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集团运作下的煤矿设备管理

时间:2022-03-05 06:06:33

浅谈大集团运作下的煤矿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T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094-01

目前煤矿经营运行可谓举步维艰,受经济转型和增速下滑及煤炭产能过剩影响,煤炭价格一跌再跌,目前可以说煤炭行业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时刻;如何降本减亏,巧渡危机将是我们每一个煤炭人考虑的问题。作为大的煤企集团更应该考虑采取何种措施降低成本减亏扭亏。本文将对大集团运作下的煤炭企业如何通过设备管理减亏扭亏谈以下几点浅见。

一、抓住技术管理与行政管理两条线

技术管理方面依托设备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实现系统全覆盖,对设备实行户籍化管理。建立设备物资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确保做到三个100%:即井下设备100%覆盖,对大型设备、采掘辅助设备等分门别类、统一编码、电子归档,从验收入库起领取伴随终生的户口簿;技术资料100%归档,设备入库的同时,及时将采购合同、技术协议、产品说明书等一系列资料移交存档,录入信息系统,方便技术和维修人员及时快速查询设备参数等技术资料;生命周期100%控制,实现从设备计划编制到采购、入库、审批、发放、核算、回收、复用、余值处理等全程闭合管控。行政管理方面实行网格化管理,形成集团公司、矿井、区队、班组四级管理网格,形成凡是设备必有管理网格、每网格必有责任人管理、设备更换网格必须进行技术管理系统上进行备案、在行政管理上进行网格交接手续、全程可追溯的管理模式,增强设备管理的可视化程度。

二、精准分析,科学计划

分析技术数据,从数据分析中寻找规律把握趋势,为设备管理提供更加快捷、准确的支撑。通过分析检修数据,超前掌控设备状态,逐步用预知性维护代替后期的维修;超前把握配件消耗规律。一是提高了计划准确程度,计划准确减少资金占用。二是降低事故发生几率,通过数据分析形成安全预警,对出现预警设备加强现场管理,采取安全措施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同时借助海量数据,全面对标各厂家设备质量、配件价格、售后服务,促进优胜劣汰,变招设备为招厂家。

三、一体化运作,挖潜集中管理优势

实现区域化集中、一体化运作,是集团加强设备物资管理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资源共享、挖掘设备潜力的有效保证,主要表现为“五个统一”。(1)统一选型。统筹考虑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可靠性,按照加紧淘汰落后设备、大力应用主流设备、稳妥发展先进设备的要求,保持设备合理技术梯次,加速设备更新换代和升级改造步伐,并改变过去“百家争鸣”式的供应模式,提高了设备综合效率和投资收益减少配件资金占用。(2)统一采购。对各单位采购计划分类汇总,集中采购,向厂家争取批量采购优惠价,降低采购成本。并成立价格管理机构,保障招标设备价格在优惠区间。(3)统一管理。因为各矿井单独采购,造成设备机型种类多,由于设备批次不同,同样存在新旧程度各异,为解决这些问题,集团对各类设备可进行盘点回购然后进行统一租赁管理。(4)统一维修。整合现有设备维修资源,建立集约化设备维修新模式,强化待修设备把关,维修质量考评机制和责任追究体系。5、统一调剂,强化再制造。在集团内部或区域内采取完好设备直接调剂,待修设备修后调剂、报废设备拆解调剂三种方式,尤其抓好报废设备拆解调剂,做到物尽其用。

四、发展人才战略,增强设备管理软实力

人才资源是企业的最重要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作为大集团,应将人才培养作为发展要务,为推动基层在设备管方面上台阶。首先应畅通管理人才发展渠道,发掘一批设备管理的优秀人才,提拔一批优秀的设备管理人才,形成一支素质较高、作风过硬、经验丰富、年龄结构较合理的人才队伍,并通过人才效应带动职工整体素质,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其次创新人才培训机制。一是强化素质培养,有针对性地根据企业人才的具体情况、培养方向等,加强业务培训学习,给企业人才“充电”,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二是重视实践锻炼。实践锻炼是提高企业人才实际工作能力,增强驾驭全局、处理复杂矛盾能力,加快成才发展的一条基本途径。企业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下派、轮岗、交流等形式,为企业人才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发现和培养人才,使企业的员工队伍强大了,企业的发展才有保障,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壮大,才能在严峻的形势下稳渡危机。

以上是本人关于集团公司运作下的煤矿企业设备管理的几点思考,由于能力限制及经验不足,不当之处希望多多指教。

上一篇:建筑施工企业信息时代的风险管理 下一篇:浅析变电站直流接地故障查找的方法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