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拖不起了

时间:2022-02-28 05:08:14

数字电视拖不起了

现在,距离数字电视地面传输国家标准的出台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在此之后,数字电视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尚需要5年的时间,而距离2008年奥运时开播数字电视的时间已不足4年,距离广电总局确定的2015年停播模拟电视的禁令也只有10年。

在中国数字电视的三大传输方式中,卫星传输和有线传输已经确定使用欧洲标准,而在基于无线的地面传输方面,在美国标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海交大标准方案与在欧洲标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清华标准方案形成了有力的竞争。南北两大标准难以融合,导致国家标准的出台一拖再拖,而对于守侯数字电视市场的终端企业和来自广电、电信系统的各路运营商来说,这真是一场昂贵的等待,出手或不出手都意味着巨大的风险。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迟迟未能出台,借此时机,欧洲标准已在中国十几个城市成功圈地。数字电视,真的不能再拖了。

数字电视标准倒计时

本刊记者 郑重

与有线传输尚未找到盈利模式,卫星传输市场等待开禁,产业化滞后于标准相反,数字电视的第三种传输方式―地面传输,正面临国家标准出台的最后时限。这一唯一没有确定国家标准的传输方式,也将是最有可能采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标准的领域。

标准倒计时

11月6日,河南移动数字电视商业试播仪式吸引了众多的媒体、各省广电部门、机顶盒厂商等产业链各端人士齐聚郑州。其实在此之前,或持有广电总局牌照、或自己私下商业运营移动数字电视的省市不在少数,此次河南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国内方案―清华DMB-T的首次商用。

两天前,上海交大在上海移动数字电视的实验获得巨大成功,参加测试的欧洲DVB标准技术总监彼得-麦克福克称,上海数字电视的收看效果远远超过欧洲标准,而且在费用上也大大节省。

清华方案和上海交大方案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最有力的竞争者,随着国家标准年底出台的大限将至,这是考验两种方案的最后关头,双方也是各显神通。有关部门告诫两个方案组的成员,在年底这个敏感时刻不要炒作,但双方都已按捺不住,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有可能被怀疑成是对方发出的某种信号,反应强烈。

从广电总局和信产部传出的声音强烈地预示,融合方案是必然选择。然而清华方案之于上海交大方案,一个是多载波、一个是单载波,就像一件衣服既要只有一个口袋又要有多个口袋的悖论一样,两者实现对等的技术融合几乎不可能。最终必将是以一方为主,融合另一方以及后来提出的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的兼容方案。但是两家谁也压不倒对方,国家标准已经因此一拖再拖,产业界也有还将拖下去的心理准备。

拖下去最大的受益者是欧洲标准,上海、北京已经在移动数字电视市场挖到了第一桶金,各地广电部门纷纷上马移动数字电视项目,使用的都是欧洲标准,本国标准的缺席只能助长欧标圈地之风,一旦欧标占据相对多的市场份额,国家就不得不考虑改造成本,继而承认欧标的事实标准地位。

地面传输标准是我国数字电视传输标准中唯一没有确定的,其他两种传输方式有线传输和卫星传输都已确定使用欧洲标准DVB-T和DVB-S。地面传输是最基本的传输方式,更肩负国家喉舌的公共媒体作用,因此标准选用时慎之又慎。与有线传输尚未找到盈利模式,卫星传输市场等待开禁,产业滞后于标准相反,地面传输已经在公交电视市场开始盈利,下一步将向出租车、私家车乃至楼宇电视市场推进,未来三网融合趋势下,移动上网、手机看电视等应用前景蕴藏巨大财富,国家标准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大家都在倒数计时。

南北方案融合无期?

1996年,数字电视被列入原国家科委“八五”重大科技产业工程项目,并成立了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总体组,由现任上海交大副校长张文军教授担任组长,主要任务就是跟踪美国和欧洲的两个方案,并努力做出样机。1999年10月,采用总体组跟踪方案进行的国庆50周年大典数字电视试播获得了成功。

不久,项目移交给原国家计委,由计委牵头,广电总局、信息产业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原经贸委、科技部等五部委的副部长组成了领导小组,曾培炎任组长,负责制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标准和推进芯片研发及产业化发展。

总体组拿到计委的研发经费,在美国标准基础上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方案,这就是上海交大方案的由来。

然而清华大学认为总体组的方案进展缓慢,希望加入标准方案竞标。1999年,受信息产业部科技司之邀,清华在美留学生杨林等人做出自己的标准方案并带到国内。随即,清华校方论证方案,并在此基础上于1999年12月以清华大学名义提出清华方案DMB-T,清华方案是沿着欧洲标准道路研发出的自主知识产权标准方案。

另外,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和广电总局下属的广科院等4家单位也募集到资金,提出3套方案,加入地面传输标准竞标行列。

2001年10月至2002年4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委托国家广播电视标准化委员会对这5套方案及试验样机进行摸底测试。

2002年8月至9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对5个方案的40多项专利进行知识产权评估。

2003年2月至6月,中国工程院对清华DMB-T方案和上海交大ADTB-T方案进行了测试和评估,认为它们是最有竞争力的两个方案。

此后,关于两套方案孰优孰劣的争论愈演愈烈,2003年的高交会上有媒体报道清华与上海交大方案的比试中,清华基本以失败收场。今年早些时候,又有媒体吹风说清华方案胜出云云,随后清华出来辟谣。在年底标准出台日程表临近时,清华和上海交大又分别在河南、上海高调试播和试验他们的方案,再次掀起一波标准之争。

但融合始终是政府的意愿。2002年标委会摸底测试后,国家计委就组建了数字电视联合工作组,清华大学副校长龚克任组长,希望能够在几家测试单位中联合出一个方案,未果。2003年9月,发改委又委托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邬贺铨组织了一个“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技术研发组”,并决定投入一部分资金,撮合清华和上海交大方案融合。广科院的方案后来也加入融合队列,到现在为止,融合依旧没有结果。

技术人士分析,清华方案走的是欧洲标准路子,多载波调制;上海交大方案走的是美国标准道路,单载波调制,从技术上来说融合可能性不大,必须以一方为主,或多载或单载,再融合其他方案优点。而广科院的CDTB-T方案混合采用现有标准调制,补充了支持低功耗手持终端的要求,比如手机看电视,倒是可以和上述两种标准实现融合。

被误解的利益之争

关于清华和上海交大方案的争斗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最大的误解就是方案背后的企业利益集团之争。一般的说法是清华背后聚集长虹、TCL、康佳、海尔等制造企业;上海交大背后是上广电、上海有线网络、上海高清等7家沪系企业,之所以两家始终不肯融合,是两大利益集团在背后作祟。其实,对于企业而言最大的损失不是国家采用清华或者上海交大甚至其他标准的任何一种,没有确定的标准才是他们最大的损失。标准不定,厂家无法批量生产出符合中国标准的数字电视机,只能等待。

误解来自于信产部曾做过的数模兼容彩电项目,当时信产部召集了11家制造企业,要求他们选择跟清华方案或者上海交大方案结成联合体,于是站到清华一边的有8个,长虹、TCL、康佳等,站到上海交大一边的有3个,上广电、厦华和西湖。随着标准一波三折,联盟体早就不复存在。比如说海尔就不是当时联盟体的成员,上广电现在也可以生产清华标准方案的机顶盒,还有的企业中途就退出了。

真正的利益是地面传输所蕴涵的巨大商机。数字化后,一个模拟频道可以变成多个数字频道,像美国无线电视在保证了国家喉舌的基本需要后,出租多余频道,曾以2.6亿美元的代价拍卖6兆带宽给通信行业。25兆带宽可以容纳3个频道,而我国电视频道共有450兆。频道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对于广电部门来说,这是最宝贵的财富,尤其在三网融合的前景下,频道资源更是广电系统实现体制改革的理由和依赖。

韩国使用美国地面传输标准,每台电视机交纳了约三四美元的专利费。当时他们希望交费之后,能尽早生产出符合美国标准的产品,卖到其他国家获益,结果美国标准后来没有成为主导,韩国人失算了。欧标现在虽然没有收专利费,但根据WTO规则,采用别人的发明就应当缴费。如果我国最后采用欧标为国家标准,需要主动和技术持有人协商交不交、交多少费用,并签署法律文件,否则别人可以选择最有利的时机来主张他的权利,比如等产业化全面铺开的时候。对于技术持有人而言,拥有地面传输标准核心技术,无异于坐拥金山。

地面运营诸侯征伐

本刊记者 唐潇霖 郑重

“钱”景清晰的地面传输市场在标准出台的前夜已提前进入了诸侯征伐的状态

广电掘金

2002年,上海看到了移动数字电视运营的商机,第一次试验商用欧洲DVB-T标准,依靠城市里的公交车播放数字电视赚取广告费,结果大获成功。很快,国内其他城市仿照上海模式,今年北京企业后发制人,成为最赚钱的移动电视公司。

广电运作移动电视需要组建公司运营。北广传媒移动电视有限公司是由北京广电集团、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歌华网络和歌华文化五家股东发起建立的,北京广电占65%股份,绝对控股。据悉,公司还在和一家外资企业商谈资本合作,引入资金和外企丰富的市场经验、管理人才,移动电视公司成为广电系统最有现代企业气质的公司。

移动电视避免了有线数字电视的内容短板,依靠技术“无中生有”地开辟了移动人群的广告市场且发展迅速。从今年6月1日的1000辆装有移动电视的公交车迅速膨胀到11月30日的4000辆公交车市场。公司总经理江洁红说,明年移动电视将转入小汽车市场,以及地铁、快速公交和一些连锁店的样板商店。他们将和北京公安交通管理局合作,利用移动电视的剩余带宽,实时传输北京智能交通状况图,开拓400万辆的小轿车车载电视市场。

江洁红认为,虽然他们现在用的是欧洲标准,将来要更换成国家标准也不会对公司有多大损失。国家标准制定出来以后,还会有大约5年的产业化过程。他们现在使用的机顶盒4年后就要更换,等于自然淘汰换上符合国家标准的机顶盒,这已经考虑在成本折旧费用里。而且他们购买的发射机也可以更改制式。

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公交依赖度高,人们乘坐公交往往超过一个小时,数字电视节目制作和广告招商方案都是根据这一时间制定的。而对于很多中小城市,一是公交车数量有限,另外乘客坐不了十分钟就下车,他们需要摸索符合自己的商业模式。同时,国家标准的滞后给他们带来更换接收设备的风险,但他们又不愿放弃较早进入产业化的机会,只能边观望边小范围地试播。

河南就是一个典型。河南广电网络信息有限公司由河南广电网络和广州理想集团合资建立运营移动电视产业。总经理李宝翔说,从资本角度说,河南广电网络完全可以承受全额投资。但移动数字电视是一种高新技术,要用新的团队运作。广电系统的公司都是从事业单位转化过来的,融资希望融观念、融管理、融人才。数字电视是广电系统未来的增长点,跟踪技术发展,培育产业化,是网络公司运营的重点。

河南有明显的中原城市群,郑州周边一圈有七八个中小城市,近的相距六十公里,远的一百六十公里,河南把北京、上海的城内公交模式移植为中小城市的城际客车模式,给高速公路上的城际客车装上机顶盒,一趟就是连续的两三个小时,更容易收看节目,相对而言广告空间也更大。

但由于标准未定,河南此次只开设了郑州到开封的线路,几十辆公交车试播移动数字电视。李宝翔说,目前河南的成本在于发射机和发射架,运营很谨慎,显示屏、机顶盒等都是厂家拿来试用的,一旦年底国家标准出来,马上由厂家更换,如果标准久拖不出,他们将按清华的方案投入资本正式运营,因为市场不等人。

广电部门手中的频道资源是电信的几十倍,产生的价值却远无法和电信相比,当数字有线电视遭遇困境时,地面传输却无意间掘到了真金白银。

电信抢食

河南省这次敢于在数字电视地面波国家标准还没出台的情况下,便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勇气的背后,更是迫于竞争的压力。这种压力并不是来自广播电视系统内部,而来源于电信部门的虎视眈眈。

最近两年,手机市场的增长速度甚至可以用“井喷”这样的词汇来形容,一个新的大胆的设想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近,那就是,用手持终端设备来看电视。例如,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利用手机在等车上班的间隙收看早间新闻,在火车上用笔记本电脑看体育节目,或是利用掌上电脑看那些我们喜欢的电视剧。

但是,在这种美好的应用前景背后,人们可能并不会想到实现这些所需要的技术,到底用的是传送手机信号的移动网、还是电视系统中的地面广播系统?

在技术变革的浪潮中,计算机、电信、广播电视三个产业正在逐渐融合成一个整体。如果说,在家庭内部,数字电视和计算机还各有用途,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的话,那么一旦涉及在移动终端上收看电视节目,广电和移动就成了一对真正的竞争冤家。

清华同方数字电视系统本部的副总经理王春水这样解释,“河南的广电部门面临着一个情况,他们需要跟手机运营商争夺终端市场。如果广电不做,就有可能被移动的运营商开展同样的业务。目前,无论是资金实力、技术实力,广电都不如移动运营商强,它的先发优势就在于频谱。移动缺乏无线频谱,由于手机是话音业务,频带很窄,而且它需要更多的资源保证话音的质量和稳定,所以没有多余的资源来传输图像。河南的广电部门在这种压力下,抢在别人前面做了。”

目前,移动运营商觊觎数字电视产业,早已显露了各种迹象。网通曾经在杭州市政府的支持下,投资控股了当地的有线电视网,进行民用的宽带业务试验。尽管这离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的领域还比较远,但从这个侧面,也不难看出为什么河南广电在地面传输标准未定的情况下,就开始了市场的运作。

未来的数字电视,最大的特点是集成化,一台摆放在用户面前的数字电视机,其实就是一个集图像、声音、信息、交流互动为一体的综合性信息平台。而具体到能移动接收电视信号的手持终端设备,广电运营商更是看到了这块市场巨大的商机,由此,数字电视的地面传输标准,也就成为了最被期待的标准。

洋兵压境

在本月举行的诺基亚移动大会上,诺基亚CEO奥利拉提出,移动电视将成为诺基亚最引人注目的新业务,他认为:“用不了多少时间,我们将会用移动设备看电视、玩游戏和听音乐了。我们相信移动电视将成为市场的一个热点。”不过,奥利拉也认为,实现移动电视的关键在于传统的广播标准与移动终端设备的特点相结合。

在这一新业务上与诺基亚合作的惠普总裁卡莉・菲奥丽娜也同样认为,“视讯广播服务代表着未来的趋势”。另外,手机巨鳄摩托罗拉也开始了数字电视的产业布局。近期,摩托罗拉在全球范围内隆重了以数字电视为主的产品,辅以厨卫电视、车载影音、楼宇可视对讲机、广告机四类产品的一系列信息家电产品。另外,在10月11日,摩托罗拉与唯冠公司(EMC)在深圳达成协议,后者负责生产及分销一系列摩托罗拉数字家电,并将摩托罗拉家庭组网经验带入市场。

另外,美国IT巨人戴尔也宣布放弃手机业务,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向市场推出戴尔牌的纯平彩电。戴尔还向三星、LG等韩国厂商提议,以OEM方式供应电视。随后的几天,惠普也宣布将推出自己的电视机。最近一个加入电视业的是韩国现代集团。该集团综合商事株式会社社长朴源珍表示,现代将在中国贴牌生产彩电、DVD等家电产品。在众多跨国公司大举压上的时候,他们等待的只有一个条件,正如美国泰克公司视频产品部经理多德毕德尔所言:“一切商业计划的启动,都有赖于中国数字电视标准的启动。”

“钱”景清晰,风险巨大

本刊记者 唐潇霖 郑重

当标准先行的有线传输困惑于赢利模式的时候,赢利模式清晰的无线传输却因为标准的不确定而承受着巨大的风险

各有制肘

地面传输的数字电视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具备了清晰的盈利模式。因此,在有线传输还在缓慢探讨盈利模式的时候,地面传输的市场已经悄然启动。

有线市场与地面传输市场的成本投入,其实相差无几,都是改造发射端和接收端。首先,需要建立发射台,有线通过原有的有线电视网络接入家庭,地面传输只需要有接收设备即可。不过,目前的有线电视因为涉及到所有有线电视接入用户的设备端改造,投入成本大,因此推广起来比较困难。尤其是用户一旦付费后,当然要获得更好的节目内容,但目前数字电视的节目源还极为匮乏,由此,也难以形成良性的产业链循环。

但地面广播却不同,首先终端设备只需要接入到公交车上即可,这样运营企业地面传输的终端改造可能只涉及几百台或者几千台终端而已,推广相对容易。另外,由于在公交车上只需要新闻节目、电影片段等简单的节目源,所以也解决了节目内容问题。最关键的是,车载移动的最终买单者并不是乘客,而是运营商,同时运营商又可以通过这一平台获得广告收入,因此是一个多赢的局面。正是因为如此,运营商的积极性促成了地面传输市场的蠢蠢欲动。

地面传输与有线传输,是两个特点完全不同的市场。尽管有线数字电视启动较早,但涉及几亿的终端用户,容量是一个上万亿元的市场。

而地面传输方式,最近期的商业应用就是车载移动,先从公交车开始,慢慢扩展到出租车、私人轿车等,另一个巨大的商业市场,就是手持终端设备。业内的普遍看法是,最近五年,一定是有线数字电视的市场规模大于地面传输,而五年后,一旦移动的手持终端设备开始进入商用,那么地面传输的市场将不可限量,其新的应用也将会层出不穷。从政策的扶植上,也是先大力发展有线,再发展地面和卫星。

相比之下,标准既定的有线传输起了个大早,但赢利前景却很不清晰,导致产业化进程缓慢。青岛模式走出了数字电视有线传输运营模式的第一步。青岛模式就是整体平移,即:以小区为单位,免费赠送机顶盒,在推行数字节目的同时完全停止输送模拟信号,频道数量由28套增加到50套,还开办了电视信息平台与商务平台等,同时每月向用户加收有线电视费10元钱,每月共22元。由政府借助频道资源,提供政府的电子政务信息,包括航班服务、天气预报、便民服务等,以此来解决数字电视的内容空白问题;由运营商免费派发机顶盒解决用户数量问题,费用则是“政府补贴点、百姓掏一点”来解决。青岛模式主要依靠厂商的投资。

在此之上又演变出四大模式――杭州模式、佛山模式、太原模式、上海模式。

杭州数字电视内容分为“广播”与“交互”两种,其中广播模式有56套模拟电视节目可供选择,交互式则有8万多小时的点播节目资源。每户可以免费得到一台价值850元的基本型交互式机顶盒,只要按现有有线电视每月14元的标准付费就可以看到60多套数字电视节目。

佛山模式以“一卡一费”为特点、逐区域全部关闭模拟电视、按频道销售的节目运营、多元化合作引资模式。佛山模式借助了外来投资者的力量。佛山市转换为数字电视后,用户收看电视的费用由每月的14元上涨到了17元,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6万户。

太原模式则是太原依靠市政府和太原有线电视网络积累的资金,自掏腰包解决资金问题。2亿元的初始投入资金已经到位,整体平移的系统设计工作也已经完成,但整体平移工作并没有开始。预计到明年年底就能实现60万用户的整体平移。

在上海模式中,用户只要和东方有线签订两年合同,就可以免费领取机顶盒,两年之后,这个机顶盒就归用户所有;而在这两年的时间,用户需要付费收看数字电视。如果家里有两台电视机或更多,也可以签更多的协议。在付费的基础上,上海明年将做平移。

几大模式各有各的资金来源和预期获利方式,但迄今为止,都还属于投入期,对于更多观望中的城市来说,这几种模式是否有被模仿的价值,还有待观察。

风险沉淀于终端

与有线相比,基于无线的地面传输在商用之外还肩负着一个更重要的使命。据长虹的负责人介绍,基于无线的地面传输从产业角度来看意义更大。“无线,作为国家地面广播的开放标准,它的全面推广才标志着整个行业向数字电视方向转移了。一旦标准确定,有可能将像美国一样,强制所有的电视机必须能接收到地面波信号,否则将不允许在市场上销售。也就是说,所有的电视机在出场的时候,必须要能在中国的任何地方接收到地面波信号,整个产业的机遇将是巨大的。”清华同方的王春水也表示,地面传输方式确实肩负着国家安全方面的任务,例如一旦发生战争,或是一些地区发生重大灾害,有线电视网络被破坏,无线网络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地面传输的标准,国家出于安全的考虑,肯定将采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

据夏华开发中心主任殷惠清介绍,目前地面传输的接收端标准已经大体确定,关于数字电视准确的界定、技术术语等概念很快将出台,国家将明确界定高清电视、标清电视、数字电视等概念,机顶盒、数字电视显示器、数字电视一体机等将被明确分类。到时,相信市场上炒作的所谓“假”数字电视的混乱局面将被终结。

现在,数字电视市场竞争激烈,仅做机顶盒的厂家就有40多家,主要有三类厂商,一是传统的家电厂商,一是新兴的机顶盒厂商,一是IT公司。目前,这个市场已经到了拼品牌、拼技术、拼服务的关键时刻。对于市场的混乱,业内人士认为,一是证明这是一个新兴的市场,里面蕴含很多机会,二是这个市场太巨大了,只有寡头市场,才会是一个有秩序的市场。不过,标准迟迟难以出台,会让很多热钱盲目涌入,一旦标准确定,很多中小厂商将难以承受市场洗牌的压力。

现在的数字电视生产厂家也冒着一定的市场风险。以清华同方为例,王春水说,“我们现在在给客户签订的协议中,一般都有承诺,一旦数字电视的国家标准出台,发射端我们都是负责免费更换的。”此次中标河南项目的长虹公司负责人邓先生也表示,这次中标长虹没有什么利润可言,但这是长虹在数字电视领域的布局。

数字电视根据其传输途径不同可分为:数字有线电视DVB-C、数字卫星电视DVB-S和数字地面(无线)广播电视DVB-T。

不确定性仅存“地面传输标准”

把数字信号传输到电视机上现在有三种方式,地面(无线)的、有线的和卫星的。我国已经启动了有线传输标准,虽然曾经有过浙江大学的标准方案,但最终不成熟,还是用了原来广电的行业标准,也就是DVB-T的欧洲标准;明年我国直播卫星上天,将使用DVB-S的卫星传输欧洲标准;目前争论最大的是地面传输将采用何种标准。

地面标准是三种标准中最基础的标准。从技术上说是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有线传输中信号比较单纯,卫星传输主要在真空,传输条件理想,而地面传输受各种信号、地形干扰最重。从应用上说,地面传输属于公共媒体,直接关乎国家安全;有线传输更多的是企业的商业行为。广播作为国家喉舌的特性是赋予地面传输的,一个国家发生巨变或者灾难,必须通过地面传输的方式来号召统一国民。所以电视机一定要具备接收地面传输的能力。美国规定2005年7月1日以前,36英寸以上大屏幕电视必须具备地面传输接收器,2007年7月1日以前,所有的电视机都必须具备地面接收能力。一个国家也会拿出最好的频段给地面传输使用。

目前国际上数字电视地面接收有三个标准,欧洲标准DVB,美国标准ATSC和日本标准ISDB。1995年美国标准最早提出,1997年被国际电联接受为第一个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的国际标准。欧洲标准1997年提出,日本标准是1999年在欧洲标准基础上修改的版本。使用美国标准的只有美国、加拿大、韩国、墨西哥等少数国家,欧洲标准使用者最多,日本标准只有本国使用。

有线诞生于无线

原来的模拟电视广播信号受干扰较多,有重影、雪花等,收视效果不好。于是住楼房的人试着把天线支到阳台上,住平房的天线越支越高。这样每家每户的天线既难看又浪费资源,于是出现公用天线接收系统。先是一栋楼在楼顶支一个更高的天线,再用有线分别接到各家里共享。后来发现楼有高有低,于是找到小区里最高的楼架上天线,其他楼都从这里用有线接出,范围越扩越大,最后发展成了独立的有线电视系统。如果无线接收的信号很好,从接收效果上说就不存在有线的出现了。但有线既然成为了独立的系统,在数字电视时代,除了看电视外还有其他很多互动功能,比如接通IP、作为银行终端等等。

卫星难以取代地面

明年我国直播卫星上天,有的国家直播卫星和地面传输比例相当,有人预测直播卫星可能取代地面传输方式,但在中国的现实国情下难以实现。直播卫星在3万8千公里的高空,功率消耗很大,自身只能依靠太阳能板获得能源,所以地面接收的信号相对较弱,需要方向性和接收性都很好的接收机。卫星不能支持室内接收,接收的“锅”一定要见天,而我国城市居民大部分住在火柴盒式的楼房里,农村虽然地广人稀,却对成本要求苛刻,再加上政策尚未解套。卫星传输方式在我国并没有太大的应用范围。另外,卫星信号有方向性,移动中的车辆或者终端也无法接收。

上一篇:面对国际寡头进军中国 下一篇:搜索中的“凤凰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