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导管与静脉留置针在乳腺癌化疗中的比较

时间:2022-03-01 11:57:32

PICC导管与静脉留置针在乳腺癌化疗中的比较

【摘要】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前臂静脉留置针在乳腺癌静脉化疗中应用效果比较。方法:将66例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33例(PICC置管组),对照组33例(前臂静脉留置针组),观察并记录静脉炎、疼痛及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留置时间及日常生活处理能力。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9%,疼痛率6%,导管并发症率9%,留置时间30~320 d,日常生活处理能力正常;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45%,疼痛率36%,留置针并发症率39%,留置时间1~8 d,日常生活需人照顾。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前臂静脉留置针乳腺癌化疗

乳腺癌是妇女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化学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手术的特殊性,使得术后输液及化疗只有健侧肢体的血管可供选择,因此,乳腺癌患者的输液途径的选择非常重要。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是经外周血管穿刺行中心静脉置入三向瓣膜式导管的方法,多用于全程化疗和营养治疗,它具有穿刺危险性小、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安全、易护理、不易形成血栓等优点[2]。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替代产品,近年来在临床已逐渐普及,同样对于需要长期或持续输液的患者,留置针的使用也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为抢救患者的生命赢得了时间[3]。2010年11月-2012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采取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和前臂静脉留置针两种途径应用于乳腺癌静脉化疗,并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7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乳腺癌患者66例,根据患者选择的输液途径分为两组,接受PICC途径输注者为观察组,接受前臂静脉留置针途径者为对照组。观察组33例,年龄30~78岁,平均54岁;置管时间30~320 d,平均175 d。对照组33例,年龄32~80岁,平均56岁;置管时间1~8 d,平均4.5 d。两组患者均为首次接受静脉化疗的患者。

1.2 方法 (1)观察组选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式单腔静脉导管,型号为4F、5F。选择好肘部静脉即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用皮尺测量穿刺点至同侧胸锁关节,向下反折至第三肋间的距离,一般长度为43~48 cm,消毒皮肤铺无菌孔巾,沿静脉走向进行穿刺,将导管插入所量长度,移去导丝,连接可来福接头,穿刺点放一个碘仿酒精棉球,用10 cm×11.5 cm无菌透明贴膜固定,穿刺结束拍正位胸片确定导管位置。(2)对照组选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VIALDN材料制成的型号为20~22 G静脉留置套管针。选择前臂弹性好,粗直的血管,消毒穿刺部位后,旋转松动留置针外套管,以15°~30°角行静脉穿刺,见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再沿血管前行1~2 cm,使外套管尖端全部进入血管,右手固定针芯,左手推入外套管,松开止血带,6 cm×7 cm透明敷贴固定。

1.3 静脉炎判断标准 静脉炎分级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判定标准[4]:Ⅰ级:穿刺局部轻微疼痛或微红,静脉无条索状改变;Ⅱ级:穿刺局部中度疼痛和(或)轻度肿胀,静脉呈条索状改变;Ⅲ级:穿刺局部疼痛剧烈呈中、重度肿胀,静脉呈条索状改变,有硬结、水疱。疼痛程度按数字疼痛程度评估表(NRS)WHO数字分级法:0分为无疼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9分为重度疼痛;10分为剧痛。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静脉炎、发生疼痛情况比较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6%,疼痛发生率12%;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46%,疼痛发生率35%。观察组静脉炎及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导管并发症的比较 观察组导管并发症发生率9%,对照组导管并发症发生率3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8.66,P

2.3 两组留置导管时间比较 观察组留置导管时间(175±145)d;对照组(4.5±3.5)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两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比较 观察组穿刺部位在肘部静脉,臂部活动正常,可以带管回家,基本活动正常;对照组穿刺部位在前臂静脉,臂部活动受限,基本活动需人照顾。

3 讨论

3.1 PICC导管是一种从外周静脉导入而且末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术,其优点是为患者提供一条安全、方便静脉治疗通道,特别在肿瘤化疗患者中应用,不仅减少患者反复外周静脉穿刺的痛苦,更重要保障化疗药物安全、准时输入,保障治疗顺利完成[5]。导管不被使用时,三向瓣膜关闭,阻止气体进入,故安全可靠。由于导管腔内没有血液,无须使用肝素封管,而前臂静脉留置针通常用肝素盐水封管。这对于血小板低、凝血机制差的癌症患者来说更为适宜。

3.2 PICC置管操作简单安全,无需麻醉,可直视血管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穿刺时不限制患者的手臂活动,减轻了患者因反复穿刺引起的痛苦,化疗药物经PICC导管注入迅速在血液中被稀释,避免了对周围血管的损伤,保护了外周静脉网,避免传统从外周静脉给药易引起静脉炎、静脉硬化、静脉闭锁及渗漏性损伤,保证了整个化疗周期的实施及各种营养物质的供给。留置时间长,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减少了患者恶心、呕吐反应及白细胞减少程度[5]。且PICC置管期间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不受影响,在乳腺癌静脉化疗中效果明显优于前臂静脉留置针,值得推广。

3.3 PICC置管是一项要求较高的侵入性护理操作技术,为保障管道使用安全,必须由受过该技术专业培训的护士完成[7]。在使用PICC导管过程中,要加强管道安全管理,增强法律意识。在医疗纠纷不断增多,患者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观念不断增强,如何规范医护人员的行为,防范医疗护理差错,减少医疗纠纷发生是临床护理工作者研究课题。在使用PICC导管前做好知情同意告知,并在患者及家属完全了解的情况下,由其选择治疗方式,并签名确认,为深静脉穿刺提供合理依据。保证PICC导管使用安全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3.4 PICC导管虽较静脉留置针费用高,但其远期效益是静脉留置针不能比拟的[8]。PICC导管设计应用的时间长、材质好,长时间应用导管内壁的沉积物少[9],留置时间可长达1年,不仅能够减少反复多次静脉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还大大降低了护理人员因反复穿刺产生的无效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避免了从外周静脉给药易引起静脉炎、静脉硬化、静脉闭锁及渗漏性损伤,保护了外周静脉网。静脉留置套管针设计应用的时间短、材质粗糙,长时间应用导管内壁的沉积物多,易发生导管堵塞及形成静脉血栓,留置时间短,虽操作简单易行,但受其并发症及留置时间的限制,在临床的应用效果远不及PlCC导管。

3.5 PICC管有安全、留置时间长、无痛性、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在使用过程发现因维护不当可引起一系列相关问题,如因操作者的手卫生和消毒穿刺部位皮肤消毒不严而出现穿刺点感染、导管相关性感染;因冲洗、封管不规范引起导管堵塞;因宣教不到位患者过度活动置管侧肢体引起机械性静脉炎等。这些问题如处理不当,可造成各种并发症,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影响治疗效果。研究报告一致认为,严格无菌操作、正确洗手、专业的“静脉输液治疗维护团队”能够降低感染的风险[10]。PICC管应由经过系统培训的维护护理小组进行维护,以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孙燕.内科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96-997.

[2]魏娟,曹亚红,陈秀敏,等.经外周静脉穿刺植入中心静脉置管与股静脉置管的比较[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8):40.

[3]李爱芹,郑善英.PICC管与静脉留置针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7):122-123.

[4]魏道琳.PICC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进展[J].现代护理,2005,11(19):1607.

[5]成杰,陈桂芝,吴双.金黄散外敷联合利多卡因预防化疗药物性静脉炎的疗效[J].护理杂志,2008,25(1):76-77.

[6]杨浩.两种静脉置管在肿瘤患者密集化疗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临床研究,2010,23(2):167.

[7]马雪霞,蔡雪影,徐烟莲.乳腺癌病人留置PICC的安全管理[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9,9(1):76-77.

[8]李爱芹,郑善英.PICC管与静脉留置针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7):122-123.

[9]梁慧芹.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在神经内科的应用比较[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8):25-26.

[10] The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Practices Advisory Committee,Centre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Intravascuiar Catheter-Reiated Infections[J].Pediatrics,2002,110(5):51.

(收稿日期:2013-01-14) (本文编辑:连胜利)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安... 下一篇:家庭暴力:我是父母情绪的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