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副产品加工工作意见

时间:2022-10-13 08:29:22

农副产品加工工作意见

*8年,我县农业种植业的农产品相继出现了滞销情况,特别是庙镇的金瓜,*镇、*乡的柑橘滞销尤为突出。虽然社会各界给予了大力支持,但形势仍不容乐观。

我县农业资源十分丰富,水果、蔬菜、水产品、畜禽等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均居全市前列,是*地区重要的农产品集散地和供应地。然而,与具有如此农产品资源优势相比较,目前我县农产品加工业却显得明显滞后,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困难。

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在农产品深加工方面,长期以来缺乏科学的产业布局,因此部分农产品的加工出现盲目性,没能形成较好的市场格局,缺乏竞争力。主要问题表现在:

1、规模小、档次低,缺乏品牌竞争力。农产品加工整体水平较低,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拉动力不足,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不高,在国内外市场能叫响的名牌产品和拳头产品很少,能进入大中城市超市的产品也不多。相反,不少外地企业在大量低价收购本县的资源或初级产品后,通过精深加工并借助其品牌的支撑,掌握着巨大的升值空间,获取了远远超过我们的丰厚利润。

2、资金、人才等缺乏,制约了产业的发展。除少数几家规模大、效益好的企业外,我县农产品加工企业普遍缺少资金,致使有项目不敢上,上了也不能及时投产,特别是流动资金严重不足,企业不能满负荷生产,无法发挥规模效应,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而人才的缺乏、管理的落后、技术进步的缓慢、信息渠道的狭窄等也都决定了企业只能在现有规模、现有产品上小步发展。

二、对策和建议

鉴于上述原因,建议有关部门站在我县现代生态农业的长远发展角度,着力鼓励和培植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发展。

1、要进一步形成共识。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领导,职能部门要精心规划,要把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列入工业立县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像抓工业经济发展一样抓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并制订切实可行的相关扶持和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措施,促其做深、做大、做强。在产业规划上予以优先考虑,使其成为我县一、二产业的重要连接点。继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

2、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特别是要加大资金、税收、用地、水电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要有享受工业企业同等待遇的优惠政策,并降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指标考核和准入门槛,从而有效地加快培植壮大龙头企业。

3、正确引导企业通过技术改良、加强宣传,创建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品牌,拓展销售渠道,免除农户后顾之忧。不断探索创新、完善农业产业运行机制。建立完善的市场流通体系,并大力发展、规范和壮大农民合作组织,着力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制订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

4、积极引进国内外食品加工知名企业进驻本县,开发出针对本县特色农产品特点的“拳头”产品。农业产业主管部门要根据实际,建立不同形式的示范推广培训基地,使农民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照着学;另一方面要及时总结推广产品结构调整中的成功经验,加快推进农业品种结构调整,尤其要帮助引导种养大户加快优良高效品种调整发展。

5、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品质。要加大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力度,提高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比例,强化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建设,着力打造知名品牌,实现品牌资源共享,形成“拳头”,从而更有效地不断扩大我县农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2009年3月20日

上一篇:产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下一篇:促进劳动就业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