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2-03-01 11:37:05

基于工作过程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基于工作过程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广东省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龚利英 李国谦

【摘要】针对传统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不能满足当前高职教育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这一要求,本论文从工作岗位出发,确定课程目标,从实用性、典型性、趣味性、挑战性、可行性出发,制定教学项目并实施,同时制定结合项目教学的考核方案,对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关键词】工作过程;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改革

1.引言

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脱轨,从而导至很多学生学完后不知道有什么用途,导致学习的积极性差,不能适应社会岗位的需求,毕业后专业对口率较低。因此教学改革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首要任务,目前大部分的教学改革都是围绕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取而代之按照工作过程顺序的、以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的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高度统一的“综合性”和“案例性”教学项目。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即知识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完成高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没有成熟的模式可搬,没有成熟的教材可参考,该模式仍在探索的阶段。笔者也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我院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

2.教学改革的思路

高职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课程设计上必须以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我们通过调研企业岗位、已毕业学生就业岗位确定课程的应用方面,从而把握好这个度,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进而选择典型的工作项目,根据项目内容制定确实可行的工作页,分小组实施,最终进行总结评价。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是模拟企业的工作情景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可以“零距离”地就业,在教学管理中用企业的管理模式,避免保姆式、满堂灌的方法,把更多的发挥空间留给学生,教师只是起引导和组织的作用。

3.确定课程的整体目标

课程整体目标的确定必须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调研往界的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以及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意向,高职电子专业主要从事的工作岗位为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PCB设计与制作、电子设备的安装与维修、小型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等。数字电子技术是应用电子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课程目标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个方面。

1)专业能力目标:元器件的识别、测量能力;电路图识别、绘图(手工、专用软件);电路焊接、制作、测量、调试、故障定位、维护、修理、测绘能力;单元电路分析、计算、初步设计能力;整机电路分析、计算、初步设计能力;工具使用能力;仪器使用能力;专业软件使用能力;电子产品说明书阅读写作能力;专业外语能力,安全操作能力。

2)方法能力目标:方法能力要求学生的自我提升能力,获取所需信息能力,制定工作计划能力,科学的思维能力。

3)社会能力目标:社会能力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等。

4.课程教学项目设计

课程内容围绕一个典型的产品设计与生产进行,也就是说整个课程的教学以最终完成一个实际意义的电子产品为目的。考虑到数字电子技术为电子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学生处于刚接触的阶段,该产品的设计不能过于复杂和抽像,避免增加学生的挫败感,打消其积极性,同时产品不能过于简单,所用到的知识和技能应该含盖该课程目标的大部分知识点和技能。结合课程项目的几个要素,即实用性、典型性、趣味性、挑战性、可行性,依据项目的设置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这一原则,设置工作项目如图1所示。

图1

子项目1主要培养学生基本的门电路的测试方法,仪器的使用方法,加深电阻、二极管、三极管等常用元件的识别、测量和判断方法。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列出任务清单,由学生自行查找相应的方法,准备好相关资料,在课堂中实践,然后总结、评价。

子项目2培养学生对组合逻辑电路分析和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引脚图进行简单电路的设计和制作能力,培养学生利用常用的仪器仪表排除故障的能力,其迁移项目为车间的电机控制电路设计与制作 。

子项目3培养学生会用常用的组合逻辑器件进行电路设计的能力。我们选择了比较有代表性、应用比较广泛的编码器和译码器进行课程教学,其他的内容如数据选择器、加法器等作为课外的迁移项目,该显示电路作为秒表显示部分。

子项目4培养学生利用集成触发器进行电路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设计文件及产品说明书等文档的编写能力,培养学生对较复杂电路的调试检测的能力,锻炼学生的焊接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子项目5培养学生脉冲产生与整形的方法运用能力,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拆焊技能,电路的组装能力,该电路可结合到秒表项目中,作为提醒音功能。

综合项目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该项目可以结合项目四作为抢答器的计时器。

5.项目的实施

项目实施过程是教学的关键,教师应时刻保持高度的热情及良好的工作状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教师能够熟练进行各个项目的制作。

2)小组化管理。每个学生不再是独立体,是一个团队的成员,其表现直接影响团队的表现。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组织管理的是一个团队,而不是个体。

3)提前下发工作任务单,小组进行工作任务安排、计划、搜集相关信息资料。

4)仿真软件贯穿到每个项目。考虑到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选用PROTEUS仿真软件。每一个项目学生均用仿真软件绘制电路图,可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提高硬件电路制作的成功率。教师可以在仿真软件中模拟设置学生容易出现的故障,让学生进行检测。

5)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认真观察每个小组成员的工作状态,对项目实施有困难的小组给予一定的指导。

6)记录项目的调试过程。对抢答器项目和秒表项目要求完成产品的设计文件、工艺文件和说明书。

7)进行项目的总结和评价。包括了小组和教师的总结评价。评价的依据包括项目的准备工作、实施过程、项目文档制作、理论知识等方面。

6.课程的考核

传统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考核是在学完一门课后,安排一次期末的考核。这种考核方式下,学生通常为了应付考试,背诵和做考试重点,造成学生为考试而学习,只会做题,不会应用的情况。因此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案,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检验学生完成该课程目标的情况。

本课程根据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规律选取了六个教学项目,每一个教学项目根据自身的教学目标制定考核标准,以抢答器项目为例:考核内容包括基本素质、项目准备工作、项目实施、项目文档的制作和理论知识五个方面,每个大项均有子项目,并给出对应的分值,采用自评,组长评分、教师评分等方式最终得出综合的项目评分,六个项目的平均成绩为该课程综合成绩。

7.改革的成效和问题

为进一步了解改革的成效,就此次教学改革制订无记名的问卷调查。其结果为,大部分同学认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动手能力,可以更好的培养其团队合作能力,获取资源信息的能力,文档的处理能力;大部分同学可以看懂集成芯片的引脚图和功能表,可以根据引脚图进行电路连接,可以完成简单电路的分析、设计、制作,可以排除简单的故障。基本上达到了课程目标。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的改进和探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通过小组形式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主动性,学生之间的约束力,但也让一些学生形成依赖性,很多时候工作任务就成了组长任务,组员间的打分存在一定随意性。

2)由于学生的动手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教师要合理地把握课堂时间,同时应该建立开放实训室,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和锻炼的机会。

3)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对知识和技能进行分解、重构,单纯的一门课程改革有很大的局限性,在课程改革达到一定基础时,从相近的课程进行融合,设置工作项目,逐渐过度到从整个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去设置工作项目。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上官同英,刘冬敏.基于工作过程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州大学学报,2011,28(4):120-122.

[3]牛百齐,毛立云.数字电子技术项目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项目基金: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院级课题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3LXB-05)。

作者简介:龚利英(1981―),女,广东人,硕士,中级职称,现供职于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应用型本科“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研... 下一篇:电子工艺实践课程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