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理念下打造高效物理课堂的思考

时间:2022-02-27 07:07:26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打造高效物理课堂的思考

摘 要: 本文主要从重视教学的设计,设计好教学的导入,重视探究式教学的开展,设计课堂练习等方面阐释,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打造高效物理课堂。

关键词: 物理教学 新课程理念 高效课堂

新课改提出了“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教学不能只重视学生获得了多少知识,而更应该看重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发展,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键看学生是否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那么,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中,如何贯彻新课改的精神,打造高效课堂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在此谈谈做法与感受。

一、重视教学的设计

教学设计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做好教学设计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具体物理教学设计的时候,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尤其要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体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会观察、思考、提问、解惑与创新,从而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老师要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做他们学习的组织者与帮助者,逐步提高他们的问题意识,引导他们进行科学探究,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科学素养得到提高。

二、设计好教学的导入

导入是教学的开端,看似不起眼的环节,实际上对打造高效课堂的作用很大。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堂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使课堂教学效率成倍提高。因此,打造高效课堂,良好的教学导入是不可缺的。物理教学的导入方式是多样的,可以用实验导入,也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进行导入,甚至可以用多媒体画面进行导入。

1.实验导入。实验是物理教学一种手段,也是研究物理的一种方法,既是教学内容又是教学方法。初中学生特别喜欢实验,用实验导入是常用的教学方法,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比如,在教学摩擦力时,可以做一个“筷子提米杯”的小实验;在进行惯性教学的时候,可以做一个“鸡蛋落水杯”的实验,这些小实验用时短,简单,容易操作,并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探索问题的欲望。

2.联系生活进行导入。物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联系生活进行导入使学生感觉到物理是无处不在的,物理是很实用的,也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惯性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回忆,做小车的时候为什么要系上安全带?学习声音知识的时候,回忆一下在家烧开水,向热水瓶里灌开水的时候,水声有没有变化?这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很容易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能有效地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3.多媒体课件导入。多媒体有强大的视听功能,能很好地播放动画等视频。比如,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的时候,可以播放一个阿基米德研究皇冠真假的故事,也可以播放曹冲称大象的故事。总之,多媒体有很强的功能,色彩也很鲜艳,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实,物理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很多,还可以用提问法、游戏法、练习法等。老师在具体教学设计中,应针对不同的课题,灵活选择导入方法,但不能为了导入耽误教学重点的展开,时间上要把握好,不宜超过5分钟。

三、重视探究式教学的开展

新课程教学侧重于体验教学,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得到情感、价值观,以及科学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学不能以注入式方式进行,要大力开展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与生活经验,探索物理问题解决的方法。学生通过科学探究,体验到科学研究的一般性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坚持实事求是态度的重要性,而且要解决好问题,就要开动脑筋,学会创新,并且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发挥集体力量,否则很难取得成功。可见,开展探究式教学,能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因此,新课程教学对此进行了大力提倡。

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不仅要确定探究的教学课题,还要注意教学活动的优化及探究实验开展的可操作性,发挥好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比如,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时候,老师在上课导入的时候,可以先做小实验:让光垂直照射入水中及光斜射入水中,让学生观察现象,并将观察到的现象描述出来。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猜测光从空气(或透明物质)中斜射入透明物质(或空气)中,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以及变化情况。最后,向学生分发器材——玻璃砖或者烧杯、水等,让学生按学习小组进行探究。每个学习小组探究活动后,选一个代表发言,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发言做出总结。此后,再请学生填写好教材上的光的折射规律的空白。从上面的探究教学过程看,老师既有创设问题情境的设计,又有引导活动,但没有代替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能亲历实验的设计与探究的过程,并进行了观察、实验、信息收集及讨论等活动。整个过程,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质,教学效果很好。

四、设计课堂练习

练习是学生巩固学习成果与掌握技能的必要手段,新课程教学要体现减负增效的理念,不能采用题海战术,要精选练习,设计好学生的练习。通过练习,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拓展与应用。优化课堂练习可以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使他们学到的知识更快地实现迁移,从而更好地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切忌多做模仿性的题目或者大量机械性地练习,最好设计出开放性的或者具有时代性的习题。

总之,新课程教学要体现时代精神,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地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要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特点,使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灵活地选择各种教学方法,从而为教学效率的提高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严国元,徐小路.现代中小学教育.有效课堂教学互动的实践探索.

[2]张主方主编.现代课堂教学启示录.上海教育出版社.

[3]孙赫.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民营科技,2011(11).

[4]李富.中学物理课改成果汇编.哈尔滨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上一篇:如何开展现代蒙古族小学低年级的德育教育 下一篇:初探幼儿青年教师在处理问题方式上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