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培养

时间:2022-03-02 09:36:50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培养

1.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强化自主学习的效果

自主学习也需要进行巩固和强化,在每节课的开始,老师可以对上一节课的内容进行一个回顾,并且和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联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已经学过的知识点,对新的教学内容也有一个引导作用。对于新课堂的导入可以通过一些小故事、新闻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例如,在学习人体的营养时,老师可以列举一些国家的肥胖率、讲一讲现代人过胖或过瘦的原因,女生减肥是减少了对哪些营养物质的摄入等。这些都是现代学生所关心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导入,学生课堂参与度会更高。

课堂上,还可以通过设疑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或者进行小组讨论来推动自主学习的进行。可以让学生对于易于混淆的问题进行一个概念的区分,也可以抛出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或者对老师给出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发言。例如,在学习人体营养时,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对“营养过剩的小胖墩越来越多”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思考,为什么小胖墩会越来越多,他们的食物中都富含哪些营养物质,设计一份营养均衡的饮食表并说明原因。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想法进行阐述,对别人的想法倾听和吸收,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不仅对知识点进行了总结和应用,也让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有了一个思考,认识到了营养均衡的重要性,在日后的生活中更注重营养的搭配,改掉挑食的坏习惯。

2.通过实验与兴趣小组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在学生中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生物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正是这种“眼见为实”最为吸引学生的眼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组成兴趣小组,自主去查找相关资料,对知识进行一个深入的了解,然后提出自己的问题与设想,根据所要探索的问题设计实验,对实验进行实践、观察数据,解决问题。在资料的查找、相互讨论、共同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够养成合作的精神。

例如,在学习酵母菌时,感兴趣的同学就可以组成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用煮熟的米饭和酵母做酒酿,亲自感受酵母菌的神奇之处。学生对于兴趣小组往往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挖掘出自身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在兴趣小组中,老师一定要适当地参与辅导,尤其是分组、选题以及自主实验,使得兴趣小组处于一个最佳的学习状态。总之,自主学习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作为教师,要从日常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自主预习到独立思考,从课堂的参与到课后的实验探索,让自主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让初中生物课堂更有效率。

作者:雷燕 单位:青海省西宁市虎台中学

上一篇: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综述 下一篇:初中生物课后作业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