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县级电视台记者的职业素养

时间:2022-03-04 07:23:16

浅谈县级电视台记者的职业素养

摘要:县级电视台的自身特点导致其采访范围较受局限,新闻源较少,加上软硬件资源限制,其节目质量往往不尽如人意。而与此同时,县级电视台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形势和压力,危机重重,从表面上看是节目之争,但归根到底还是新闻记者队伍能力、素质的竞争。

关键词:记者 职业素养 提升 途径

目前中国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容易沉迷于感官刺激的节目,所谓“星、性、腥”节目在农村很有市场。县级电视台虽小,但仍要努力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要能胜任引导的重任,提高县级电视台记者的素质是关键。同时,未来媒介市场的激烈竞争也对县级电视台记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县级电视台记者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同志说过,“要适应新时期新闻舆论工作的需要,高标准地搞好新闻队伍建设,需要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笔者作为一名县级电视台的记者,从多年的工作经验中认识到,要做好一个县的新闻宣传工作,县级电视台的新闻记者,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职业素养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

众所周知,新闻是国家和人民的喉舌,它一方面体现国家政治政策的方向;一方面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有人将其形容为最靠近政治的行业。如此看来,县级电视台的记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修养,这对其工作和生活都是具有很大意义的问题。事实上,对县级电视台的记者而言,从采集新闻线索,到判断新闻价值,再到明确报道主题等环节,其中无一不需要政治理论的引导。简言之,政治理论的学习有助于记者的新闻采集,有助于对信息的判断和审视,有助于新闻信息的最终报道。近年来,党中央反复重申建国初曾提出的“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的宗旨,其目的就是要提高记者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以确保新闻舆论的正面性与正确性,避免陷入经济利益而忽略政治方向的问题出现。

坚定、正确的政治的立场,即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县级电视台的记者要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尤其注重对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的研究,在这个基础上,还要能理论联系实际地将这些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放在本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去自我“体味”,加以“内化”,他所做出的报道,就能自觉地保证不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确保舆论导向正确。同时,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就往往能具备较高的政治敏感性和新闻发现力,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不时“自发”地捕捉到别人捕捉不到的新闻。

2.一定的法律素质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知法懂法已成为每个公民必备的素质,而作为县一级的新闻工作者,担负着引导当地正确舆论导向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树立法制观念,还要掌握应知应会应懂的法律知识,善于在宪法和一切法律法规规定的范畴内搞好新闻报道和舆论监督,一旦违法违规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北京青年报》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他们始终强调要依法采访、依法办版,要求编辑、记者时时刻刻、事事处处保持警惕,尤其是在知识产权、公民权益等经常涉及的方面提高要求标准。此外,他们还不定期地邀请报社的律师分析、讲解阶段或年度案件情况、重点案例以及新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坚持认真对照司法建议,检查改善工作。

3.敏锐的观察、联想能力

人手少、装备差,记者也多非科班出身——这是绝大多数县级电视台的现状,县级电视台的记者也大多是“孤军作战”,从而决定了这些记者要具备的基本功很多,其中观察联想能力更是不可缺少的。记者只有深入现场,了解事件发生的环境,洞悉事件实质,才能采写出说服力、可读性和可信度高的作品。

县级电视台的记者要能够善于观察生活和体验生活,同时能够发现社会热点,并对生活热点有客观的解读能力。如果不关心社会热点的话,会错过许多机会,而很多新闻线索都是通过联想得到的,北京网吧烧死人,本地网吧情况如何?外地发生农产品难卖事件,本地有无类似情况?等等。但如果仅仅作如此平面化的联想或报道,那又显得低能。由联想获得的线索必须要深究,才能在报道的深度上胜人一筹。上世纪80年代北京有了第一家肯德基店,各大媒体记者蜂涌而至,发出一批报道。到后来这个题材已不能引起众老记们的兴奋时,中国青年报才有一个记者去作这方面的报道,圈内人都以为他此行难再有戏。这位记者后来写出《到肯德基去吃什么?》的报道,点明绝大多数消费者不过是想去领略一番外来的“文化”。至此,大家都认为还是中青报的这位记者报道得更“深”。可见,善于深究是记者重要的素质。当然,报道得深是由于思考得深。

4.扎实的采访功底

扎实的采访功底就要求县级电视台记者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记者每天都在和不同的人打交道,面对不同的对象,记者都要能够很好的与之相处,至少在采访中让他们愿意吐露心声,所以县级电视台的记者还要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要深入生活善于调查研究,和群众打成一片,这样才能把握社会脉搏 、了解群众心声,写出真实而生动的新闻。

媒体上有关记者被打的报道时有出现,记者的权益遭受侵害是屡见不鲜的,我们在归咎法律的不完善、政府维护记者权益措施不力、社会部分人不理解的原因之时,也应从自身上找找原因。

在新闻实践中,县级电视台的记者进行正面采访报道时,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但是进行批评性的采访、报道时,常会受到种种干扰甚至侵害。那么,采用怎样的方式进行采访值得探讨。新闻采访的方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管采用哪些采访方式,都不能违背一名记者的职业道德与良知,一名出色的记者善于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采访对象,让被采访者积极配合自己的采访,顺利取得第一手采访资料,做一篇典范的报道。

5.较好的文字功底和口语化写作能力

作为县级电视台的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其主要任务就是提问和引导,听访问对象如何说?除采访新闻主干外,要注意对细节的追问和获取。在具体的采访中,对关键的人物和场景一定要观察仔细,注意收集生动的细节,哪怕是桌子的颜色,那天的天气等等。同时,作为记者必须要有认真做采访记录的习惯,不要因为累或者懒,而疏于纪录,也不要过份相信录音笔。特别是对时间、数字、地点和人名,要确保准确,不要在做稿件和发表前才想着去打电话核对。

采访完成后的工作就是用文字表达采访成果。对于同一个新闻事件,不同的人写出的效果会有所不同,有人能写成一篇言简意赅并且十分有趣味的新闻;也有人虽费了不少力,但写的东西是枯燥无味,对于记者而言,要把新闻写活就必须具备较好的文字功底。这里的写活不是随意的发挥,而是要在保证新闻真实和客观的前提下写出人情味。由于电视媒体具有转瞬即逝等特点,要求文字写作的时候要口语化。口语化写作不只是方言的运用,而是用清晰简练的语言表达客观事实 。口语化的传播方式,让观众能够准确、迅速地理解和记忆,同时让观众产生亲切感,让他们乐意去看去听。

二、提升县级电视台记者职业素养的途径

县级电视台记者是我国广播电视传播网络中最基层的专业新闻采编人员,人员少、装备差,大多非科班出身,经常要求单兵作战。县级电视台应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和记者的职业需求,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学习培训活动,帮助记者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逐步提升记者的基本素质,从而提升媒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1.建立完整的学习活动制度

县级电视台必须建立起以政治理论学习和新闻业务学习研讨为主要内容的学习交流平台。可以结合阶段性工作重点,邀请领导专家给全体记者上课。如:县委全会前邀请县委政研室主任给大家阐述报告撰写的背景,讲解全会报告重点内容和工作亮点;农村工作会议前,请农办主任前来总结上年度“三农”工作的亮点,阐述当年“三农”工作重点等。通过上课,让记者学在会前,对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方针政策理解更为深入,采访也就能把握重点、有的放矢。而新闻业务的学习研讨则着眼于新闻采编业务的互教互学。主要由本单位记者作为主讲人员,并准备相关材料、作品,通过看(听)、分析作品,大家对讲课内容进行讨论,重视的是专业技巧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

2.采取寓学习于工作的学习模式

一是将组织重大主题报道活动与学习相融合。如纪念建党、纪念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一系列重大主题报道活动,策划方案就请骨干记者参与讨论,方案确定后听取全体采编人员的意见:掌握新闻线索、讨论采访角度、凝聚集体智慧;报道活动完成后,组织全体记者进行评议总结,发现差距、学习提高。二是将单位的改革发展与学习相结合。单位发展之路怎么走,除了外出取经之外,还可以举行全体记者参加的业务研讨会,人人发言出主意、谈想法,这也是学习新知识、研究业务和统一理念的机会。

3.开展岗位练兵的学习竞赛活动

岗位练兵——开展新闻各项综合业务竞赛活动,是激励广大记者钻研业务、掌握本领、提高素质、锻炼队伍的一项重要措施。可以通过举办季评好新闻、同题新闻竞赛、摄像业务竞赛等系列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其目的在于增进相互交流、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活动结束后让全体记者观摩学习,请作品获奖者谈创作体会,从中发现自身不足,学习好作品发现美、捕捉美的灵感,从而迅速提高自身的水平。此外,还可以开展“三个一”读书活动,“三个一”指的是每年读一本业务精品书籍、写一篇读书心得、每月写一篇记者手记。

4.通过“传帮带”推动年轻记者成长

县级电视台的平台决定了记者人数少、年轻记者多、新手多,受自身条件限制,新记者一来就承担了采访任务,虽有心做好却忙于应付。因而,要给年轻记者找一个“师傅”,形成“传帮带”的氛围。台里一些阅历丰富的老记者、业务骨干,他们的敬业精神、人格品质、业务水平,完全可以给年轻记者当师傅。在人员配备上,根据现状将新老记者组成一个采访组,在拍摄、采访、写稿、编辑过程中随时可以进行交流探讨,鼓励老记者发扬“传帮带”精神,结成一对一的帮扶对子进行指导,增进新老记者之间的切磋和交流,从而推动年轻记者的快速成长。

在日趋激烈的收视竞争大战中,县级电视台的记者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才能办出更加突出本地化、更加具有贴近性、更加具有可视性的节目,才有可能在收视竞争大战中得以继续存活并占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云南人民出版社《论与思》

[2]云南大学出版社《新闻写作》

[3]北京广播学员出版社《广播电视知识选编》

上一篇:当今中国隐私权的立法保护 下一篇:“实、精、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