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 第8期

时间:2022-02-28 01:18:51

绘画 第8期

绘画能帮助自闭症幼儿打开一个和外界交流的通道。

在我园“学前融合班中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干预研究”课题中,作为特殊训练的方法之一,我们充分利用绘画的这一功能来把握和调节自闭症幼儿的心理和情绪。

丽丽小朋友常常借着绘画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及成长学习的轨迹――呈现出来。我们老师通过观察她画的画,分析其中所蕴涵的思想以及活动,探索她的内心世界,从而更有效的对她实施教育。

下面的这些作品记录了丽丽渴望与外界沟通、努力突破自闭障碍的心路历程。

小班的第一学期美术活动时,老师给她作业纸让她画,她一转眼就跑掉了,在教室里东游西荡。当老师引导她画画时,她的情绪非常烦躁,抵触情绪很强,拼命推老师,还躺在地上,拒绝画画。老师稍不留神她就冲出教室,一转眼就不见了。但老师发现她经常一个人美滋滋的站在大型玩具的最高处……。

以后上美术课,老师每次让小朋友自由画画时从不强迫丽丽,也不放弃她。终于,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画了一幅“美女”头像,因此老师特别表扬了她,起码孩子的心结有点打开了,希望这是个良好的开端,我们与孩子走近了一点儿。

关于《小朋友放气球》

时间:2004年4月

背景:小班后半学期的一次美术活动主题是画“小鸡”,丽丽突然出人意料的画出了一个《小朋友放气球》的画面,令老师们大吃一惊。这是之前从来没有的事情。我们在与家长交流分析这幅画时,丽丽妈妈说自己经常抱着孩子画人物,日复一日给孩子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画面分析:这幅画完成的速度非常快,几乎一气呵成。画面人物、动物的线条流畅,但布局显得凌乱,暗示孩子内心的支离;女孩有点沮丧地低着头,手里牵着的心型气球似乎和她没有多大的关系,包括衣裙的蓝调都表现了自我对外界的封闭;那只小猫咪带着好奇的表情打量着小女孩,似乎解释了女孩与他人的关系。

行为心理分析:从这幅画上可以看出丽丽是在进步――从最初的拒绝画画到现在的动笔,甚至比同龄孩子画得快,但是她不愿意涂色,更不愿意画细致的五官部分,显示心理是比较混乱的、情绪不能稳定下来。反应在日常生活中她也是这样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只要干预她就大喊大叫,烦躁不安;上绘画课时着急坐不住;想要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能力又不能达到。

对策:我们老师决不放弃,耐心细致的“硬”教她。用适当的话语和肢体语言安抚她的情绪;让她体会到老师和同伴们的关心和友好;从教她说话做起,让她体验表达情感的快乐――从最初的两个字“你好!”,到后来的一句话,比如“丽丽早上好!” 她会应答 “老师早上好!”。

关于《植树》

时间:2005年3月

背景:到了中班,虽然她不爱看电视,但偶尔她能从电视画面和图画书上迅速的捕捉她感兴趣的情景,并深深印在脑海中,反映到画面上。如:“植树”这幅画就把童话中的人物形象、动物形象与现实生活结合为一体表现出来了。

画面分析:这幅画布局合理、色彩艳丽,画面内容丰富了,绘画技能也提高了。女孩和大象相互微笑着;左上角的树枝一条是绿的、一条是红的;女孩的裙子是彩虹色的,大象背上的褡裢也有了细致的花纹;脚下的土地是嫩绿色的。这一切都传达出了孩子情绪平静、与外界关系的和谐以及心中充满的温暖。

行为心理分析:从这幅画上可以看出丽丽的进步是明显的――情绪的稳定才能细致地作画、涂色;能够初步表达自己的情感。

训练对策:保持能够使丽丽情绪平稳正常的氛围,在求稳的大前提下适当给予小变化的刺激,让她能逐步适应并应对变化。

关于《我要跳绳》 时间:2006年9月

背景:看到小朋友都学会了跳绳,丽丽的妈妈很着急,便利用晚上时间教女儿练习跳绳。她把这个场景在画面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画面分析:她用月亮准确的表达了时间概念,没有周围环境的人和物。从画面上看,女孩专注又焦虑的眼神、抿起的嘴角和飞舞杂乱的绳圈,可以说明她内心要学会跳绳的欲望很强烈,同时有表达了对掌握跳绳技巧的恐惧。

行为心理分析:丽丽对外界事物的感知是清晰的;对能否像其他小朋友一样自如的跳绳有力不从心之感;缺乏对他人的信赖,试图自己一个人来完成对困难的挑战。

训练对策:利用丽丽对跳绳的渴望和兴趣,加大训练力度,在她愿意的任何时候练习跳绳,帮助她掌握跳绳的窍门(比如脚跳起和绳子落地的节奏等),从此让她树立对学习新鲜事物的积极态度。

关于《过年》

时间:2006年1月

背景:元旦过后,年味越来越浓,超市里、电视里已经出现了春节的促销和宣传了。丽丽注意到这个变化,便把她对过年的想法表现了出来。

画面分析:孩子把与主题有直接关联的事物表现出来一一新衣服、冬天的围巾、飞舞在天空的烟花、正在点燃的爆竹……画面不似以前的单线条,显得饱满了。从头发一缕一缕地顺着一个方向整齐拢起的样子反映出她观察事物很敏锐,一下子就抓住了梳头髻的特点。但应该热闹的场面理只有唯一的一个人物,可以看出她还是以自我为中心。

行为心理分析:从画头发和填充颜色可以发现孩子比以前心静了许多,能坐住了,观察外界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日渐提高。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每天午睡的时候,她都把自己的衣服叠得整整齐齐,我们老师就有意地表扬她,孩子羞涩的笑了!

训练对策:马上放寒假了,为了巩固丽丽的训练效果,我们重点和家长进行沟通,希望在家中延续幼儿园的关注点――保持卫生、进餐的好习惯,保持平和的心态。

关于《可爱的动物》 时间:2006年4月~11月

背景:丽丽喜欢画兔子,狗,狮子,猪等各种动物,所以观察的也很仔细,她把这些动物的神态画得栩栩如生。通过动物画画面表现她自己的喜怒哀乐。

画面分析:丽丽把兔子完全拟人画,兔子表情喜笑颜开,姿态是手舞足蹈,整个画面是玫红色的基调,说明此时她的心情是非常愉快的;“怒”可从画小狗面部表情上表现出来,眉毛上扬,眼睛怒视,“拳头”握紧,歪着的嘴角,变形的脸,还有带刺的项圈,整个画面是深色调的,可以看出当时她是非常生气的;从小猪耷拉的耳朵、“八字眉”、两条长长的眼泪以及蓝色的基调,这些都充分表达了她的伤心。

行为心理分析:因为丽丽不太愿意与别人交流,她要表达自己的心情、她要倾诉,她就会用画画这个途径来宣泄自己的内心世界。如动物这一组画作于不同的时间,让大家充分地感觉到了她的情绪在不同时间的变化。

训练对策:通过丽丽的画,我们了解了她的内心世界,通过和她沟通,积极引导小朋友们去主动和她接触、交流、玩耍。在和同伴的互动中,她的进步很大,例如在户外活动时,她能主动的用“你来追我吧”等简单的语言和小朋友对话了。

关于《我们一起来玩耍》

时间:2007年10月

背景:丽丽开始和接触最多的小朋友兵兵成为好朋友了。

画面分析:从画面上可以看出,小女孩和小男孩怀着愉快地心情在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小女孩带着大大的蝴蝶结;一傍观战的小白兔面带微笑,姿态轻松。整个画面愉悦、明快。

行为心理分析:她有和好朋友玩耍的愿望。

训练对策:有意安排班上几个活跃的孩子和她主动玩耍交流。要求孩子们像对待其他小朋友一样对待丽丽,老师注意加以引导。

关于《生活画》

时间:2007年4月~2008年5月

背景:在幼儿园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丽丽开始更多更广泛地关注周围生活。

画面分析:画面记述了她自己起床梳洗、妈妈化妆;在超市里,阿姨向售货员问价格;医院里医生治病、给小朋友打针;购买桃子、奶酪以及对巧克力的“关注”,等等。这些场景她用画面都表达得很到位,可以看出丽丽的视野更广了,对人物关系的合作有了初步的认识,社会生活能力有所发展。

行为心理分析:表现在生活中,丽丽能主动地找兵兵小朋友玩,也能接纳其他小伙伴;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和他人眼睛对视;对老师的问话,可以用特别快的语速简单地句子进行回应;在学习上老师所教的知识她在看似无意的状态中已经很快地捕捉到,例如《文化导读》她背的滚瓜烂熟,拼音的书写整齐规范。令人欣慰的是,这为她以后与别人正常交往、合作做好了前期准备。

关于《上学了》 时间:2008年7月

画面分析:校园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老师和太阳公公一起欢迎新入学的小朋友们。画面正中的小朋友正在听妈妈的嘱咐,有的孩子在校门口张望,有的正向学校走去。――整个画面表达了丽丽对新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她对未来忐忑的心情。

行为心理分析:令人可喜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丽丽能顺利地进入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由于自闭症幼儿对环境变化的敏感,丽丽此时表现的兴奋和不安是很正常的,但她对小学生活的向往是主流。

训练对策:配合家长做好幼小衔接,保持情绪稳定、保持注意力集中、积极参与周围环境的互动。

上一篇:在日常生活中对孤独症儿童的行为训练 下一篇:是谁更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