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对幼儿过早入园现象的反思

时间:2022-02-26 10:02:50

结合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对幼儿过早入园现象的反思

眼下,在不少地方,幼儿入园年龄日趋提前,有些幼儿刚满两岁就被送进幼儿园。这些家长希望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却不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只一味地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幼儿期教育对孩子的一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这一问题上家长的选择要慎之又慎。

一、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是瑞士心理学家,他指出,在个体毕生的发展过程中,即从出生到成熟这个阶段,思维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皮亚杰认为,同一年龄段的所有幼儿在认知上也不是完全相同的,但每个幼儿的发展顺序是一样的,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以前一阶段的发展水平为基础的,每个阶段的发展是连续的、逐渐的、持续的变化,而非间断性的、跳跃性的变化。本文将着重介绍前两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约从出生到两岁)

这一阶段是幼儿思维的萌芽期,是幼儿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智力发展的感知阶段。这一阶段的幼儿凭借着感觉和动作来发挥个体的图式功能,开始从初级的、本能性的反射动作发展到具有一定目的性的活动,幼儿通过这些行动所产生的结果来认识世界,对事物的认识具有物体恒存性概念。皮亚杰认为幼儿这一阶段的心理发展决定着未来心理演进的整个过程。

2.前运算阶段(约2~7岁)

这一阶段又称前逻辑阶段,与感知运动阶段相比,前运算阶段幼儿的智力有了新的飞跃,开始以符号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表现在幼儿的延缓模仿、想象和游戏之中。他们能使用语言表达概念,能使用符号代表实物。这个时期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很难以别人的观点看待事物。例如,在这一阶段后期幼儿可以说出自身的左右,但对对方的左右常常弄错。这一阶段的幼儿的思维的另一个特点是直觉性和集中性,他们的判断受直觉调节限制。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教师在组织儿童学习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儿童的身心认知结构,注意顺序性、阶段性和适时性,采用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

二、幼儿过早入园的现状和原因

导致幼儿过早入学的原因,大致就是家长觉得早些让幼儿在群体环境中学习,能尽早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另外,在城市中,由于不少父母都是双职工,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幼儿,尽早把他们送到幼儿园去,可由幼儿园代为管教,省却了不少麻烦。

三、衡量幼儿可否入学的主要标准

1.情感水平

对于幼儿来说,上幼儿园是一件大事,这意味着他们要自己单独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并且要自己处理一天获得的信息。所以家长需要观察幼儿是否适应这个完全与家里不同的新环境。幼儿入园要尽量避免“一刀切”,衡量一个幼儿是否适合送进幼儿园,要看幼儿在幼儿园里能不能快乐地生活,不能单纯地以年龄作为幼儿入园的唯一标准。在幼儿不具备入园条件的情况下强迫其入园,会对幼儿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2.社交水平

通常幼儿园每个班有20多人,这些幼儿有着不同的行为、不同的家庭背景以及不同的能力。在与不同的孩子交往时,自己的孩子是友好还是害羞,是开朗还是内向,这些都是决定是否把孩子送进幼儿园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3.认知水平

如果孩子能融入其他小朋友的圈子,说明已经做好了入园的准备。幼儿园学习的基本技能包括字母、语音、数字、计数、识字以及一些艺术才能。如果孩子具有对这些知识的兴趣,说明他已经为入园做好了准备。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所以家长在做出决定前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孩子,以孩子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让孩子在最适合的时候接受最合适的教育,不能让孩子成为自己攀比心理的牺牲品。

四、幼儿入园过早的反思

1.过早入园让幼儿身体不适

孩子入园,家长最担心、最害怕的就是孩子生病。有的宝宝只上了一天幼儿园就病了,有的宝宝更是三天两头身体不适,一个月去不了几天。妈妈们每每谈及此事就痛心疾首,对孩子来说上幼儿园简直就是在受罪。

对于身体抵抗力弱的幼儿来说,与其痛苦地在学校受煎熬,不如在家快乐地成长。入学早的家长或许会有优越感,认为孩子赢在了起跑线上,但是如果孩子身体发育还没有达到入园的水平,家长就硬逼着孩子去幼儿园,就会陷入孩子累、家长累、老师累的怪圈中无法自拔。

2.入园过早导致幼儿生活失序

幼儿园里,老师不可能一对一地时时刻刻精心照顾每个幼儿。有些幼儿在家的时候一般都会主动去卫生间,但是到了陌生的环境,会不好意思,一直憋着不敢去卫生间,憋不住了就尿裤子,如果裤子不及时更换,孩子又容易着凉。

这些不愉快的琐事会让孩子一辈子都无法忘怀,甚至会给有些内向的幼儿的生活蒙上一层阴影,把原本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童年变得暗淡无光。因此,家长要尽早地为幼儿入园做准备。要知道,把一个没有任何准备的幼儿丢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实属不负责任的表现。

3.入园过早的幼儿语言表达不够完整准确,影响交流和沟通

年龄小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很强,描述事物不够完整和准确,遇到与小朋友有争执或者其他复杂的情况更是无法清清楚楚地讲出来。有些幼儿渴了不敢说想喝水,老师提问不敢回答,与其他幼儿相处不能做简单的沟通和交流。无法尽快融入集体,孩子就会产生被排斥和孤立的无助感。长此以往,幼儿就有可能变得自闭、抑郁。

4.入园过早易养成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

入园过早的幼儿年龄小,自然会受到老师的格外关心。不过,如果让老师过多的陪伴和特殊的照顾,让幼儿把自己放在备受关注的位置,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对幼儿的心理成长是不利的。

5.入园过早易使幼儿产生自卑心理

幼儿园实施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是与某一年龄段的幼儿的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年龄太小的幼儿,在运动能力、理解力、联想力、表达力等各个方面都要弱一些。幼儿不能适应、接受所学内容,总是落后,会产生挫败感甚至变得自卑,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教育不能以牺牲孩子的快乐和幸福为代价,我们应当遵从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要有耐心地去养育孩子,我们悉心的照料和细心的观察才是孩子健康成长最需要的。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我们应当从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入手决定幼儿的入园时间,而不是从家长的主观愿望出发,强行让孩子提前入园。家长应避免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要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出发,让幼儿在合适的年龄进入幼儿园,从而逐渐成为身体、情感、认知和道德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健康、快乐的幼儿。

上一篇:企事业单位文档一体化管理浅析 下一篇:现代新儒家思潮对价值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