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区浅层地温能评价

时间:2022-03-03 07:00:00

苏州城区浅层地温能评价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及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生活及工作场所安装了分体式或中央空调。但大量的空气源空调的启用,一方面造成了用电高峰时间各地用电纷纷告急,另一方面也污染了附近的空气环境,并使得城市空气温度明显高于附近地区,造成了热岛效应。浅层地温能资源广泛分布于地表以下数百米内的地下水及土壤中,它基本不受地域及气候的影响,温度相对恒定,储量巨大,具有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优点,已成为建筑物制冷、供暖工程优先选择方案。本文通过分析苏州地区基本开发条件,经过资料收集、整理及野外作业并进行必要的试验,基本查明了苏州城区浅层地温能条件及分布规律。由于江苏地区已基本禁止了地下水的开采利用,本文主要针对地埋管热泵系统进行了经济性分区,进行了静态储量及可开采量的计算,对节能效益及减排效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浅层地温能;静态储量;开采量;节能效益;减排效果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能源与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但能源所具有的资源有限性和对生态地质环境的危害性愈来愈突出,已成为人类面临的巨大威胁和挑战。

浅层地温能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具有分布广泛、储量巨大、清洁环保的特点,应用前景广阔。

本次工作是在苏州市以往各项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地热地质勘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浅层地温能调查与开发利用的特点,从地质角度出发,着重对已有资料的二次开发利用,在系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工作重点区域,有目的地实施野外调查、钻探、试验、热物性测试等工作,对苏州城区浅层地温能进行调查与综合研究,分析各类岩土体导热系数与其主要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划分适宜性分区,并进行浅层地温能资源储量计算。

1、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条件

1.1 地质概况

根据华东地层区划意见,本区属江南地层区苏州-长兴小区的江苏部分。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本区西部前第四系地层广泛出露地表,根据资料显示,区内前第四系地层发育残缺不全,地层主要由泥盆系石英砂岩、石炭系灰岩和中生代火山岩组成为主。东部第四系覆盖层厚度较大,多以粘性土间夹砂性土层组成。

地层岩性及各土层物理性质指标统计表

表1-1

1.2地下水分布特征

松散岩类孔隙水是区内平原地区主要地下水类型,根据含水层成因时代,埋藏条件、水力联系及水化学特征,自上而下可划分为:潜水、微承压水和第Ⅰ、Ⅱ、Ⅲ承压含水层组。其中潜水、微承压水和第Ⅰ承压水划属孔隙浅层地下水,Ⅱ、Ⅲ承压水划属孔隙深层地下水。

1.3地下水水温动态

浅层地下水潜水和微承压水同处变温带,水温变化直接受气温控制,随季节变化明显。水温高峰值较气温约滞后1-2个月。滞后时间随含水层埋藏深度加大而增长,反映近地表层地温场的正常变化规律。第Ⅰ承压含水层已埋藏于正常增温带,水温受气温影响较小。较稳定在18℃。

深层地下水的水温动态与浅层地下水的水温动态特征不同,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受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第Ⅱ承压水的年平均温度19.50℃左右,比Ⅰ承压水温高出1.5~2.0℃;Ⅲ承压水温一般在20~23℃左右,比Ⅱ承压水温高0.5~3.0℃左右。反映出地下水温度随埋深加深而递增的规律,与正常地热增温规律相符。

1.4岩土体热物理性质

本院进行的部分测试项目的测试成果见表1-3。

主要热物理参数统计表

表1-3

2.1地埋管热泵经济性分区

按地埋管热泵系统经济性分区标准,将苏州城区地埋管热泵划分为适宜区、一般适宜区、高成本区。

1)适宜区

主要分布于中东部堆积平原区,包括苏州市区及黄埭-里口-金鸡湖西岸-横泾一线以西的广阔平原、东部水网化低洼平原,以及浦庄-东山一线以东至东太湖湖边的沼泽滩地。地势低洼平展,河沟港汊极为发育,第四系松散层的厚度大于30m,最大厚度200m左右,自西向东逐渐增厚。

2)一般适宜区

主要分布于西部山间洼地沉积区,该地区第四系发育残缺不全、平面分布不稳定、厚度差异性较大,围绕山体似梳状展布。第四系松散层的厚度大于5~30m。

3)高成本区

主要分布于运河以西的环太湖地带,包括湖中诸岛山。经受长期构造、风化剥蚀,基岩露头广泛分布,第四系松散层的厚度小于5m。面积较大的山体主要有阳山、天平山、潭山、穹窿山、七子山以及东山和西山缥缈峰等。

2.2地埋管热泵资源评价

2.2.1静态储量计算

根据苏州城区浅层地热地质条件及资料情况,本项目采用热储法。

浅层地温能静储量汇总

表2-1

根据计算结果,浅层地温能静储量中岩土体静储量所占比例超过80%,表明土壤源地源热泵应用潜力十分可观。

2.2.2可开采量评价

地下水中的浅层地温能可开采量为4.35×1011~5.43×1011 kJ, 折合标准煤为1.49~1.86万吨;岩土体中的浅层地温能可开采量为1.07×1014~1.57×1014 kJ, 折合标准煤为365.55~536.37万吨。也就是说若能充分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则苏州每年冬夏二季分别能从浅层岩土体和地下水中取出367万吨和538万吨等效标准煤。

苏州城区浅层地温能资源统计一览

表2-2

3 浅层地温能利用效益分析与地质环境评价

3.1节能效益分析

前一章节已对苏州浅层地温能资源的静储量和可开采量进行了估算,得出苏州城区浅层地温能资源的静储量为1.09×1015~1.36×1015kJ,折合标准煤为3723.8.3~4646.2万吨;蕴藏在地下水中的浅层地温能静储量为2.9×1014~2.32×1014kJ,折合标准煤为990.74~792.59万吨。岩土体中的浅层地温能可开采量为1.07×1014~1.57×1014 kJ, 折合标准煤为365.55~536.37万吨;地下水中的浅层地温能可开采量为4.35×1011~5.43×1011 kJ, 折合标准煤为1.49~1.86万吨;也就是说若能充分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则苏州每年冬夏二季分别能从浅层岩土体和地下水中取出367万吨和538万吨等效标准煤。

3.2减排效果分析

目前浅层地温能资源以其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优点,已成为建筑物制冷、供暖工程优先选择方案。据有关资料,今后五年,苏州市将新建建筑面积约400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各2000万平方米),加上旧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和热源改造,若每年按照200万平方米的建筑中推广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利用,则到2015年一个采暖季节可替代2×105吨标准煤或4×107 m3天然气,减少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烟尘为27.7~347.7吨;二氧化硫(S02)为3260吨;氮氧化物(NOX)为408.3~1217吨;二氧化碳4.77×105吨。同时可节省治理费用6087万元,环境效益非常显著(表5-3)。

4存在问题与对策措施

4.1存在问题

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缺乏专业技术人员;2)缺少区域性浅层地热地质资料;3)拟建工程区域未进行浅层地温能地质勘查;4)地源热泵设针缺乏经验。

4.2对策与措施

针对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参照其他省市管理经验,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可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浅层地温能资源的对策。

1)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浅层地温能资源利用技术水平。2)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3)以地质勘查评价为基础,查清资源家底。4)加强相关技术研发,建立地温场长期监测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5)建立地温场长期观测系统,实时监测,为建设地源热泵系统工程的设计、勘察与施工管理部门提供可靠的科学的基础数据,使热泵系统不断完善、不断提高效率。

5 重点区块浅层地温能开发评估

根据前文提出的开发利用经济性分区评价体系和区划标准,对苏州城区重点城市区块的浅层地温能开发,地源热泵系统应用进行适宜性评价,其中沧浪新城区块、金阊新城区块、平江新城区块、相城新城区阳澄湖区块、园区金鸡湖及独墅湖区块属适宜地区;吴中新城区块、东太湖改造区块属一般适宜地区。

6 结论

在整理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跟踪、调查已建地源热泵系统项目,并对关键项目后期运行情况进行监测、评估,总结经验。结合苏州市在建地源热泵系统示范项目,建立若干浅层地温能开发应用综合效能测试井,经过综合分析及整理,掌握了苏州城区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条件,并做出了经济性分区及资源评价,初步计算了苏州城区静态储量及可开采量,对节能效益及减排效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对于苏州城区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上一篇:北方住宅小区采暖系统优化设计探讨 下一篇:探索二灰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