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开设跨文化课程的必要性研究

时间:2022-02-26 03:28:33

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开设跨文化课程的必要性研究

摘要:在西方的教育体系中,跨文化课程作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在通识教育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但是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种种原因,通识教育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中占有较大比重的跨文化相关课程的设置也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本文拟从我国目前的现状出发,分析在我国高校开设跨文化课程的必要性。

关键词:通识教育;跨文化课程;必要性

一、通识教育理念下的跨文化课程

通识教育源于西方,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其本质是对本科生进行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素质教育,使他们了解不同文化的经典、观念与价值,从而能够进行有效的思考和沟通,做出正确而恰当的判断。换言之,通识教育是针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是一种大学的理念,是整个大学办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

通识教育虽然起源于西方,但是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各个大学都普遍接受的一种教育理念,中国的大学也应当积极做出反应,调整目前现有的课程体系,使之更加具有时代特色,更加合理。

跨文化课程是通识教育的核心领域之一,它充分释放与展现了通识教育的知识性、价值性和文化性目标,在通识教育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价值,尤其在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与素养,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战略作用。在当前我国国际化发展的关键时期,跨文化通识课程的历史使命尤为突出。

二、高校开设跨文化通识课程的必要性

(一)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跨文化通识课程有两个目的,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理解当代西方世界及西方文明的本质,并由此以国际化视野去思考我国的国情与现状;另一方面是将中国文化纳入世界文化的学习范畴,培养学生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意识和能力。目前国内的大学都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思维和心智模式的无国界人才,因此,开设跨文化通识课程的目的,就是要搭建一个有效地进行跨文化教育的平台,帮助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形成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积极有效地克服文化差异的能力,从全球化和全人类的角度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做到虽身处中国但仍能学贯中西、汇通四海,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其在国际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学相长,构建完整的跨文化通识课程体系有利于提高跨文化通识课程教师的教学素养,同时,也有助于建设跨文化通识教师的梯队,培养和稳定师资队伍。开设跨文化通识课程的教师来自于不同的专业背景,但是简单移植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或者是简化专业课程内容都不符合通识教育的要求。因此,相关教师必须加大对通识教育理论的学习力度,定期参加培训,将通识教育的思想贯穿到自己所教授的课程当中,从而根据自己的专业优势, 将跨文化知识与通识教育落到实处。

总之,建设一个完善的跨文化通识课程体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其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契合点,而且还有助于相关教师找到跨文化通识课程在现有学科课程中的生长点。 这一切不只是教学的需要,更是这个时代的诉求。

三、高校开设跨文化课程现状研究

虽然开设跨文化通识课程有其必要性在中国的高校里面,由于各种各样历史的现实的原因,跨文化通识课程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普及。主要表现如下:

首先,对跨文化通识课程的重视不足。 目前,跨文化通识课程的重要性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许多知名学府已经在本科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的课程中专门设置了该类课程。 但是,跨文化通识课程并没有在国内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高校对其价值理解缺乏前瞻性认识,仅仅将其定位在扩大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面的教育层次上。通常是外语院校的教师面向全校师生开设跨文化商务相关的选修课,尚未能很好的体现出通识教育经典性、综合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其次,对跨文化通识课程的管理涣散。由于在整体上缺乏相应的管理和研究机构,国内多数高校跨文化通识课程设置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的问题, 因人设课的现象比较普遍,影响了课程设置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加之管理部门和教师都对跨文化通识课程的内涵、目标、课程内容理解不足,导致跨文化课程设置流于形式,更无从谈起关注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培养和国家社会的需求。

再次,跨文化通识课程体系亟待完善。多数高校现有的跨文化通识课程体系不够完整,缺乏与其他课程的横向或者纵向联系,往往是单纯将外语专业的跨文化课程照搬过来。显然他们忽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对跨学科、多层次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两个方面,跨文化通识课程的建设都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不但直接影响到国际化形势下通识教育的效果,同时也会影响到对学生国际化视野与跨文化素质的培养。 因此,对于跨文化通识课程的作用、课程体系以及课程构建的深入研究是非常必要与迫切的。(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向明. 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3).

[2] 杨叔子,佘东升.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07,(6).

[3] 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3).

[4] 李曼丽. 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5] (美) 哈里•李维斯,21世纪的挑战:大学的使命、通识教育与师资的选择[J]. 教育发展研究,2007,(5).

上一篇:浅论在中国环境下的限制公权以保障私权 下一篇: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