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专业发展与信息技术教师

时间:2022-02-27 07:03:00

教学研究、专业发展与信息技术教师

英国课程学家斯腾豪斯(L Stenhouse)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念,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现在,“教师即研究者”已经成为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念。“教师即研究者”的早期倡导者布克汉姆(Buckingham,1926)也指出:事实上,教师研究并非专门领域,而是教师教育实践的一种方式和对未知事物的一种态度。当一位教师走进教室,尽管他所要教授的知识是他早已熟知的,但他的学生将怎样理解、如何学习却是每个人、每个时刻、每种课程都不相同的。因此,教师的工作永远充满了未知的因素,永远需要研究的态度。

“研究”应当是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教师选择了这种生活方式,才可能将学生的发展和课程的发展融入自己的生活中,才可能应用科学发展的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每门学科的教师,包括信息技术教师,都必须选择这种教育生活方式,这样才可能走上专业发展之路,才可能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收获成绩和幸福。

作为一门年轻的课程,信息技术的研究既没有现成的研究路子可供借鉴,又没有更多的经验供教师们学习。因而信息技术教师怎样通过教学研究,走上专业发展之路;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研究应当怎样有效地进行等,已成为了新的课题,值得我们去探究。

一、技术与素养

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闵钟在《关于“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性思考》一文中说:“教师所进行的教学研究不是存在于教学活动之外,不是在另外的时间和空间做另外的事情,而是在教学中,为着教学而进行的研究。”(《教学与管理》2001年12月)总体上说,信息技术的教学研究,离不开信息技术教学本身。

首先,“技术”是永恒不变的主题,研究信息技术教学,就要牢牢把握这个学科的核心;信息技术学科属于技术领域,因而,它的核心是技术。相对其它学科来说,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日新月异,因而信息技术教师必须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要从专业化的角度来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同时,要研究高效的训练操作方式,来强化学生的信息技能。

其次,信息技术的教学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的的层面,必须提高到信息素养的层面来进行。技术不等于操作,技术教育不等于操作教学。信息技术课最终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操作步骤与要领,还应使学生学会用这种工具进行学习,体会应用信息技术工具改善学习与生活的策略与方法。要让学生关注信息技术的应用,关注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关注信息技术对人类的巨大影响;要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如果从技术哲学的高度来研究信息技术教学,就更容易看清“技术”和“素养”两个关键词,发轫于西方的技术哲学首先强调技术对人类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其次强调用理性的思想来看待技术,反思技术。对于信息技术来说,不论是它的作用还是负面影响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对这种技术的研究和教学更需要站在一种哲学的高度,看到“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简单说,就是既要掌握信息技术,又要对信息技术有理性的认识,要有信息素养;要从信息素养的高度来研究技术的操作和训练。这样才能保证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方向上不出现偏离,同时也提高技术层面的教学效率。

“技术”和“素养”是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两条腿,缺一不可;只有这两条腿都健壮了,才可能在专业发展的路上走得更远。

二、研究途径

1.课题研究。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领域大致可从新技术应用板块、课程实施板块、学生信息素养板块及学校信息化推进板块四个方面进行。其中技术应用板块和课程实施板块是基础,是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需知识;学生信息素养板块是体现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最高教学目标;而学校信息化推进板块是信息技术教师利用技术优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是教师专业拓展的部分,也是其专业发展不可缺少的。这四大板块都可以以“校本课题”或“个人课题”的研究形式进行。

2.课例研究。课例研究就是教师在同事或研究人员的支持下,运用观察、记录、分析、反思等手段,通过选题、选课、设计、实施与记录、课后讨论、撰写课例研究报告的过程,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的研究。课例研究的主题来自于教学活动中真实的问题,来自于教师们关心的问题。信息技术的课例研究,不像其他学科有许多特级教师的课例可供学习,也不像其他学科在几十年的课例研究中已经总结出了许多成功的范式,但正是因为这样,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我们研究更多的课例,成功的、失误的,自己的、他人的。

3.叙事研究。信息技术教育叙事就是信息技术教师讲述自己的信息技术教育故事,从某种意义上看,它是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生活的一种方式,可以使教师自觉而科学地思考自我的经验,深化实践的内涵,因而这种研究对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增强信息技术教师对教育教学深刻的理解,还可以不断改进、更新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实践,促进信息技术教师研究素养的形成。

4.网络研究。信息化环境给教师专业成长带来了跨越式发展的机遇。

(1)通过网络,极大地开阔了教师的视野,增加了交流的机会。将以往的封闭独立的环境转变为交流丰富的、师生共同成长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信息技术教师本身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要善于利用这一优势,积极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2)通过专题网站获取资料、信息。网络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如以“信息技术教研网”作为关键词用google进行搜索,可找到2,010,000多个网页,可见网上相关的资源之丰富。但网上的信息浩如烟海,要学会如何筛选、鉴别有价值的信息,为我所用。

(3)通过论坛交流经验。很多网站上都有信息技术论坛,如:如苗逢春博士主持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上的论坛,很多经验丰富的同行和专家相聚在论坛上,发表见解,交流经验,热心解答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营造了良好的交流和研究氛围。教育blog和基于blog的教育叙事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新的应用形式。通过blog,找到表达自己的空间和机会,会拓宽社交范围,获取更多的社会承认。

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漫长而复杂的一个过程,需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与探索,实践与磨练,追求与付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信息技术教师也应该尽快走上这条“研究”的路,在经验中反思,在反思中升华,最终通过教学研究走向专业发展的幸福的道路。

中国教育学会重点课题“优质教育”研究会

上一篇:中小学机器人教育探讨 下一篇:结合生物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