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实施语文新课程的几个误区

时间:2022-03-04 09:52:56

当前实施语文新课程的几个误区

摘 要: 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提高素质,已是我们教师感到最紧迫的任务。但在近几年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有些教师对语文新课标理解还不到位,在教学中存在一些误区。

关键词:语文新课程;教学手段与方法;课程评价与考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育,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新教材的使用,为传统语文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提高素质,已是我们教师感到最紧迫的任务。但在近几年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有些教师对语文新课标理解还不到位,在教学中存在一些误区,望尽快加强继续教育,尽早走出这些阴影区。

误区一:片面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这个教学手段

有的语文教师单一选择多媒体、依赖计算机,而让“黑板”成为了摆设,甚至一些学校硬性规定不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予参加优质课评选,误认为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就能提高教学效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我们发展现代化教学技术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的,并不是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手段,而是要把现代化教学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挖掘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价值,积极地促进各种技术之间的协同互补,从而促进教学技术体系整体协调地发展,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现代信息技术只是教学手段中的一种而不是全部,不能过分强调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而不顾其教学内容是否需要而盲目使用,以致显得牵强附会。正确的认识是,既要重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也要注意信息技术这个教学手段本身的局限性。信息技术手段不是处处可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发挥传统优秀教学方法的长处,也具有积极作用。

误区二: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取代了接受性学习方式

有不少语文教师一味追求“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而误认为接受性学习已完全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了,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取代了接受性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固然,探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是接受性学习无法取代的。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前提,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还要注意巧妙地将多种学习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误区三:把传统“讲授法”与“满堂灌” 、“填鸭式”教学法画上了等号

不少语文教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原则,多让学生讲,多让学生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为他们误认为,讲多了就会变成了“满堂灌”、“填鸭式”,讲多了就是“越俎代庖”。部分评课教师也把讲得多少作为评判课堂教学优劣的标准之列。“讲授法”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法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运用得好,同样也是启发性教学。有人说过,谈话法一定是启发式吗?不一定,因为谈话不一定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讲授法不是启发式吗?也未必。我们教师如果富有启发性的讲解,照样有启发性。是否启发式教学,关键是看老师能否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千万不能把“讲授法”与“启发式”教学对立起来。当然,“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确实应当摒弃,千万不能把“讲授法”与“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等同起来,传统的“讲授法”能系统传授新知识的这个优越性是其他任何方法不可替代的。

误区四:课程评价改革就是意味着要取消考试

一些地区长期以来,语文课程的评价主要侧重在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而评价的方式又大都采用试卷考试的方法,这种以“分”为本的评价严重地扭曲了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使语文教学蒙上了强烈的功利色彩。甚至将考试的结果作为评价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唯一手段,教育为应试模试所左右,实际上是功利主义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新课改的评价改革中的考试改革主要是从内容、方式、结果的处理等方面有了新的理念,并不是过去“考试分数是学生的命根”的观念。邓小平同志曾说过:“考试是检查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同检查产品质量是保证工厂水平的必要制度一样。当然也不能迷信考试,把它当作检查效果的唯一方法。并且要认真研究、实验、改进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使他的作用完善起来。”考试、测验是量化评价,只不过课程评价方式要把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观察、访谈、形成性评价、成长记录袋评价等)有机结合起来,力求改变过去考试和测验作为评价和衡量学生的一种唯一手段的现状。因此,语文考试仍是评价学生的一种手段之一。

综上所述,我坚信:只要广大语文教师认真领会新课改精神,深入教学实践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就一定会为社会培养出大批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2]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3]郭根福编著, 《初中语文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上一篇:英语教学实践之我见 下一篇: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