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信息系统整合

时间:2022-02-27 09:59:13

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信息系统整合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电子商务让企业置身于快速变化的数字世界,如何通过整合的信息系统平台,迅速查询到所有相关数据,做出最佳决策,成为信息化时代企业生存所需要的必须条件。文章指出,企业应整合信息资源,整合各管理系统,建设协同电子商务系统,让企业处于内外融合的和谐生存环境中,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电子商务环境 企业信息系统 整合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信息系统整合的必要性

分散信息难以满足现代管理需求。信息分散严重影响资源综合利用,给管理带来困惑甚至误导。

信息系统孤立造成浪费。各独立系统重复消耗资源,物理位置分散,降低了系统灵活性、数据完整和可用性,增加了整个IT基础设施的总体运行、管理和维护成本,造成技术资源和经济上的严重浪费。信息重复录入,且不一致、不及时、不同步,造成大量时间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网络经济高速发展下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需要。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应变能力已成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要素。要成为灵活性商业组织,整合的信息系统是关键。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信息系统整合的可行性

(一)ERP、CRM、SCM系统的联系

三大主流信息系统ERP、CRM和SCM都是体现现代管理思想的先进管理体系,CRM是对SCM的补充发展,使企业更加贴近客户和市场,ERP和SCM则通过提高企业整体运行效率,保障客户需求得到最大化满足(见图1)。三者相互联系、互为补充,且最终必将融合。三者整合使资源成为一个系统,对系统各要素加工重组,使之相互联系、渗透,协同优化,发挥整体最大功能,实现整体最大效益。

(二)整合的技术可行性

技术发展为信息系统整合提供了支持:

1.数据库:这是系统整合的基础。对ORACLE、SYBASE、SQL等主流数据库,现在有很多整合方案。如数据转换,常用工具有SQLServer的DTS、Oracle的SQL*Loder等;数据整合套装软件,如:Ascential企业数据整合套装软件。另外,各主流数据库也推出各种数据整合中间件。

2.规范与标准:目前除国际上约定、国家规定和行业规定的许多标准、规范和协议外,企业内部也在对信息系统进行规范和统一标准。

3.系统体系结构:当前各种中间件技术可以把不同体系结构的系统如C/S和B/S,按不同层次整合在一起。

4.系统和硬件:各系统和硬件的不断完善,使克服技术障碍、完成系统整合成为可能。

(三)整合的效果

企业信息系统整合可以带来的效果如下:

1.整合能使企业业务流程遵循一个标准程序,并能被系统所追踪管理。

2.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行政管理职能,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取得更佳响应时间。同时能提高运营效率,缩短交易时间,从而更好地响应客户。

3.前、后台系统紧密集成能直接影响运营成本与库存管理,使成本和产量最优化。

4.提高客户忠诚度。整合信息系统可以获取更多的客户信息,为企业制定一对一的营销策略,提供情报技术支持。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信息系统整合方案评析

实践中企业往往面对众多的IT服务商所提供的多种整合方案,如何评析各方案做出最终决策是管理者面临的难题。本文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各种评价指标和方法,以帮助企业解决难题。

(一)从经济管理的角度考虑

1.整合应参照的经济管理原则:

经济性原则:评估各经济性指标,实现低成本、高效益。

效率性原则:整合目的是追求最大的企业综合效益。

协调性原则:通过整合,使各种资源具有良好的协同关系,达到综合平衡。

适用性原则:整合应以满足业务需求为目的,可靠适用为好。

灵活性原则:整合要具有灵活性,以便根据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扩展系统。

2.评定系统整合的经济指标:

一是投资回报(Return On Investment,ROI)。对于整合投资回报的评估,必须从两个维度立体考察。信息系统整合不仅有直接投入的财务成本、取得的直接财务收益,还有一些非财务成本和非财务收益,应综合考虑。笔者认为完善的系统整合ROI方程可以表示为:

ROI=(财务收益+非财务收益)/(财务成本+非财务成本)*100%

整合成本包括以下方面:

财务成本主要根据系统在整合开发、运行、维护、管理、输出等方面的资金耗费以及人力、能源的消耗和使用来确定。包含:开发成本,指在信息系统整合的分析、设计过程中的耗费;基础设施设备软件更新与购买费,在信息系统整合之初对各种硬件设备和软件的购买费用,可以说是一次性投入的物质耗费,作为固定资产而存在;信息材料成本费,信息资料的购买费用;各种耗损费;调研费用和咨询费用;劳务费,包括职工工资及出差的差旅费等;各种管理费;其他费用,除以上费用之外的一切开销,如流动资金贷款利息等。

非财务成本主要包括:人力资源;企业运作流程重组;数据维护、软件集成和项目管理;因信息系统转型带来的混乱而造成业务上的损失;信息系统安全风险成本;新信息被员工认可并充分利用所耗费的时间和人力成本等。

以上因素应考虑全面,可根据行业、环境的不同以及资源成本和市场价值的差异,制订一套指标转换因子对各种成本进行量化。

整合效益包括以下方面:

系统整合效益主要从创收和服务活动中获得,按其属性可分为财务收益和非财务收益两大类。财务收益包括:增加销售收入、降低交易成本、降低生产及IT成本等。非财务收益包括改善服务质量、增进顾客满意度、提高效率、增强市场营销能力、变革企业文化等方面。这些指标要结合企业状况采取多种手段量化。如客户满意度可用客户获取率和流失率等指标衡量。借鉴Shang and Seddon的ERP利益模型框架,可以得到信息系统整合利益模型,如表1所示。

二是净现值。净现值NPV是对整合项目投资进行动态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该指标要求考察项目寿命期内每年发生的现金流量。按一定的折现率将各年净现金流量折现到同一时点(通常时期初)的现值累加值就是净现值。表达式为:

NPV=∑(CI-CO)t(P/F,i,t)

式中:NPV为净现值;CIt为第t年的现金流入额;COt为第t年的现金流出额;n为项目寿命年限;i为基准折现率。评价标准:当NPV≥0时,实施整合;当NPV

三是内部收益率IRR。简单地说,内部收益率就是净现值为零时的折现率。表达式为:

NPV(IRR)=∑(CI-CO)t(1+IRR)-t=0

式中:IRR为内部收益率,其他同上。评价标准:IRR≥0时,实施整合。

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指标过于片面,不提倡单独使用。

四是信息技术贡献率。即投入产出生产率估计,公式为:

Q=eαCβKγSδL

其中C、S为IT投入资本、人力,K、L为非IT投入资本、人力,α、β、γ、δ为相应的弹性因子。

3.经济分析方法。整合方案选择除用经济指标考查外,还可用各种经济分析方法。本文介绍关键成功要素(Critial Success Factors,CSF)分析法。

CSF概念在1980年提出。20世纪90年代成为企业开发及选择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笔者认为对此方法完善后,可用于系统整合方案分析。步骤如下:

分析整合所要达到的目标,可涵盖四大类:经济效益、客户关系、经营运作、员工能力。

从高层管理者到普通职工,进行关于实现企业信息系统整合目标的关键成功要素CSF访谈,每一层次访谈人数为4-6人,每次1位,时间45分钟内,由上层往下,一天做完。汇总分析CSF,并对CSF设置度量标准,排列出优先顺序。

对照IT人员提出的各种整合方案所能达到的预期效果及所用费用,以CSF度量标准为权重计算分值,选出最适合企业的整合方式。

(二)从技术角度考虑

1.实现系统整合必须遵循以下技术原则:支撑平台的开放化和标准化原则;系统模块的开放化和标准化原则;数据库基于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技术原则;安全原则:必须保证原系统数据的安全移交,及整合后系统运行及网络和数据的安全。

2.软件测试技术的应用。软件测试技术主要对整合系统方案模型测试,判断方案是否遵守整合技术原则;是否在遵守原则基础上选择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整合后系统是否流畅,是否实现数据标准化、规范化;整合后系统流程与业务流程是否融合,企业普通员工对整合后的系统操作是否能够掌握;是否满足业务需求。

(三)经济分析与技术分析相结合选择整合方法

在选择整合方法及软件供应商的方案时,应该把经济分析与技术分析结合起来,全面考虑。结合案例和资料,本文总结出一种比较通用全面的整合选型方法:选型四步法。它分四步对各种方案进行评测。

1.企业选型测评。该过程是企业选型小组收集各种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对比评测,再根据预定的数学模型,计算最优方案。分为软件测评、经济效益测评、服务能力测评。软件测评可由项目技术部门制定测评指标和权重。经济效益测评参考表1。服务能力测评如表2所示。

2.供方方案测评。对供方方案测评,可用线性规划模型。公式参考:

供方方案测评=方案系统性*权重(取0.3-0.35)+方案可行性*权重(取0.3-0.4)+方案结果可验证性*权重(取0.2-0.3)。

3.方案成本测评。选型时要注意对各种方案成本全面测评,如表3所示。

4.综合测评。有两种方法:总分=企业选型评测*权重+供方方案评测*权重-成本*权重;总分=企业选型评测*权重+供方方案评测*权重。

总性价比=总分/成本。

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系统整合一般步骤

企业自我诊断,分析总体需求,确定系统整合原则与目标。分析企业信息化现状,确定整合时间,选择整合方式。制定项目整体规划。设计整合后系统的功能、数据基础、运行环境,分析、论证现有信息系统,决定整合的取舍内容,逐步实现系统整合。划分步骤,制定计划,明确每步完成时间及目标效果;确定预算组织,明确职责。培训,包括项目实施培训,应在项目实施前进行。进度检测与控制,反馈与调整。系统检测,内部评估、改正。编写项目报告。评审与验收。系统运行维护和升级。

综上所述,系统整合是复杂而长期的工作,必须统筹考虑,长远规划,做到企业内外融合,人、系统相互全面互动,无缝沟通,最终达到理论、技术及系统的整合,建立协同电子商务系统,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文良.客户关系管理的投资回报分析[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位论文,2003.10

2.IT168信息化专家委员会采编.多因素影响企业信息化 后来者当居上.企业信息网,2006.4.28

3.武莹.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J].陕西教育,2008(4)

4.郭晓惠.企业信息系统整合的思考[M].中国烟草协会,2005年论文集

上一篇:谈应急物流与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构建 下一篇: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问题文献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