病毒唑一侧、胶性钙一侧)。注射1次后,如24小时内大便次数、性状恢复正常的患儿不再注射;如症状无明显改善,再使用本法1次;若48小时后症状无改善,改用其他方法治疗。

2.2 对照组病毒唑10mg/kg,一侧臀部肌注;维丁胶性钙1ml,另一侧臀部肌注,每天使用本法1次,2天以上无效者改用其它方法治疗。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参考1998年全国腹泻病防治学研讨会《急性腹泻病的疗效判断标准》自拟如下。显效:治疗48小时内大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48小时内大便性状及次数明显改善;无效:治疗48小时内大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

据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4 典型病例

陈×,男,14个月,于2000年1月26日来我院门诊就诊。家长代诉:患儿1月22日开始出现解水样便7~8次/日,伴呕吐胃内容物,纳呆、口渴、烦躁。当地卫生院曾给予湿滞片、思密达等药口服,并予庆大霉素等药物输液治疗4天无效。入院查体温382℃,肠鸣音活跃,中度脱水貌,大便常规镜下见0~4个白细胞,无红细胞。诊断为腹泻(单纯性)。入院后给予上述穴位注射疗法治疗1次,并嘱调饮食,口服补液(自备)。第2天复诊,家长诉大便成形,次数正常,纳可。第3天诉患儿恢复正常。

5 体会

小儿秋冬季腹泻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祖国医学认为小儿“脾常不足”,加之饮食不节外感病邪,最终致脾胃失调而发病。西医认为主要病因为轮状病毒感染,侵入小肠粘膜,使粘膜吸收障碍,消化酶分泌不足并使肠道渗透压升高而使水电解质丢失而发病。

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合穴,为强壮保健要穴,针刺足三里有调理脾胃,和肠消滞,补中气的作用。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脾常不足”,故治疗以扶正固本为主,祛邪为次,重在调理脾胃功能,不轻易攻伐。可见针刺足三里治疗小儿腹泻是一个符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一种治疗方法。而且,现代研究表明,针刺足三里对人体有多种调节作用,如:(1)提高白细胞总数,并使白细胞释放溶菌酶增多,从而使白细胞能更好地消灭病原菌。(2)对胃肠蠕动和多种消化酶分泌有调节作用,使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正常化。

维丁胶性钙可缓解平滑肌痉挛,使过于活跃的肠蠕动减慢,并可降低小肠粘膜内毛细血管的渗透性,从而使水电解质吸收增加,丧失减少。病毒唑为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常用药,其作用主要是干扰病毒复制从而抑制病毒生长。

本观察采用病毒唑、维丁胶性钙穴位注射足三里穴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并取得较好的疗效。推测其作用机理:(1)穴位注射足三里穴,通过药物局部刺激,从而达到了类似针刺足三里的作用,即调理脾胃,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胃肠功能作用从而达到止泻作用。(2)药物在足三里穴注射后局部刺激和吸收,两者可以起协同作用。所以比较单用药物肌注疗效增强。

值得指出的是,本疗法中西结合,效高价廉,易于操作,易被患儿家属接受,适合于本地及其他地区推广。

(收稿日期:20010314,马兰萍发稿)

上一篇:承山穴穴位注射治疗泌尿系结石疼痛疗效观察 下一篇:温针治疗偏瘫性肩痛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