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2-03-02 08:56:27

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德”是对高素质人才的首要要求,而小学阶段是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因而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本文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现状,从教师自身与教学环节两大方面出发,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德育渗透对策。

【关键词】小学德育小学体育教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7-0154-02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德”是放在首位的;“德才兼备”的优质人才,“德”也是首要的,可见,高尚的品德是人才不可或缺的组成要件。因而要将小学生的德育渗透于小学教育的各个领域,而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尤为重要。要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小学生不屈不挠的品质、坚强的性格、竞争的理念与团队合作的意识,实现身心全面发展。以下是笔者对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情况的体会及从实际出发提出的几点对策。

一 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现状

1.总体表现良好,对德育教育内容的把握比较准确

通过抽样调查发现,目前,绝大部分小学体育教师能够较好地在教学中渗透德育,采取严于律己、树立榜样、环境熏陶、教学组织、特色游戏、教学点评等多种教学方法,将爱国奋斗、尊重他人、关心集体、团队合作、顽强拼搏等德育内容传递给学生,将体育教学内容与德育内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但仍有个别教师对德育内容的把握不够准确,教学中德育渗透方法不够科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个别体育教师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观念有待提高

有些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教学只要让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体育技能、拥有强健体魄便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诚然,增强体质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但德育并不是某一单一学科的任务,它与各学科乃至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每一位教师、家长,甚至每个成年人都有责任传递给小学生一种正能量,一点一滴地培养他们优秀的品质。因而,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决不能只是教案上的文字,而应该融入课堂当中;决不能只关心学生的体育成绩,而应该教会他们互相尊重、团结协作、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

3.学管部门对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缺乏完善的德育渗透评估标准

学管部门在对体育教师工作能力的考评当中加入了德育水平的评估,但却流于表面,缺乏具体的评估细则,评估标准无法统一。往往在公开课上,想要对德育进行评价,却无法统一具体地提出,使教学的德育渗透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高。

二 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教学对策

1.在教师自身修养方面,要提高德育意识,发挥榜样作用

第一,时刻注意自身言行。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于思想、性格都尚未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为小学生对自己的老师往往是有崇拜心理的,并且孩子乐于模仿大人,因此在孩子较为喜爱的体育课上,老师的一举一动显得尤为重要。体育教师要衣着整洁得体、语言文明礼貌、举止大方端和,给学生一种健康向上、朝气蓬勃的印象,赢得学生的好感。

第二,注重自身道德品质。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有更多的与学生互动的机会,在体育运动当中更容易与学生建立亲密互信的关系,因而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与道德品质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体育教师自身要具备爱国爱家、遵纪守法、关爱他人、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等优秀道德品质,如按时上下课、礼貌对待学生,才能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上课认真守纪;关心学校发展、爱护学校设施、同事关系融洽,才能要求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团结互助。总之,教师自身道德修养至关重要。

第三,提高专业技能。小学生对教师的崇拜往往起源于对其过硬的专业技能的羡慕与极度渴望自身也具备这种技能。因而,良好的专业技能是体育教师赢得学生尊重,进而发挥自身影响力,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前提与基础。体育教师要干净利落地完成教学动作,生动准确地传授体育专业知识,针对小学生兴趣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并不断学习,升华自身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

2.在教学方面,应注重细节,时刻不忘德育渗透

第一,课堂举止培养文明言行。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往往是体现在细节当中的,大套的说教并不如生活化的提醒效果好。如教师进行讲解时,有的学生交头接耳,不注意听讲,此时可以告诉他注意倾听是尊重他人的一种表现,轻易打断别人的谈话是不礼貌的等等。诸如此类,可以渗透德育的细节是很多的,从身姿体态到言谈举止再到纪律法规,由小到大、由简到繁,培养学生文明的言行举止、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二,潜移默化培养高尚道德情操。体育运动中提倡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之心;体育竞赛中提醒学生在拼搏进取的同时要公平竞争、文明竞争,培养学生公平正直的性格特点;体育文化课上讲述我国艰难的体育发展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培养其国家荣誉感等。通过一系列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与强健体魄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第三,正确指导培养健康心理。小学生心理发育尚不成熟,若引导不正确,将来很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而体育课是实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阵地。健康活泼的体育活动是

治愈消极情绪的良药,体育活动积极、勇敢、不放弃的精神会感染到每个学生。而鼓励学生勇敢克服体育锻炼过程中的苦与累,坚持到终点,可以为他们以后的人生中克服困难与挫折夯实基础。

三 结束语

体育与德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的紧密结合能够提高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素质,因而,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朱英鑫.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24)

[2]王佳.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学周刊,2013(4)

上一篇:聋校音乐“学困生”个别化教育的有效策略 下一篇: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