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学学生心理卫生保健教育的要点探讨

时间:2022-03-03 09:58:28

对中小学学生心理卫生保健教育的要点探讨

摘 要:中小学生面对当前日益复杂的社会发展环境,缺乏一定的甄别和判断能力,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或诱惑,因此,对中小学学生在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应该要引起重视。人的心理不仅要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在后天的成长环境以及学校的学习环境中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对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卫生保健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以及具体表现进行分析后,需要社会家庭以及学校给予一定的支持,共同为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学学生;心理卫生保健;教育;要点

中小学生,作为社会人群中尚未成年的较为特殊的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显得更加突出。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影响到国家的人才建设和未来的发展,因此,对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卫生保健教育中的关键点进行探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我国的中小学的学生心理卫生保健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一、中小学学生心理卫生保健教育的特点以及重要性

中小学学生在我国的法律中大多数还处于未成年人,他们不管是从心理还是从生理上来讲,都还处于一个尚未成熟的阶段,而且大多数的中小学学生都有一个青春期,其由生理变化引起的心理变化很可能引起他们心理的波动,因此,对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卫生健康教育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要针对其特点来进行辅导。

当前社会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新事物层出不穷,面对纷繁变化的现代社会,对中小学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卫生保健教育,是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对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卫生保健教育进行加强和及时引导,可以为中小学学生在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和树立上起到应有的积极引导作用,有效防止中小学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社会活动产生不良的心理以及不良的社会行为。

二、我国当前中小学学生心理卫生保健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及表现

(一)适应不良行为

中小学学生由于升学原因或者是分班等原因,会容易出现适应新环境的问题,而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要经历从幼儿园直接进入小学接受正规的教育阶段,面对的是新的教学环境和新的教学模式,不但是环境的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虽然已经适应了学校的系统教育的方式和环境,但是面对从小学升入初中或者是初中升入高中,要面对与新的同学和老师进行相处,这对于正处于青春期敏感的他们来说,也很不容易。中小学学生的适应不良行为,一般会出现在性格较为内向且自卑的学生当中,他们适应社会和适应学校的能力较差,容易产生逃避和厌学的情绪。

(二)怪癖行为

中小学学生的怪癖行为往往是因为他们对外界的新兴事物充满了好奇而产生的一种行为,比如抽烟酗酒等。抽烟可能是中小学学生受到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觉得抽烟是一种成熟的表现,也可能是中小学学生特有的一种叛逆心理,越是家长和老师禁止的事情就越要去尝试,因此,在中小学学生中,特别是男生,抽烟的现象较为明显。而酗酒厌食这些行为也在中小学学生中的怪癖行为表现较为明显。中小学学生酗酒主要原因是中小学生学生的独立意识的萌发,他们想要通过一种方式来展示自己已经有独立的决定权,但是由于其心理尚未成熟,一旦被不好的环境或者是思想误导,就会产生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

(三)青春期问题

中小学学生的青春期问题有很多种表现形式,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早恋以及叛逆等行为。处在青春期的中小学学生对异性有一种需要得到其关注的需求,他们愿意与异性同学或者朋友分享以及得到其关注,这种愿望和需求本应该是正常的心理,但是如果在处理中缺乏正确的健康的交往方式,就很可能对双方都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心理波动比较大的青春期,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不成熟,自我控制的能力比较弱,很容易在跟异往的过程中产生偏离,从而导致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

三、对中小学学生心理卫生保健教育的建议

(一)通过开展活动,及时引导疏解学生的紧张自卑情绪

不适应行为主要集中体现在中小学学生的升学或者是转学时期,学生在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就容易产生厌学以及跟不上课堂进度等问题。针对中小学学生的这些不适应行为,作为教育的实践者,学校可以在新学期开展多种活动,鼓励学生通过活动来认识班级中的同学,并通过拔河或者是其他需要团结和凝聚力的活动来增强班级与班级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和团结合作的关系,这样不仅能够消除学生在陌生环境中的紧张感,还能够在活动中加强学生对学校对班级以及对同学的认识和了解,从而能够更加快速地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及时改善不适应行为。

(二)加大社会家庭以及学校教育的力度,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

针对中小学学生特有的怪癖行为,可以通过社会在宣传戒烟以及烟酒的危害方面多做宣传和报道,使中小学学生能够感受到抽烟以及酗酒对自身的危害和不良影响。而作为中小学教育中的最直接影响因素和环境之一的家庭,在针对中小学学生的怪癖行为时,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其进行及时的引导。例如,家长可以以身作则,在家庭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孩子面前少抽烟或者不抽烟,少喝酒或者不喝酒,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学校针对中小学学生特有的怪癖行为,应该要及时与家长以及班级老师积极配合,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

(三)针对青春期问题利用专题讲座等形式,对中小学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针对中小学学生特有的青春期问题,社会和学校应该举办一些针对青春期问题的专业性讲座,请中小学的家长和学生参加,并现场请心理卫生保健专家为中小学学生的家长和学生解答关于青春期常见的问题,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青春期心理卫生保健辅导,指导学生积极面对青春期所面临的困惑和问题。

四、结语

对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卫生保健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问题进行有效的方式方法研究和探讨,对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卫生保健教育的提高和加强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平.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2]申继亮等.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构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

上一篇:浅谈如何利用导学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 下一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项健美操运动表现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