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城景观设计

时间:2022-03-04 05:31:22

浅谈大学城景观设计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城的定义、特征以及发展经验等一系列客观事实的分析提出大学城作为城市化的一部分,在迅速发展过程中造成的人文景观缺失的现状,做一些城市化进程中的景观探讨。

【关键词】大学城;景观分类;人文景观;景观设计;景观创造

一.大学城综述

(一).大学城的定义

《教育大辞典》是这样界定的:“围绕大学建立的社区。人口一般在5~10万,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便利的食宿、交通等条件。”

(二).重庆大学城的兴建及特点

1.重庆大学城概况

重庆市大学城于2003年4月4日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建设,位于沙坪坝区西部虎溪镇和陈家桥镇,占地20平方公里。背倚缙云秀峰,远眺歌乐美景,地势平坦,林木葱笼,依山傍水,交通便捷。规划入驻大学6―10所,教师、学生人数15―20万人。

2.重庆大学城属性

科布西耶(Le?Corbusier)说过:“每所学院或大学本身就是一个都市单位,无论大小它都是绿色城市。”大学城是城市的一种形态,这一切决定了大学城最重要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它的城市属性。

3.聚焦人口的特殊性

重庆大学城的人口组成有比较明显的特点:一.学生数量大。二.居民受教育程度较高。

4.生态性

重庆大学城选址于重庆郊区有山有水、生态环境优良,场地本身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基础。

二.重庆大学城中的人文景观改造

以重庆大学城虎溪街区的人文景观改造为例来讨论大学城公共景观设计。

(一)虎溪街区的概况

虎溪镇位于重庆大学城中心地带,也是重庆大学城的商业中心地带,由于所在的位置,虎溪也成为了大学生日常集散地,镇上充满了各种时尚的商铺,周边几所学校是进驻大学城的第一批学校。

(二).虎溪镇人文景观设计

1.虎溪现状分析:

2005年底学生进驻重庆大学城,由于周边人口结构的变化,虎溪镇也开始出现两个转变:1.虎溪从一个私营企业聚集的小镇向服务型城市转变。2.街区商业的主体从农工人员向大学生转变。通过对虎溪现状的分析,也得出两个结论:

(1).虎溪街区的优势

通过分析得出重庆大学城虎溪街区是大学城人文环境的载体,在虎溪街区存在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无拘束的生活状态。

(2).虎溪街区的劣势

因为虎溪街区的变化是自发,所以整个街区虽有强劲的商业力,但因发展片区不均衡,无整体的规划,造成种种不良的后果:使街区不能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虎溪街区景观改造的人文理念

围绕保留人文环境的宗旨,通过对虎溪自身环境和周边环境的分析,深化改造虎溪街区人文景观,使其成为重庆大学城和谐环境的因素。

(1).根据大学城平面分布图和使用者的生活习惯确定了虎溪镇的商业辐射范围。这也确定了使用者的范围--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科技大学。综合现状分析,虎溪商业街区使用者的变化是引起虎溪街区两个转变得根本原因。

(2).人文元素的收集

为了改善虎溪街区现存的问题,必须从问题的原因入手,也就是从街区消费主体―大学生入手。根据虎溪商业辐射的范围和每所大学的特点提取出大学的人文特质,每所大学带着自己的性格和特质来到了虎溪,也给虎溪带来新的人文因素.

高校性格的提取

(3).虎溪街区人文发展的方向

在虎溪镇上,各种人文因素的交流和融合得到了实现。同时也是虎溪镇人文发展的方向--交流、融合。

通过收集虎溪街区人文元素,推导出虎溪镇的人文因素--交流 融合。也在视觉形态上找到的诠释人文理念的形态--五面体。

3.虎溪镇人文景观改造

(1).根据大学城的城市属性和使用者的特点规划整个虎溪街区功能用地。其中有商业区、绿地广场、生态保护区、市政设施用地等。

(2).依据虎溪商业的特点,对商业区划分不同的区域,并对各个商业区做出定位。

扩建商业区阿a.扩--扩建,新建b.阔--开阔(建筑部分开阔,平面延展)c.括--地块囊括(成为容纳街区,零散商业)

新兴商业区a.心-- 中心区统筹整个老街区b.新-- 新兴(商业活力强)c.鑫-- 财富兴盛

老街商业群a.静-- 安静/清静b.净-- 干净c.经-- 经过

(3).形态的导入

景观设计在很大层面上是视觉的艺术,设计师通过对场地特点和设计对象的理解在形态上找到合适的语言。虎溪街区景观的形态是依据商业定位的差异,将推导出的形态语言(五边形)分别以体、面、线的形式分别运用在扩建商业区,新兴商业区,老街商业群的人文景观塑造上,在视觉景观上诠释大学生和虎溪居民的关系。

(三).结语

重庆大学城虎溪街区是大学城中的公共区域,通过对虎溪商业街区人文景观改造来解决当今因城市化进程过快带来的大学城人文景观缺失的问题。通过对虎溪现状分析,对设计理念的提取以及人文景观塑造三部分,整个设计保留了虎溪古镇历史文脉的同时,注入了五所大学新的人文气息,寄希望于通过虎溪街区的改造来实现大学生和虎溪居民的和谐相处。

面对“大学城”这样一个承载了诸多意义的新兴城市形态来说,景观所涉及的内容是庞大的,有待完善的。

参考文献

[1]柯森.关于“大学城”:概念规划与概念设计.高教探索,2001.1

[2](美)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第三版)

上一篇:巴洛克时期古典钢琴音乐的主要特征 下一篇:环境设计中的逆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