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

时间:2022-03-04 07:43:21

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

摘要: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金融市场的空间和份额逐渐扩大,我国政府针对银行业推出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方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利率管理体制的改革目标,能够有效的促进银行业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又好又快发展。利率市场化虽然给予了商业银行在资金定价方面的自,却也带来了很多风险。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应对挑战,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获得长远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风险控制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对市场经济和金融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要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和配合国家政策的贯彻落实。对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所产生的各种风险要积极控制和规避。转变过去被动局面,发挥主动性。面对利率、定价和信贷方面会出现的风险加强体制建设和制度管理并顺应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新的金融体系、做好经营应对策略等。

一、利率市场化的概念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下所经营和融资的利率水平。内容包括:利率决定、利率结构、利率传导和利率管理。其本质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了金融机构,并由金融机构根据自身资金情况及其对金融市场发展情况的判断来对利率水平进行自主调节,不再受政府机构控制,并最终形成一个以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为前提,以货币市场的利率为中介的由市场供求来决定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机制和体系。

这种利率市场化的方案虽然给了很多金融机构更多发展的空间,但是也创造了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鉴于市场的不稳定性和调节的滞后性以及它是通过价值规律来制定利率的,所以它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很多风险,会使很多大型商业银行更加强大而很多小型银行面临严峻的挑战。

二、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策略

1.建立合理的资金定价体系

资金定价是指银行与客户之间商定的资产和负债等价格的一种行为,它是对预期收益和资产运作风险进行控制的管理活动。

(1)确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就是对银行内各分支机构、各部门和各产品间的资金流动制定合理的价格标准。在银行业务的资金筹集和运作过程中进行管理对核算资金成本非常重要,也是强化利率风险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内部资金价格的确定是衡量内部分配的价值尺度,并且可以准确的核算资金成本,这对各种资金来源的利率分析以及体现存款的真实成本意义重大。内部资金价格体系的建立可以对不同的资产进行定价并引导商业银行向高收益和低风险的项目流动资金,既控制了成本又降低了风险。

(2)建立合理的存贷款定价标准。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得利率成为各家商业银行争夺客户和扩大资金来源的重要手段。而客户会迫使银行降低贷款利率而提高存款利率,促使银行要不断调整存贷款利率以吸引优质客户。商业银行要在综合考虑资金收益、目标收益、筹资成本、同业市场利率等情况再确定存贷款利率,避免因信息不畅和不了解情况而产生的利率风险,要掌握竞争的主动权。

2.建立利率风险管理体制

(1)建立利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当前商业银行的利率信息管理系统和统计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利率管理的发展了。要尽快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率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分类统计的方法,分析商业银行的利率期限结构和资产负债结构等,对各营业网点的资金成本、目标收益进行科学的数据分析,将资金成本价格和风险收益的存贷款利率进行电子化管理,用高科技手段对利率信息进行全方位监控和检测。对利率信息的传递要保持高度的时效性,保证商业银行的利率政策执行的步调一致。

(2)采用缺口管理分析来识别利率风险。缺口分析是指对所有收息资产及付息负债期限和重新定价机会所进行的综合分析,从而对未来资产负债利率结构可能的变化做出估计,有利于银行提前采取措施规避利率风险。

(3)利用传统工具和衍生工具共同控制利率风险。传统的工具有选择有益的利率条件、持续性缺口管理、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等方式。衍生工具可以帮助银行处理银行内部不能消化的风险,例如,利率互换、利率期权、利率期货等。

3.建立信贷风险防范体制

商业银行要对可能出现的信贷风险进行识别、度量以及控制,从而做出风险管理绩效评估体系。首先准确核对客户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其次要完善信贷资产质量动态监测体系

以及授信风险体系,加强对贷款项目的评估、贷款后的评价和跟踪管理等,积极建立信贷风险预警机制。对已经出现的信贷不良行为进行处置,商业银行本身要提高信贷管理水平和客户信用评价机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完善分级授权体制和监管体制,从而对下级管理者和经办者的职权进行控制,避免不良利率水平和计息方式的出现。要制定统一的存款利率浮动标准和范围,避免道德风险。

4.转移经营重心

利率市场化使得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加大,所以商业银行必须拓展新业务,增加零售业务和收费中间性业务的比重。在银行传统业务进入微利时代的情况下企业非利息收入所占比例越高,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中间型业务就会变成商业银行主要收入来源。而零售业务收益稳定、市场潜力大且风险较小。商业银行应该重视对个人金融业务的开发,树立以个人为中心的经营策略,逐渐转移传统经营重心,降低风险,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

三、结语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在新形势下推出的有利于金融市场发展的策略,给予各金融机构更多的主动权,让其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优胜劣汰。但,不可避免的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很多风险,要控制这些风险,商业银行就要在内部资金定价、利率风险控制、存贷款利率调节和经营策略上进行转变和创新,加大零售业务和中间性收费业务比重,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工具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考验。

参考文献:

[1]帅中明: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策略[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0(12).

[2]黄金老: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J].经济研究,2009(1).

上一篇:A股市场上的盈利策略 下一篇:浅谈我国商业银行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