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户外环境的措施探析

时间:2022-02-26 11:04:53

营造良好户外环境的措施探析

[摘要]本文希望通过对现代居住区户外环境营造内容、措施手段和组织人性空间的相关节点等内容进行探析,以期在营造良好的住区公共环境上能探索出可操作性的营造方式。

关键词:营造住居环境 人性空间 措施

中图分类号:B84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营造融于自然、具有精神文化灵魂的住居环境是当代人对环境人性化的共同追求;重视环境构成要素的组合运用,实现住居环境各系统功能的有机协调。本文阐述的户外环境也毫不例外是由多个复杂系统和多种多样的元素构成。所以,住区环境设计应将多元的环境要素加以整合,强调整体环境意识和观念,把住区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探析、实现人――建筑―― 环境的协调发展。

2. 营造良好户外环境的措施探析

2.1 住区户外环境整体营造的内容与手段

住区环境的整体营造涉及住区的建筑环境、人文环境、视觉环境、声环境、通风环境以及光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而要营造一个良好的住居环境,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的内容上采取相应的手段措施。

1、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从场地的基本条件和市政配套设施等方面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并对基地所在城市的文脉、肌理及基地在城市中的位置、环境作出整体分析的基础上,从整体上形成住区空间环境、人文环境、生态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设想,获得规划设计的整体构思。

2、依据住区的规模和建筑形态,通过合理的用地配置,适宜的景观层次安排,选择优化的经济指标,合理安排多层、中高层、高层住宅建筑的量与比例,确立整体空间的竖向构成,达到住区整体意境和风格塑造的和谐。

3、通过用地周边交通环境的分析,合理组织交通流线、道路骨架网络,为住区空间环境的分区提供依据,并以此形成整体空间环境的平面框架。

4、根据总体建设的规模,确定大型公共绿地的位置尺度,以及周围健身、休息、娱乐、文教、医疗等建筑设施的结合和必备的配套设施,优化公共空间的营造,为社区环境提供人们的交往活动中心,形成空间环境的特色和良好的整体氛围。

5、对于建筑之间的空间组合,通过围合、渗透、限定、融合的方法,协调各因素间的矛盾,争取把不利因素变为有利条件,使消极空间转化为具积极意义的空间,增强社区的可防卫性和安全感。

6、住区环境的色彩、铺装的变化、硬质、软质景观的合理搭配,结合整体规划,恰当地设置景观节点,使居民在动态的空间转换中,能享受步移换景;并注意和强调城市文的延续,体现出较高的文化品味,营造出住区整体空间环境的地方特色。

7、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等多种手法,使住区内外环境协调。充分利用区域的资源条件,在组织景观元素设计中,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

2.2 组织人性空间相关节点的措施探讨

居民对住区环境的需求是多方位的,但综合起来就是希望通过各种行为活动,获得亲切、舒适、轻松、愉悦、尊严、平等、安全、自由、有活力、有趣味的心理感受。而这样的空间特征就是常说的人性空间。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和卡罗琳.弗朗西斯编者的《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中,阐述一个人性场所,应该尽可能做到:

位置应在潜在使用者易于接近并能看到的位置。

明确表达该场所可以被利用,该场所就是为了让人使用的信息。

空间的内部和外部都应美观、具有吸引力。

配置各类设施以满足最有可能和最引人的活动需求。

鼓励使用人群中的不同群体的使用,并保证一个群体的活动不会干扰其它群体的活动。

在设计中对于视觉艺术表达和社会环境要求应给以相同的关注,过于重视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会造就失衡或不健康的空间。

因此,为了尽可能满足“人性空间”的要求,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我们要重视一些“节点”措施的合理应用。

1、强化可进入性,尽量创造条件使人们可以自由参与其中。通过铺地、活动场所的建构、组成空间层面要素的组合运用,创造“参与”条件。

2、利用空间的围合,形成空间的多样化,增强使用者的场所领域感。空间的围合可以采用“意象”和“具象”的手法。“意象”是利用特色景点构成“虚拟”围合区域,区域是开放的但在区域的边界设置景点小品,形成有别于其它的空间塑造。“具象”则是利用实际的形体围合成有一定限定功能的空间。通过这样的方式围合,加强空间的识别性和场所领域感。

3、强化精品意识,在细部处理上精雕细刻。一个空间的营造,不可能组成空间的元素都是精品,但是我们可以在空间的入口或空间转换处或视觉中心设置有标志特点或具识别性的景点(如花台盆景、山石标志等)来加强导向和创造具有刺激性强的景观。

4、注意空间环境的选位,提高供坐能力。空间环境的选位宜临近居住区,以保证体现出较高的利用率。供坐能力是衡量公共空间环境质量的主要标准之一。而“坐”的设置可采用配置桌椅,结合花台(池)尽寸和随意置石等手段来进行。

5、结合自然,珍惜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绿化要尊重基地原有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特征,尽可能将原有的有价值的自然生态要素保留下来并加以利用,组织到规划的绿化设计中去。

6、重视典型特征场所的设计研究。在营造环境中,要特别关注儿童游戏场所、老人活动适宜空间等典型特征场所的建构,使居住体中的老、幼群体得到愉悦的娱乐和良好的精神享受。

2.3 互动创作是营造良好住居环境最有效的途径

住区环境营造过程中的“互动创作”是指在住区建设的全过程中,设计师、开发商、政府主管部门、物业管理者、居民以及其它所有人为因素之间互相推动项目开发建设的良好性过程。住区建设是一个牵涉众多层面、包含众多环节复杂而艰难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系统的综合体。不同职能部门和不同专业人员,他们都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在具体工作中,应提倡一种多元的良性互动。基本方案设计小组已经是美国建筑业的一个主要特征了,以小组为单元的设计概念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建筑组的概念。这些小组成员包括:建筑师、业主、承包商、金融家、制造商与各种专家。为了获得最优的设计效果,小组成员应该经常互通信息、交换思想,在设计创作中产生良性互动。他们的互动创作既要关注开发商的需求,准确把握其意图,与开发商密切协调,产生良性的互动效应;也要关注使用者的行为和心理,通过对住户对产品的反馈,在一定条件下让居民参与一定层次的创作意识,据以确立设计的思路和方法,真正创作出居民所认可、欣赏的住居环境。

3. 结语

居住区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其涵义也随之扩展和延伸。今天所言之居住区,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物质与精神载体。因此,在进行住区规划设计时,要关注生态环境、景观文化与行为休闲活动功能等深层次问题,认真关心和研究人的环境行为及其含义对空间设计的要求和影响;探讨如何营造高情感、高质量的居住园区应成为我们规划设计常新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田英莹.城市居住园区整体空间环境的塑造.南方建筑,1998,(3):8-10

2. 罗德启.健康人居环境的营造.建筑学报,2004,(4):5-7

3. [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费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第二版.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8-9

4.罗嘉,蔡道馨.建设高质量的城市公共空间――兼谈长沙城市改造.南方建筑2002,(1):62-63

5.方怡.浅谈市场经济下住宅设计与开发的良性互动.建筑学报,2004,(4):61-62

6.周深. 南方居住区户外环境设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大学,2004.

作者简介:周 深 (男,1971.10生,汉族,湖南娄底人,硕士,建筑高级工程师、主任工程师)

上一篇:浅议工程造价管理之中信息的应用 下一篇:关于水利工程建筑中的材料质量检验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