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劳动就业工作意见

时间:2022-03-03 01:53:24

促进劳动就业工作意见

市在世纪九十年代这一时期,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城市功能的大转换,产生了高达一百万人的下岗群体。为此,逐步深化再就业工程,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加快下岗职工的分流,并探索促进就业的新路子,用五年多的时间完成了百万下岗职工的大转移。

在这一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市场就业机制的大方向,不断深化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促进就业责任的认识,在市场运行规则与政府责任之间寻找最佳的结合点,并采取各种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努力构建一个促进就业的责任政府。

一、对政府促进就业责任的认识党的、十对培育劳动力市场和发挥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都作了战略性部署,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广开就业门路,增加就业岗位。""积极发展和规范劳动力市场,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历年来按照中央的要求,在培育市场机制和积极促进就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与探索,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强化促进就业责任的前提、空间和必要性,有了新的认识。

(一)政府促进就业责任的前提是:必须坚持就业市场化这一根本方向整个九十年代,深化再就业工程经历了三个阶段,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也朝着市场化的方向不断演进。

第一个阶段是"企业内下岗分流"阶段。这一时期,企业内部的劳动力结构调整已经开始,但政府仍然沿袭计划经济时期的那种管理思路,把企业当作政府的附属物、企业职工当作企业人,而仅仅制定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自我消化冗员,将原本需要通过社会化方式来处理的劳动力调整问题限制在企业内部。这体现的是计划经济特点的政府责任形态。

第二个阶段是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阶段。政府开始思考责任方式的转换,承担起一种适应经济转轨期特点的促进就业责任。通过探索建立"行业再就业服务中心",为下岗职工从企业进入劳动力市场搭起了一座特殊形态的"桥"。这个中心的性质特征是非企业内设机构、非政府附属机构和非社会化的独立机构,在操作模式上具有三大特点:一是过渡性,再就业服务中心作为特定历史阶段解决特殊矛盾的方式,只是一种阶段性措施;二是单向性,下岗职工进中心后只能走向市场,不能回原单位;三是有限性,通过中心分流下岗职工,只是解决困难企业和集中矛盾的一条主流通道,不是唯一通道,只能承受有限的分流功能,进中心的容量应当有所控制,要稳进稳出,快进快出。

第三个阶段是"全面向劳动力市场过渡"阶段。再就业服务中心基本完成历史使命后,劳动力调整的任务始终存在。如果仍然采用第一个阶段的办法,则是一种倒退;用第二个阶段的办法,并不能完全解决市场化形态下的就业矛盾。如果继续留恋于特殊形态下的促进就业责任,我们就完不成全面向劳动力市场过渡的目标。所以,必须坚持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原则不动摇,寻找一种适应全面市场化阶段的一般意义上的政府责任形态,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使促进就业责任的重要前提。

当前,一个相对成熟的劳动力市场在已经基本成型,广大市民初步接受了"市场化就业"的理念。

(二)政府促进就业责任的空间是:平衡经济发展与就业结构的矛盾发展是社会的主线,也是政府职能的主线。经济发展与促进就业在历史的长河中根本方向是一致的。但在某一历史阶段或某个局部,经济发展与促进就业的取向并不一致。

因此,政府必须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阶段性劳动力结构特征,平衡经济发展与就业结构的矛盾。这就是政府行使促进就业责任的空间。

近年来,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平衡这一矛盾:

在传统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实施"退二进三"战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从九十年代初期的34.6%上升到50%以上,从业人员增加了100多万人。

大力推动小企业与非公经济的发展。制定了《关于促进小企业发展的决定》及一系列配套政策,建立了市小企业服务中心,为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鼓励发展非正规就业,形成适合特点的新就业形态。

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有效推动了本市劳动力素质的提升。通过推行社会化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机制,1998-年完成80多万人的培训量,培训后就业率稳定在60%以上。为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十五"期间还将对100万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其中,结合产业优化升级,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培训50万人,二产转三产人员的转岗培训20万人,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30万人。

第三产业、小企业、非正规就业极大地发挥了扩展吸纳就业容量的优势,社会化的职业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劳动者就业竞争能力,从而有力地缓解了的就业总量和结构矛盾。

(三)政府促进就业责任的必要性是:保持社会的稳定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社会的稳定度不可能自然统一。因为改革、发展依据的主要是效率与竞争的原则,必然会淘汰弱者,它也是市场规则运行的必然结果。但是,弱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社会的稳定度就难以保证。

同时,还必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问题,一次分配关注效率,二次分配关注公平。

因此,政府对消除不公、保持社会稳定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弱者采取保护性就业措施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通过人本化的调查,排摸出就业困难人员,采取双向承诺、购买公益性岗位等措施,实施保护性安置,建立了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托底机制。

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并不是对个人终身就业承担无限责任,走计划配置劳动力资源的老路,而应当要体现为政府对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全局性和终极意义上的责任。

二、促进就业的主要实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政府将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就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并将政府的许多工作与全社会就业岗位数的增加紧紧联系起来,增强社会成员对政府的信赖度和社会凝聚力。

从2000年起,致力于建立一个以净增就业岗位为主要内容的政府责任体系,并且每年根据劳动力市场的突出矛盾确定一个执行主题,走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落实政府促进就业责任的一条新路。

2000年,以"构建政府责任体系"本身为执行主题,重点强化区县政府、委办局和政府职能部门的促进就业责任。其意义并不仅限于增加了多少就业岗位,而是主要为了探索体现政府责任的途径、方法和形态。现在市、区县政府每年向各级党委、人大汇报政府工作时,促进就业已经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各级政府都将净增岗位工作列入考核范围,形成责任体系。这一责任体系的形成,极大地推动了全社会促进就业的整体功能的发挥,为形成社会各方积极参与促进就业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2001年,以开展"4050"工程为执行主题,重点解决再就业服务中心结束期间"4050"人员的就业困难,采取"五人运作体系"的模式,初步走出了一条市场化、社会化的道路,最大限度解决出中心人员的不稳定状态,并为逐步培育市场就业理念夯实了基础。

年,以实施"就业援助"行动为执行主题,主要面对进入WTO以后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引发的新一轮劳动力调整,我们将现实中引起失业率上升的群体细分为一般困难群体、就业特别困难群体、青年失业人员群体,并分别针对三个就业"瓶颈",采取有针对性的援助措施。

在这个过程中,的主要实践是:

(一)在建设完善的社会保障基础上,必须高举就业优先旗帜在政府促进就业责任的前提方面,符合市场化导向的就业是最积极、最根本的保障,是治本之举。社会保障从根本上看,只能放在积极的就业促进后面,只能作为促进就业工作的强大基石,不能为"保"而"保",必须坚持市场化就业,维护市场化就业、鼓励市场化就业。只有这样,社会保障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有正面的积极的社会效应,才会有利于改革、发展、稳定,才能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始终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到完善社会保障的大格局中,对不同阶段下劳动力市场殊群体均采取"就业先导+保障托底"的解决思路。

如年为推动中年下岗职工进入市场就业,推出了协议保留社会保险关系政策,既顺应了中年下岗职工对企业的依恋心情,又使他们在获得基本的社会保障之后,与国有企业实现了实质上的"脱钩",用较小的代价、较大的保障手段,柔性地将这部分人引向了市场。在100万进中心的人员中,有50万人员通过这条渠道相对稳定地进入劳动力市场。

(二)坚持通过构筑服务平台,形成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政府在促进就业责任方面存在空间,即在坚持效率的基础上,稳妥地解决好产业结构、企业规模结构、劳动力结构失衡等问题,但解决的方式不能仅靠政府"上项目"、"造岗位"、"办培训",而应该运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推进运作的市场化,的着力点是,通过探索构筑服务平台,运用市场机制调动各方的积极性,让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实现"多赢"的格局。

因为政府没有自身特殊利益,因此,可以通过构筑平台,使其发挥信息最充分、整合资源最有效的优势来促进就业。

一是构筑管理服务平台,大力发展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是国际劳工组织及其相关部门长期研究的就业形态,其本身存在着积极意义和负面效应。我们在认真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大胆运用它在促进就业方面的积极意义,结合转轨期特点,予以中国式的改造创新。

对非正规就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推动和扶持,主要包括:政府出资组建社区服务载体,对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加以统一管理,促进规范运作,抑制其负面效应;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搭建服务平台,通过开展创业培训、组建开业指导专家志愿团,为非正规组织业主提供开业计划咨询、技术援助等,增强非正规就业的活力;为非正规就业配套了相应的政策优惠,包括三年内免税、社会保险缴费费率优惠、贷款担保、免费培训和综合保险等。

这些措施有效地克服了国外非正规就业无组织、无保障、任其自生自灭的缺陷,既有助于体面就业,消除城市贫困,又具有孵化器的作用,成为拓宽就业渠道新形态。

到年底,非正规劳动组织已达1.69万家,从业人员20万余人。

二是构筑开业服务平台,推行"五人运作"体系"4050"工程的核心是"五人运作体系",即项目开发运作链条上的设计人、招标人、出资人、执行人和评估监理人全部依靠社会资源,政府只是搭建一个服务平台,让社会各方人士出点子、出资金,让专家定项目、定执行人,让社会的中介机构提供专项服务。使政府从过去的直接提供就业岗位、直接管理转变为组织、服务和协调。

到年底,本市共累计启动"4050"项目1521个,帮助5万多名"4050"人员实现就业。

三是构建网络服务平台,购买社会培训成果购买培训成果,是在职业培训领域推出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实质也是构筑一个平台,让社会上400多家培训机构进入平台,目前已覆盖职业(工种)近600个。网络服务平台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情况,每天培训项目。培训机构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培训方向,参与招投标,由中标的培训机构实施培训,政府购买其培训成果。

这种运作方式彻底改变了政府自己投资办培训的模式,大大整合了培训能力,也避免了培训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盲目性。

四是搭建行业服务平台,购买就业中介组织服务成果购买中介服务主要指政府就业服务采取部分外包的形式,鼓励社会上个人或机构参与公共的就业服务。

正在探索的购买中介服务的内容有:购买职业介绍人的工作成果、购买社会专业机构对开业者的技术服务成果、购买咨询公司参与"职业见习计划"的成果等,目的就是使政府促进就业的功能通过中介组织得到延伸,提高服务的效率与效能。

(三)坚持构建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托底机制政府为维护劳动力市场均衡和稳定,针对困难群体不可能靠竞争规则解决就业的问题,积极采取适度的托底措施。

近年来,陆续在各街道(乡镇)成立公益性劳动组织,通过购买公益性岗位(主要是社区内"保安"、"保绿"、"保洁"、"保养"等岗位),用于对一些依靠个人能力无法解决就业的困难人员的保护性安置。这些岗位的月收入水平略高于本市最低工资,就业困难人员必须承诺服从安排,政府承诺在一定期限内安排其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形成双向承诺制度,并通过网络系统,实施全过程的跟踪服务和动态管理。

目前,政府已购买了10万个岗位,至年底对全市城镇范围内参与"双向承诺"的就业特困人员基本实现就业托底,由此构筑起一条有就业保障特征的底线,形成了就业托底机制,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贯彻落实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情况和下一步的工作措施当前,还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

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依然十分突出,促进就业工作的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和登记失业率持续上升,目前已达到历史的高点。这其中固然有本市下岗、失业并轨的因素,但更与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密切相关。如90年代劳动力结构调整形成的各类困难人群尚未完全解决,本市国有单位的劳动力调整仍在继续;在市场化、国际化、城市化进程中,本市新一轮大规模劳动力调整正在展开,青年和离土农民成为就业工作新的难点。这说明在促进就业方面还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劳动力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现,劳动力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当前,失业人员中有60%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高级技能人员占技术性从业人员比重仅为6%,持有较高学历和技能双证书的劳动者更少。本市劳动力素质尚难以适应构建新型产业体系、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要求。未来几年,至少有100万城镇劳动力由于产业转换、行业转换甚至职业转换,需要进行新一轮的职业技能培训。

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根据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制定和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就业促进工作的通知》,并召开了全市性的促进就业工作会议专门作了部署。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年促进就业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全面贯彻中央关于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战略部署和政策措施按照中央关于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要求以及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就业促进工作的通知》。为贯彻《通知》要求,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了八个配套文件。这些文件涉及建立促进就业责任考核体系、政府出资形成的劳务项目与促进本市困难群体就业、都市型工业园区企业的房租补贴或开业贷款贴息、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落实促进就业税费优惠政策、"低保"家庭中就业援助对象的就业促进、失业下岗协保等人员从事个体经营收费优惠政策以及就业促进宣传等方面。

(二)努力构建促进就业的社会责任体系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构筑促进就业的社会责任体系,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开辟就业门路,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构筑促进就业的社会责任体系,就是要在强调党委和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首要责任的同时,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更加充分发挥各类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各种经济组织、各个新闻媒体以及各级各类社会管理层面的积极作用,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为促进就业特别是创造就业岗位、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等方面作出他们各自的贡献,由此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促进就业的良好氛围,使本市已实施三年的政府责任体系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实施新增就业岗位计划

在完成"三年三十万"净增就业岗位计划后,为了将发展和就业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从年起开始实施新增就业岗位计划,并且已经将完成新增40万个就业岗位列入了与人民生活相关的市政府实事项目。

为了保证完成这一实事,各区县和有关委办局要按照市政府下达的新增岗位指标,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落实。加强对新增就业岗位的统计考核工作,新增岗位统计以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用工登记的实际人数为准。统计范围包括年1月1号至10月31号期间办理过用工登记手续,并且在12月底仍在岗工作的处于劳动年龄段的本市从业人员。在考核新增就业岗位的同时,仍应进一步加强对国有企业减员控制指标和地区失业人数控制指标的考核,作为完成新增就业岗位总体目标的重要附加内容。净增就业岗位今年虽然不下达考核指标,但仍要定期统计汇总报市政府并向各区县公布。

(四)努力控制城镇登记失业率年,要采取有效措施,将本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存在着相当一批依靠自身能力难以就业的特困人群。对他们实施就业托底,是本市促进就业、控制失业率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完善就业托底机制的一项重要措施。

为此,年仍要继续保持政府购买10万个公益性岗位的总量,用于对特困人员的就业托底;同时,还要腾出10万个由政府出资形成的城市维护业岗位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后勤服务岗位,鼓励其他就业比较困难的人员进入。要通过不定期检查、改进岗位补贴方式等手段加强对公益性岗位的管理,确保"人岗合一",保证这些公益性岗位真正用于对特困人员的就业托底。就业托底的重点要放在特困家庭就业特困人员身上。所谓特困家庭,就是享受"低保"政策的家庭。对这些家庭中找不到工作的就业特困人员,要通过加大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援助力度,促进他们就业,以降低失业率,改善失业人员结构,减少长期失业人员数量。

(五)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促进就业体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促进就业体制,也列入了年的市政府实事项目,要通过"两个相同"的措施,构建这一体现特点的全新体制。

第一个"相同",就是农村富余劳动力享受与城镇劳动力相同的就业服务。要在所有乡(镇)普遍建立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并与区(县)级就业服务机构联网,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非农就业的,可到户籍所在的乡(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进行求职登记,同城镇失业、下岗协保人员一样,享受免费的职业指导、职业培训、非正规就业、开业指导以及开业贷款担保、贴息等服务。

第二个"相同",就是农村富余劳动力享受与城镇劳动力基本相同的就业优惠政策。即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事个体经营的,可以同失业、下岗协保人员一样,享受有关税费优惠政策;企业招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可视为招用失业、下岗协保人员,按照规定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六)完善积极的灵活就业方式要积极推动非全日制就业、阶段性就业、小时就业等灵活就业方式,在真正形成一种更具弹性的劳动力市场形态。

要扶持发展一大批职业经纪服务机构,为非全日制就业提供规范的专项中介服务。要重点发挥行业协会、劳动保障咨询机构和民营职业介绍机构的作用,鼓励它们成立规范的专门中介机构,从事非全日制职业经纪活动。

要突破当前本市灵活就业发展的"瓶颈",全方位改善现有的政府管理服务工作模式,以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推动灵活就业的发展。

(七)营造具有特点的小型、微型企业创业环境年,要结合促进就业的实际,在全面系统地营造具有特色的小型、微型企业创业环境上取得新的突破,走出一条政府对小型、微型企业成长进行扶持的路子。

在项目产生方式上,要继续运用"4050"项目的运作模式,动员社会各种利益主体用市场化的方式共同参与。在企业孵化方式上,要充分运用非正规就业模式,使更多的非正规劳动组织通过孵化,脱胎为小型、微型企业。在企业成长方式上,要充分运用开业指导服务平台模式,开展开业指导,实施创业培训,发动社会力量及时帮助解决创业中遇到的问题,支持非正规组织和小型、微型企业的健康成长。在完善上述三种方式的同时,特别要结合贯彻中央和本市的有关文件精神,实施税费减免、担保贴息、房租补贴等优惠政策,并组织更多的志愿者队伍和专业指导机构,为劳动者创业提供全过程的扶助。

(八)全面提升劳动者的职业素质从年开始,根据市委、市政府"科教兴市"战略的要求,将通过三年"技能振兴计划"的实施,大力培育与各种新型产业链相匹配的复合型人才链,为走通"华山天险一条路"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力争到年使本市高级技能人员占技术性从业人员的比重由目前的6%提高到15%左右。

职业培训的重点对象,要从以"4050"人员为主体的下岗协保人员转向青年;职业培训的层次,从以下岗失业人员上岗培训为主转向以中高层次技能提升为主;职业培训的产业方向,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转向以新兴技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为主。要构建水平更高、辐射更广的培训服务平台。引进国外著名的职业培训和技能认证机构,推动建立由这些高资质专业机构聚集的培训服务园区。要扩建开放式职业实训基地,全面跟踪国内外新产业、新职业在的发展趋势,不断更新实训手段,及时配置最新的实训设施,拓展实训领域,切实提高职业实训水准。要实施职业资格鉴定的"品牌战略",推行实训和理论知识融为一体的模块式鉴定方式,实施现代化的网络考核鉴定管理流程。要试行"签证式"证书,动态反映职业技能水准的提升。要与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认证鉴定机构开展联合鉴定,提升职业资格鉴定有别于其他地区鉴定水准的"品牌效应"。

(九)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遵循社会保险"覆盖面宽广一点,网络严密一点,支撑牢固一点,水平适度一点"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本市社会保障体系。当前工作的重点,一是要进一步确立个人的参保主体地位,强化个人的参保意识和责任。二是要进一步拓展劳动者参保渠道,特别是要依托新开通的劳动保障管理信息系统,有效支持多头参保、灵活参保的方式,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形式多样化、用工形式多样化以及劳动关系多样化的客观要求。三是要探索研究将过渡时期实行的城镇社会保险不同的缴费费率、不同的待遇计发方式逐步统一,以保证劳动者在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保险模式下参与市场就业。此外,要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扩大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的覆盖面,并积极稳妥地做好小城镇社会保险的试点工作。

(十)完善劳动力市场的监控、管理和服务要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推进劳动争议多种调解机制,规范企业裁员行为。要严格按照标准劳动关系、特殊劳动关系及民事劳务关系的界定,积极规范某些特殊劳动关系形态下的从业人员,如协保、退休返聘以及外来从业人员等的用工和从业行为,维护劳动力市场的正常秩序。

从年下半年开始,本市取消劳动保障监察年检制度,转而依托劳动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对用人单位的网上劳动保障监察。要充分发挥社区保安队的作用,在中心城区开展网格化劳动保障监察。要在本市大型经济开发区设立劳动保障监察网点,派驻监察员,规范开发区的劳动用工行为。

要充分发挥劳动力价格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杠杆作用,细化劳动力价格信息的调查、收集、分析、体系。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单位用工的登记备案制度,加强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对劳动力市场信息的管理,全面掌握劳动力市场的流向、流量等基本情况。要研究建立外来劳动力的中介模式,探索外来劳动力进入本市新的规范性渠道。要与市场化的劳动力配置相适应,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现对每一个具体的"社会人""记录一生、服务一生、管理一生、受益一生"的功能要求。

要进一步完善"六个一"(即一张免费发行的《劳动保障》报、一个劳动保障服务网、一个电话咨询中心、一套宣传资料、一批社区服务中心、一支就业援助员队伍)的政府服务方式,实现政府与市民多层次沟通、多形态对话。进一步完善市、区(县)、街道(镇),直至居委社区的四级公共就业保障服务体系,按照免费、无偿的原则开展就业服务工作。开通专业人员职业介绍网站,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开展职业介绍提供更加便捷和低成本的服务平台。

四、思考和对策

(一)要正确了解和反映当前失业现状公布的失业率与调查的失业率由于统计口径等原因,会有一定差异,但实际的失业率比统计的失业率要高得多。因此,要改进统计办法,使失业率能正确反映实际失业现状,使有关部门据此进行科学决策,更好地完善就业政策。

(二)要进一步从法规政策上限制减人和裁员进入新的发展期,企业也应从"减员增效"期转向"发展增效"期。同时,要进一步从政策与法规上对企业减人与裁员加以必要的条件限制,防止经济效益好的企业随意减人,不要一方面提倡减员增效,一方面用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企业减员过多,致使失业率高的社会问题始终解决不了。

(三)对有些以解决就业为主的企业,不能一概以效率来要求对有些企业来说,虽没有很高的利润,但能吸纳众多的劳动力,也是对社会的贡献,不能一概以"增效"去要求企业。在的发展过程中,既要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企业,也要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

(四)要防止"虚假就业"现象目前全党、全社会都非常重视促进劳动就业。在这种情况下,有些部门为显示工作成绩,将"半年、三个月"短期劳务工也计入就业指标,还有重复计算等,包含了一定的"虚假就业"情况。这应尽量予以防止。

(五)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大量减人现象应引起重视在公有制企业转为股份制企业或民营企业过程中,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也在所难免。但我们要防止两种情况,一是借转制随意裁员,企业增效,将负担全部推向社会;二是一方面减员,另一方面以外来劳务工取代。如果不在政策与法规上予以规范,社会将不堪重负。

(六)要研究"结构性"失业以后的青年失业问题产业结构调整而产生的"结构性"失业期正在过去,50岁以上的失业人员已越来越少,但因总体劳动力剩余造成的青年失业问题开始显现。我们在关注"4050"工程的同时,要侧重研究青年失业问题。

(七)要重点解决"双失业"问题在所有失业造成的困难家庭中,最困难的要属"双失业"家庭。目前这样的家庭为数还不少。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城市,要下决心在短期内消灭"双失业"现象,有关方面应研究政策,重点解决"双失业"问题。

(八)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解决失业问题,将是个长期的艰巨任务。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无法解决长期存在的高失业率问题。因此,给经济困难的失业人员、失业家庭以基本的生活保障,也是减轻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和维护失业人员必要利益的措施。同时,组织他们参加一定的社会公益活动。在今后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上一篇:农副产品加工工作意见 下一篇:养老工作发展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