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就业形势及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对策分析

时间:2022-02-27 06:27:39

西部地区就业形势及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对策分析

就业与再就业,是一个带有长期性、艰巨性、全国性的难题。对西部地区来说,就业不仅是一个社会和经济问题,而且还是一个严峻的政治课题,就业与再就业问题处理得当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一、西部地区就业与再就业面临的困难

(一)国有经济下岗失业人口规模庞大

历史和现实原因造成了西部地区国有企业发展中的先天不足和后天营养不良,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现实,造成企业职工下岗问题突出。首先,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工业底子普遍薄弱。整个西部地区的不少国有大中型企业都是在“一五”或“三线建设”期间建设的战备性企业,且工业布局又多集中于远离乡村的城市中心地带。随着国际局势的转变和国家计划的取消,这些大中型企业所面临的改造转产的任务非常艰巨,在转型时期出现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是不可避免的。其次,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西部地区由于缺乏技术补充和信息资源,与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在竞争环境上不可同日而语。同时,传统的手工生产妨碍了现代生产的进程,一些先进的生产设备与生产工具在这些地方根本无用武之地。且在生产开放性方面与沿海地区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加上在资金来源,运输条件等方面的先天不足,其工业生产确实比沿海地区面临更大的挑战,随着破产制度的全面推行,下岗失业人员的大量增加也在所难免,这也无形中增加了再就业的难度。所有这些因素导致西部城镇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

(二)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总量小,吸纳就业劳动力的能力不强

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点少、经济总量不大、经济发展水平滞后。2003年末,西部地区人口总数为3.69亿,占全国总人数的28.6%;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2902亿元,仅占全国的17%。当地的大中城市对周遍地区的带动作用和辐射能力极其有限以及贫困落后地区普遍缺乏能够形成前向和后向产业链条的大型企业集团,难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这使得目前西部地区失业问题的解决严重依赖外部地区,表现为大规模的自发和有组织的劳务输出。

(三)缺乏区位优势,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流动人口较少,第三产业难以大发展,就业面窄

西部地区一般不具备优越的区位优势,大多远离交通枢纽、不临川靠海、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流动人口相对较少。流动人口的多寡是第三产业兴旺发达的基本条件之一,若不具备该条件,仅仅依靠本地的需求,第三产业是难以快速发展起来的。这使得本应吸纳大量富余人员的第三产业在贫困地区也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造成的后果之一就是劳动力就业面窄。2004年,全国592个扶贫重点县(西部地区占366个)有81.8%的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有16.6%的劳动力外出打工,劳动力外出打工人数和打工收入增速连续两年放慢。有近80%的劳动力从未外出打过工。三分之二以上的外出打工劳动力集中在建筑业、制造业、采矿业和餐饮服务业等行业。

(四)农村劳动力绝对数量庞大,隐性失业严重,就业充足率较低

西部的边远贫困山区,土地贫瘠、自然条件差,居住于此的贫困人口为谋求生存而不得不加大对自然的无序索取,导致水土流失、草原沙化,旱涝灾害交替出现、频繁发生,使原本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趋恶化,使得土地的生产力不断下降;加之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农牧业生产技术进步缓慢等因素的影响,在广大农村地区积压了大量的隐性失业人员。并且,由于长期过度开发,土地承载劳动人口的能力已经发挥到了极限,迫切需要转移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由于西部地区自身可容纳劳动力的数量十分有限,失业与再就业之间的矛盾显得十分突出。2003年西部地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为1.1亿人,占西部地区从业人员的比重约为60%,根据西部农村当前的生产力水平,农村劳动力中约有1/3为富余劳动力,而且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相当缓慢,从绝对数上看甚至出现了有增无减的现象―――西部地区农村从业人员的绝对数量从1996年的1.4177亿人增加到2003年的1.5168亿人,增加了991万人,增长7.02%,而同期在东中部地区却是下降了3.54%!

(五)就业观念转变滞后

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形成了国家资源过度向精英阶层集中的现象,再加上受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什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千盅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什么“学而优则仕”等等,这些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织出来的“精英情结”深深地束缚住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到了现在,“上大学=成功=社会精英”这样的单向思维仍然根深蒂固,成了古时读书走仕途的现代翻版。本来人人读书上大学是一件好事,但是一旦形成上大学是成为社会精英的充分条件这样的认识时,人们的就业心态就会变得狭隘,而择业的自主性和多样化也就会大受限制。另外,中国家庭中根深蒂固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光宗耀祖”的观念,更是加重了千心万苦闯过高考独木桥的大学生们“精英情结”的“泛化”,这种“泛化”的结果:一是造成了大学生普遍薪资期望过高,从而抑制了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二是造成了局部地区和局部行业人才的过剩,因为大家都希望留在发达的大城市和所谓的“好部门”中,都只希望学金融、会计、计算机、外语等热门专业,所以市场上才出现了年薪数十万求一焊工或钳工而不得的现象。

二、促进西部地区就业与再就业的对策建议

(一)采取就业优先的增长模式,强调效率与就业并重

在我国尚未充分利用的社会资源潜力中,最为醒目的应该是劳动力资源。我国大量劳动力人口的就业压力源于极大的劳动力供给与优先的资源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在就业发展战略上应采取就业优先的增长模式,而不能采取其他资源优先的增长模式,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尤其如此。效率与就业这一尖锐的矛盾,决定着西部未来的政策选择和经济发展,用牺牲效率与效益来扩大就业,将丧失地区竞争力,永远处于落后境地。而片面追求效率效益,将使更多的人进入失业行列。解决效率与就业的惟一出路,是采取效率与就业兼顾并重的政策。一方面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同时发展以制造业为骨干的传统产业。

(二)加大财政投入,实施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就业与再就业,为长期发展创造条件

第一,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是阻碍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第二,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普遍脆弱或者已经遭受严重破坏。随着长期以来毁草垦殖面积的不断增加和超载放牧,导致植被的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荒漠化不断发展,严重影响了西部地区脱贫致富的进程,使得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刻不容缓。第三,基础教育和基本医疗服务对于全体国民不仅具有提高劳动力素质的意义,而且是人类充分发挥自身潜力的一个重要前提,这对于西部地区来讲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基础教育和基本医疗服务本质上属于社会公益事业,需要政府持续投资,而不是主要由个人承担投资责任。为此,中央和地方财政要加大对西部地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社会保障事业方面的投入,为当地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并有效地吸纳剩余劳动力。

(三)加强以市场体系建设为中心的制度创新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在很大程度上与当地的市场经济不发达、市场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及完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有关。因而使劳动者与资源之间处于僵化状态,难以适应市场变化与需求变化形势,劳动就业处于封闭和自我消纳状态。为此,必须在制度创新方面有所突破,才能开拓西部地区劳动就业的新局面。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就业与再就业增长,必须实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为此必须下大力气消除行政壁垒,尽快实现与国内市场以及国际市场的接轨,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实现各种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从根本上说,必须推进产权制度改革。要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畅通的原则尽快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相应地要加快户籍制度、劳动人事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另外,西部地区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滞后性也是造成市场化进程缓慢、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必须加大所有制结构调整的力度,积极引导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体制,规制规制者的行为,为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做到政策要鼓励、法律要保障、竞争要平等、制度要创新,从而形成富有活力的竞争格局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城镇建设的发展步伐

西部地区大多自然条件差,适于人类居住生活的地域面积相对少,对发展城镇和城镇群体不利,加之我国曾经长期实行的限制城镇人口增长的政策,使得城市化水平偏低。在西部地区,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滞后给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严重问题。首先是对农村劳动力资源利用不充分,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农业生产成本增高而收入得不到相应的增加,农产品质量差、缺乏市场竞争力。其次是影响了土地、资金的规模效益发挥。第三是限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第四是降低了社会就业的充分程度。因此,需要转变观念,采取措施,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城镇建设的发展步伐。这样,一方面可以吸收周围农村的富余劳动力从事城镇的第三产业,又可对周围地区产生一定的经济辐射作用,带动经济的繁荣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吸纳农村的部分富余劳动力。

(五)加强以市场为导向的城乡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城乡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一是保护农牧业、稳定农牧业,切实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通过耕地向种田大户集中,加速农牧业的规模经营;通过发展精细农牧业,增加农牧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资本含量及资本密集程度,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水平;通过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林果业、渔业等方式改善大农业结构,同时吸纳消化部分劳动力。二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进一步深化乡镇企业的改革调整,使其更具活力,增强其竞争和发展能力,有效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三是加大第二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坚持走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适时推进企业集中、产业集群和土地集约,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高度重视环保工作,鼓励和支持环保型投资,限制和拒绝设备、工艺落后,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率的投资。

(六)转变劳动者就业观念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形成了城镇居民以高依赖性、低风险性、弱竞争性为主要特征的超稳定就业观,以及“重国有、轻集体、藐视个体”,追求工作轻松、职业稳定、报酬优厚、离家较近为倾向的择业观。这种不良的就业意识,造成就业无门和空岗无人的强烈反差,加剧了失业程度。为减少就业意识和就业机会不匹配所形成的“自愿失业”现象,应设法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尽快形成与市场就业相适应的就业意识。

另外,西部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劳动力素质相对比较低、劳动力流动机制尚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与供给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非熟练、低技能劳动力基数过大、比例过高、供应过多,另一方面,熟练、高技能、高新技术就业者得不到满足,且工资增长率过高。使得就业困难群体在扩大,国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比例越来越低,就业难度越来越大。为此,需要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特别是要重视初、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农村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从创造人力资源有序流动的外部环境、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建立多元化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等几个方面促进合理的劳动力流动机制的形成,搞好“移民就业”和“移业就民”工作;进一步深化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使其尽快覆盖各种所有制类型的企业,要给农民以国民待遇,从而为失业人口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减轻由失业过多而引起的社会压力。

(作者单位:内蒙古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

上一篇:包头经济保持较长快速增长期的若干战略思考 下一篇:内蒙古县乡财政困难的成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