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我是父母情绪的垃圾桶

时间:2022-10-22 06:33:36

家庭暴力:我是父母情绪的垃圾桶

小时候,父母坚持认为我是一个相当能忍事的孩子,就算是刚刚被一巴掌扇哭,在下一秒全家合影,依旧能摆出镜头感十足的真切微笑。翻翻老照片,每一张上的我都穿得挺体面,均是满脸单纯的幸福快乐好少年范儿,懂事得体,礼数周全,不招灾惹祸。于是就很难开口对别人谈起这种事——我是在家长每天一顿暴打的状况下长大的。现在这种事叫做“家暴”,但是在二十来年之前,家长打孩子,是算在“天经地义”里的。

据我所知,从小到大没挨过打的同龄人珍稀得堪比渡渡鸟。挨打的种类和原因有很多,但是能算“暴”的,往往不是肉体经历过的强烈痛苦,而是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因为痛苦和羞辱而否定的不是你的对错,是你那尚且稚嫩的人生和因为恐惧一再弯折的灵魂。这种令人不快的心理总会让经历者三缄其口,甚至一辈子都无法回头面对。

托常年被家暴的福,我小时候真是一个任人捏的软柿子——从小学开始,男生女生之间有了性别的自知,就容易小打小闹,我那时候孱弱得跟只猫仔一样,同桌的则是一名武功极好的壮硕少年,不但武艺高超还拒女色永不沾,在桌上画了三八线,天天盯着我,但凡写字的时候略微过界,立刻就是一记手刃劈下,打得我满眼金光。被人揍得一身青紫,我犹豫了好久,才带着一点期盼把这事告诉了我爹。我爹说他打你哪了,我把袖子挽起来,给他看瘀青一片的胳膊……就在这么电光火石的一瞬间,我爹手起掌落,那叫一个脆生生的,一巴掌就赏了我一五指山。别人打你肯定是你先招惹人家了,以后你再惹事让我知道,我就加倍打你。我爹这么说,然后露出了自觉特别有哲学意义的表情走了,仙风道骨得让我都忘了哭。这也是大部分施行家暴的家长一种令人难以理解的创意规则——我先把孩子打成废柴,他/她就不会主动惹事啦,你打我家孩子,好,我比你打的还狠,你看你怕了吧!你下不去手了吧!只要别给我找事就好,其他的,小孩长大了就自然会好了。从此之后我被人欺负,再也没向家长求助过,对老师也没有。我爹都不帮我,外人能吗?

说句二的话——我从小学的时候,就不再相信这个世界了。后来我跟有过家暴经历的一些人接触过——他们往往会在不同的场合显示出两种甚至多种的人格趋势,可无一例外的,他们或多或少地都存在着交流恐惧症。或者是不合群,或者跟不上话题,或者会显示出自闭的一面。因为这些人格反应都是基于幼年时期“希望迎合大人,减少被暴力对待”而塑造出来的防御机制,这就像是对付上级检查的应急措施一样,它并不完善。严重的,一辈子都会唯唯诺诺,不敢为自己说话,将一切讨论都视作惹是生非,然后生出一个孩子,再往死里揍他/她,教育让他/她不能给家长找事,变成累赘。

在意识到“再这么软柿子就让人废了”的时候,是工作的时候。被家长命题教育出来的真诚、自省、礼貌、勤快……等等适合大众咬嚼口味的“优点”,搭配上已经塑化成功的“傻逼、没自信、自卑、软弱”的个性,我很快的就成了公司里干活最多最快,拿钱最少最苦的人。那时候我是真不明白,明明我已经被我爹教育成这么好的一孩子了,怎么还有人欺负我呢?你们糟蹋我的付出,嘲讽我的忍耐,你们也不多拿一分钱,图个什么呢?我爹死了,你们这群货把拿我练手当教育我这种事接过来继续执行了?

修正“包子”的性格,我用了很长时间。把软弱剪除,对我好我温柔相待,你有礼我有节,我给你们暖和的怀抱,但是我腰上也挎着斩马刀,谁也甭想从我和我在意的人身上下嘴练手,死磕。这过程就像是自己把自己扼死,注视着自己丑陋的尸身,从腐烂的骨骸上再度长出筋肉一样,痛苦不堪。

未来,也不打算带小孩来这个世界了,因为我不知道用什么表情面对他/她。我怕自己重复我爹的路线,他造成的阴影太严重,已经彻底断了我当一个好家长的勇气。前一阵高中毕业之后就再也没跟我联系的同学突然QQ上加了我,跟我聊了一会天之后说:“你可是变化太大了,完全不像了啊。”我说没有啊,我是老了而已。她说:“那就好,还是从前的你好。对了我10月份结婚,咱是最好的朋友,我婚礼上你一定要来啊,你不来我不高兴,你不出场祝福我我就不结婚。”我说:“呵呵真逗,有本事你离啊。”然后把丫拉黑了。我对现在的自己很满意。

上一篇:PICC导管与静脉留置针在乳腺癌化疗中的比较 下一篇:前列舒宁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