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范文

时间:2023-10-17 16:26:05

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篇1

声乐教育同样兴起于19世纪,以意大利和法国的歌剧发展了男声的技巧为标志,这一时期被誉为“美声歌唱的新时期”,随后,声乐教育在西方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进入市场经济后,声乐教育中的技术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声乐教育一度成为功利性教育。我国具有现代意义的声乐教育起步较晚,且长期得不到有效的发展,目前声乐教育也正面临着技术化倾向等问题,很多声乐教师忽视了声乐所要传达的艺术性,重在传授音乐表演技能,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声乐教育的发展。通识教育在高校被提倡后,声乐教育也成为了高等院校教学的一种重要内容[2]。通过对声乐教育与通识教育发展状况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二者之间存在相互对应的概念,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含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知识,其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而声乐教育正是通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二、声乐教育在通识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一)声乐教育能够引导学生追求人类最永恒的价值

声乐艺术是人类文明的成果,通过声乐,学生们能够感悟到古代圣贤的价值追求,而这种感悟又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融入到学生的潜意识当中。在信息时代,尽管学生能够非常容易获取一些讯息,但是能够震撼到人们心灵的讯息又过于难得,甚至一瞬即逝,过后让人不再回想。而声乐传递给人的讯息是跨越时代的精神感悟,它能够让学生体悟到“美”的存在[3]。

(二)声乐教育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声乐教育并不强调实用性,这也让它有了非功利性和非物质性的特点,在声乐教育中,学生只需要全身心去享受,无需有太大的压力,通过声乐教育,学生的精神人格和文化品味会得到有效的提升,而且在诸多的表演形式上,如重唱、合唱、齐唱等都需要学生进行协调配合,因此,声乐表演更是一门高度团结协作的艺术表现。声乐教育让学生很自然地融入到集体当中,学生之间团结协作,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三)声乐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声乐艺术讲究身心合一,技巧的形成要通过正确地控制和协调身体的各器官来实现,这本身对学生的体能和心态就是一种锻炼和发展。从这一点来看,声乐学习过程也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只不过这种运动强调的是由心来控制,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要保持不急不躁的心态,同时,这种运动还需要长期的坚持和训练才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例如动感节奏的训练,对人的身体会产生时而紧张时而舒畅的影响,这种控制力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4]。此外,声乐教育的价值内涵对锻炼学生的艺术情操,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声乐要通过人们各种复杂的情绪来演绎,反过来又能够调动人们的各种情绪,使人不自觉就与声乐融为一体,所以让学生经常接触优秀的声乐作品对他们的人格塑造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结论

通识教育篇2

大学的英语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要能做到学以致用,特别听和说的能力一定要强,如果不能为我所用那么学了也是白学。要让大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和社会交际中、甚至在国际的舞台上能够进行流利的口头和书面表达,从而获得信息上的交流。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应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使其能适应将来的工作发展需要。要明确通识教育的目标,离不开对大学理念及大学目标的理解。通识教育从出现的第一天起就要求学校立足于培养真正的人,是为人的精神生活做准备的。通识教育的主要目标有四点。

1.培养学生应对日常生活需求的能力通识教育计划的第一个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应对日常生活需求的能力,这是一种很实用的能力。然而,需求与实用并不狭隘,它不只是让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需求,还要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需求,它不仅仅只是学生对实际生活的感受,还应包含能够展望未来更加美好的生活状态和生活中丰富多彩的一面。

2.为学生建立起基本统一的知识通识教育的基本目的中的第二项,指的是为人类提供知识和体验。学科的划分以及学科下面的分支,还有人类活动所表现的知识通过各个领域和途径彼此联系着,生活本就是一个美好的整体。所以,要以一种全方位的视角去看待生活、看待大学的英语教育,知识也必须是一种完整的精神体验。

3.为非专业化的学习做准备通识教育的基本目的中的第三项在于为非专业化的学生学习英语做准备。传统的教育方式比较狭隘,要坚决排除技术的、专业化的教育方式,排除狭隘的知识领域内的专业化教育,排除在特定的知识领域内为高级阶段学习做准备的教育。通识教育的意义非常广泛,它强调的是技术性,对知识的文化和其内在的价值比较看重,它的包容性更强,是一种具有多功能性的教育模式。

4.培养高素质的英语人才通识教育的基本目的中,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高素质的语言人才。通过通识教育的课程来促进学生积极地加入到国家性、世界性的圈子里来。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要让学生理解并积极地推动国家和学校的教育改革,成为改革中的一份坚实力量。

总的来说,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在大学目标和大学理念的基础上建立的,它和大多数的专业教育不同,它并不只是为了培养固定的专业性很强的人才。将以上基本目标运用到大学英语的教育中,学生应充分地理解通识教育的目的,大学的英语教育目标也应相应地做出适当的调整。第一,提高学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外语的学习最重要的以及最更本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具备运用语言的能力。能够学好英语,将来大学生在踏入社会后在找工作方面也会更加的抢手。第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语言并不是单薄的,它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所有文明历史。所以,大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不要总是专注于对语法知识的学习,还要去理解英美等国家的文化历史,这样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语言所包含的意义。通识教育倡导的是学生内在修养,要学生为更好的生活做准备。通过对英语的学习更加深入地理解国外文化的内涵,这样学生在与人用英语进行交流时才能做到收放自如。第三,加强综合知识的学习,学习语言为的就是能够有效地、无障碍地进行沟通。但是沟通不能是毫无意义的、惨白的,要有内容、有深度,这样的沟通才是有意义的。

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策略

1.加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通识教育在大学英语教育上的运用最好的途径就是为其建立一门课程,通过这门课程帮助大学生学习西方的文化、理解西方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并用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西方的价值观,掌握中西文化的差异,掌握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不然就无法实现用英语高效地进行交流的目的。外语通识教育最主要的就是要有高质量的核心课程,比如,中山大学在外语通识课程建设方面就采用的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利用3到6年时间,至少建设12门双语或外语类通识教育课程,使每位学生都可以有机会选择不低于3个学分的外语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同时,应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完成了大学英语教学的任务时,开设几门具有层次性的高级英语选修课程。比如第一类,语言应用类高级英语选修课,就是为了满足高素质的外语学习人才在学习之外的拓展,像翻译名著、论文写作、诗歌朗诵等。第二类,语言文化类高级英语选修课。

2.提高师资力量大学英语教师其个人对未来要有忧患意识,督促自己自觉地去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力,并在专业之外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跨学科专业,充实所跨学科的专业知识,甚至可以考虑去攻读该项专业的更高学位。大学英语教师不仅仅是要做好本专业的教学工作,还要在课余时间去学习文化课程的转型开发,丰富课堂英语知识,从而达到提高自己所开设的英语课程的竞争力。结语通识教育是一门以人为本的综合性很强的教育模式,多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教学实践都获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对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去借鉴人家好的经验,避免走弯路。虽然我国的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起步比较晚,现阶段还存在着很多有待去解决的问题,所以要结合我国高等院校的特点去创建通识教育模式,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创新来推动我国大学英语的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篇3

【关键词】通识教育 大学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5-0120-02

一 通识教育的含义

近年来,通识教育计划在我国许多高校得以实施,比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南大的匡亚明学院以及中山大学的博雅学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一样,均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狭义上,“通”指通达、贯通,“识”指见闻、见识。所谓通识即融会贯通的知识。广义上,李曼丽博士指出: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广泛、非专业性的教育,旨在培养全面发展有社会责任感并能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新公民。通识教育强调培养人们既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基础,又应对人类主要知识领域有所了解。通识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广泛的兴趣、积极的情感和健康丰富而独特的个性,让人们得到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和进步。

二 对通识教育的主要认识

1.正确处理好通才目标与专才目标的矛盾

著名学者王义遒指出:“高等教育”的“博通”与“专精”体现在人才培养上就是指“通才”和“专才”。一般意义上说:“通才”就全面素质培养而言,要求培养具有博学、全面、具备稳定社会价值、有健全人格魅力的人才;“专才”指专业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熟练、具备实际操作技能的“专深”型人才。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虽然出发点不同,但两者并不是对立的,前者是一种理念和思想,而后者是教育全体的一个侧面,是一种方式和手段,它们分属于教育的不同层面。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专才”的需求更为迫切、更为突出,自然“通才”目标就变得遥远且模糊,培养德、智、体、美、劳的全面人才面临着重要挑战。在高校主张通识教育,在理论中探索彼此间的分歧,从大学教育的整体性出发,重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衔接,为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奠定了基础。

2.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

中山大学陈春声校长强调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该教育方式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它提供的养料是多样化的,它主要来自于社会知识的林林总总,因此通识教育是非功能性的一种教育,孕育出的是真正的“人”而非“产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通识教育是以人文教育为主体内容进行的健全人性养成的根基式教育。

3.开展通识教育的进步作用

第一,探究基本知识范畴,全面提升思维能力。大学生要做到博学多识,一方面要大量涉猎各个学科领域和知识范畴,博古通今,探究各学科领域和知识范畴的各个层面,获得真理,了解各自体现的价值。另一方面,大学生要意识到人类知识是无止境的,他们所认识的事物只是冰山一角,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去探索与发现,通识教育可以增强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信心。

第二,认识自己的社会存在价值。每一个社会都是历史的存在,学生需要了解当代社会制度、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在多元化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通识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获得对生活的认识,用他们的积极思维来感应现今社会,学会尊重社会和生活,积极开拓自己的眼界,在学习和工作中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三 通识教育的实际意义

1.发挥人的潜能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育是直接面对人的。有人认为教育的本义是“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如果说人文教育侧重于发现人的价值,那么通识教育则侧重于发挥人的潜能。人的潜能极其丰富而又有待开发。每个人都像是一座潜力丰富的矿藏,但即使是成就卓著的伟人,也只在自己身上开发了极小的部分。这种潜能往往蕴涵于深处而且千差万别,通过博学、会通和激发、诱导,才能开发出来。这才是教育的奥秘所在。

长期以来,大学里“专业对口”或“职业教育”的狭隘观点使专业、课程设置过分追求“实用性”或“时尚性”,学生入学后往往固定在单一的专业方向,囿于专业知识导致视阈狭窄,束缚了学生的潜能与个性的发展。通识教育则是通过“拓宽基础沟通文理”,使学生扩展视野开阔思路并且得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陶冶,便于发现和发挥自己的潜能,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专业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就业上更加灵活,在求职上更具有竞争力。培育和展示自己的个性,从而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并且在较为宽实的基础上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各类专门人才。

2.为落实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了保证

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二者是相辅相成的。通识教育强调通过科学的课程设置对学生进行广泛的、共同的文化教育,以提供学生整合的知识与眼光。它不仅重视人类社会多种领域知识的传授,而且强调学生能力、方法和性情的培养。它使学生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具有认识不同学科和文化相关之处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观全局的能力;它为个体一生中的多向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多种文化的广泛选择,使学生了解自身与社会、自身与自然界相互间的种种关联。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识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只有实行了通识教育,才能真正地实现文化素质教育。

四 对通识教育的合理化建议

1.调整目标,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强调了“基础”、“素养”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度”,反映了现代教育的价值指向。其培养体系应该是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为出发点,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让每个学生都接受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对各种知识做到旁征博引,举一反三,激发广大学生的通识教育意识,努力营造一种通识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2.建立合理的教育机制,构建大学通识教育新模式

首先要打破现行制度对通识教育实施的瓶颈,建立有利于教育资源优化整合的分配机制,充分调动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合理设置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构建良好的通识教育体系。相关部门要从制度、配套措施入手对通识教育进行细化,把理念落实到教学、考核、管理等具体的工作中,推进通识教育改革和创新。接着要打开通识教育的接收通道,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创新思维和通识意识,改变以往在实践上的单一模式和轻实质重形式的授课方式,借鉴发达国家通识教育经验,结合国情才能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学通识教育新模式。

3.彻底取消功利性的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乐趣,为了考高分而应付考试,学习本身存在的诸多弊端会使学生迷失自我。通过通识教育,使学生不断地发现自我、相信自我、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激发学习的原动力并释放人体最大的学习能量。

总之,通识教育是一种创造性整体优化模式,它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重视学习者在接受完整、全面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能力的启发和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允.关于高校开展大学生通识教育的思考[J].沧桑,2008(5)

[2]曾昭伟.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立业创业能力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7

[3]董晓红.高校通识教育管理模式与质量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

通识教育篇4

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

1984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颁布了《大学通识教育选修科目实施要点》,可谓台湾高校共同科目与通识教育课程实施之滥觞。该“实施要点”规定台湾各高校必须在“文学与艺术”“、社会与哲学”“、应用科学与技术”等七大领域开设各种通识选修课,同时规定“理、工、农、医”学科的学生至少需修习人文、社会、艺术等通识选修课程4—6学分,而“文、法、商”学科的学生至少需修习自然科学、应用科学或艺术学通识选修课程4—6学分[2]。“实施要点”的颁布有效推进了台湾各高校通识教育活动的开展。1994年台湾成立了通识教育学会,自此台湾地区的通识教育发展有了整体的规划与引导。1994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在当年第二次公私立大学校院长会议时达成了将国文、外文、历史、宪法与立国精神四个领域作为各校必开之科目、共同必修科目与通识教育课程的学分由原来的6—8学分提高至28学分的决议。90年代台湾各主要大学均成立了“通识教育中心”等专门机构,负责推动与执行通识教育活动。2003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推行了“大学通识教育评鉴先导计划”,次年完成了对台大、清华、交大等七所研究型大学的评鉴工作。通识教育评鉴计划的执行引起了台湾各高校对通识教育的普遍重视,也将通识教育改革推向了新的高潮。

台湾通识教育的模式及特点

当前台湾教育界对通识教育的理念已形成基本共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非对立的两种教育形态,通识教育是让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构建的过程中,融入人文精神,从人的主体性出发了解并认识各个学科的特质。通识教育的精神便是要启发学生知识统整和跨领域学习的热诚,培养学生“转换跑道”的潜力与弹性。当然台湾各高校基于不同的教育环境与目标,依据自身的特点,在通识教育理念的表述上也不尽相同。例如,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理念为:建立人的主体性,以完成人之自我解放,并与人所生存之人文及自然环境建立互为主体性之关系的教育。在此理念下,该校通识教育强调不同学术领域之间对话、沟通与融合的可能性,除了避免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割裂以及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割裂之外,拓展学生的文化资源,开阔全球视野,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能力。其教育目标是:培育具备健全品格、坚实学问、社会关怀与全球视野的社会中坚及领导人才,以增进国家及人类福祉。台湾艺术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为:以引导学生专业领域外的广泛学习,以培养广博探究与多元能力之知识分子,期能达成全人教育、终身学习与服务社会的目标。

自1990年台湾清华大学首创“通识教育中心”以来,台湾各高校相继建立了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如通识教育中心、通识教育委员会、共同科等,负责推动、协调、执行与管理通识教育相关事宜。组织机构方面,各校依据自身的规模与特点,其运作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通识教育中心是学校一级的独立单位,有的则是隶属于教务处或人文学院下的二级单位。如台湾辅英科技大学成立的通识教育委员会就属于校级委员会,由校长担任主任委员,下设执行委员与执行秘书各一人,校长、教务长、各学院院长、共同教育中心主任为当然委员,其余委员由校长遴选校内专任教师及校外专家学者担任,委员会主要职责为负责制定通识教育政策、规划全校共同课程及潜在教育课程等,另设置共同教育中心为一级单位,中心主任为执行委员,推动通识教育委员会的决策落实与教学、研究、服务相关等行政事务。台湾艺术大学其通识教育中心即属于人文学院下的二级单位,该大学最开始未设置共同科主任一职,共同科相关事宜由教务长兼理,后来随着通识教育活动规模的扩大,校方聘请了专任教授兼任共同科主任,再后来为全面落实大学全人教育理想,共同科正式更名为通识教育中心。除了组织机构的建立,各通识教育中心、委员会还纷纷创办了自己的通识教育刊物及网站,用以宣传与交流通识教育改革的成果,这些举措均很好地推动了通识教育的良性发展[3]。

为进一步推进通识教育,提高通识教育成效,2003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责成“教育部顾问室”推动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先导型计划”,其中一项名为“个别型通识教育改进计划”的子计划,引进了美国大学常见的教学助理(TeachingAssistance,TA)制度,由政府拨款,聘用研究生担任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助理。美国著名大学在实施通识教育的时候,一般都会给任课老师提供足够的TA,让TA协助老师完成课前准备、课堂协助、课后协助、课外辅导、教学成效汇报等工作,如台湾彰化师范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就要求TA在课程教学方面要完成:①协助搜集素材,编写教材;②协助操作教学媒体设备;③维护与更新网路教学平台的课程资讯;④管理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互动;⑤协助分组讨论议题;⑥协助管理课堂秩序;⑦协助教师掌握学生学习状况;⑧协助老师回复学生有关课业的疑问;⑨协助老师批阅学生作业等工作。而在协助辅导学生方面主要完成:①协助辅导学生阅读单元主题文献;②协助教导学生资讯搜集的方法;③协助学生撰写专题报告的技巧;④协助带领学生进行课外教学活动等任务。由于TA大多是在读的硕士与博士生,这种工作制度一方面给他们未来可能从事的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教学实践经历,通过教学实践提升其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另一方面TA也协助任课教师,分担了大量的教学与行政事务,可谓实现了双赢。从实施的效果来看,台湾高校的一些老师就反映没有TA的大班通识课,跟学生的距离较远,有了TA的协助,下半场将学生带往小教室进行小组讨论,课堂就立刻活跃起来,让学生觉得有了更亲近的学习对象,有被“照顾”的感觉。实施TA制度以后,为了让教学助理更加熟悉自己的工作,了解自己的角色定位,台湾高校会定期举行教学助理交流会,会上邀请那些曾经担任过教学助理并取得优异成绩的TA分享其成功的经验,让年轻的TA能从中汲取经验、及时发现并改进问题。

台湾高校现行的通识教育实施模式主要包括通识均衡选修模式、共同与通识课程均衡选修模式与核心课程模式。①通识均衡选修模式:即将共同科目通识化。将原来共同科目的教学内容或属性进行调整并将其纳入相关领域,如将国文与英文课程纳入语文领域,历史课程纳入历史文化领域,宪法与公民课程纳入社会科学领域,不同的学科领域交叉选修。有的学校会将纳入通识课程的共同科目列为通识必选课,维护其原有的地位,有的则完全开放选修。②共同与通识课程均衡选修模式:此种模式与通识均衡选修模式差不多,唯一区别在于保留了一定学分的共同科目。③核心课程模式:该模式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2002年改革后,哈佛大学将课程分作七个大的领域(有的领域又细分,共计十一个分项领域),每个领域中开设多门不同主题的课程,学生在这些课程中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即完成对该领域课程的学习[4]。如台湾辅英科技大学的通识教育采用了共同与通识课程均衡选修模式,学校从发展身心平衡的健康个人出发,将基本能力教育(共同科目)与博雅涵养教育(通识课程),作为整体通识课程规划的核心架构,将人文关怀的精神融入课程体系,以培育优秀的健康科技专业人才。其课程构架及博雅涵养核心选修科目见表1、表2[5]。台湾高校实施通识教育,除了通过选修通识教育的显性课程,还通过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社会公益、课余科技与文化、学术沙龙等活动,藉此拓宽视野,提高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此外,台湾各高校普遍重视经典的阅读,通常意义上的经典阅读,读到的大都是文学、哲学、历史及艺术作品等。这类经典作品,就是我们所说的高等教育里人文学科的内容,而人文学科是与人文教育紧密相连的,阅读经典可以引发宁静的感悟和睿智的思考。如台湾辅英大学推荐的人文学类经典导读有《红楼梦》、《张爱玲小说》、《希腊罗马神话》、《中国哲学的特质》(牟宗三)、《中国文化的精神价值》(唐君毅)、《中国艺术的精神》(徐复观)、《诗学》(亚里斯多德)、《我与你》(马丁布伯)、《东坡词》、《史怀哲自传》。#p#分页标题#e#

台湾各高校自1984年全面实施通识教育以来,通识教育的理念与目标逐步为人们所熟悉,通识教育课程的规划、设计与管理,无论是从品质上还是从覆盖面上均取得了不少成绩,现今台湾几乎所有高校都建立了专门的通识教育机构及适合自身教育目标的通识教育管理机制。为了进一步深化通识教育,台湾通识教育委员会聘请了各领域的专家学者组建了通识教育评鉴小组,对各公私立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情况进行评鉴[3]。鉴于台湾高校的数量多、类型广,台湾通识教育委员会先将高校进行了分类,再针对不同类型的高校拟定了不同的评鉴办法,自1998年起,通识教育评鉴小组开始实地访查各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情况,并公示评鉴结果。公示的目的在于标举典范,促进高校间的学习与观摩;让各高校察知自身存在的不足,予以改进并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此外,公示评鉴结果,也让学生与社会公众更加深入了解通识教育的意义与具体运作方式,对各校通识教育的质量也有客观了解。

对大陆通识教育的启示

当前,在我国大陆高校通识教育的起步阶段,需要尽快学习国外及台湾等地区实施通识教育的先进经验,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与各高校领导、教师上下齐心、群策群力去推动,需要社会公众、学生的支持与理解。假若高校的领导对于通识教育没有认识,学校的老师对于通识教育没有共识,就很难拧成一根绳、合成一股劲去推动通识教育,更不可能主动投身到通识教育改革之中。当前一些高校对通识教育改革未进行全校性的宣讲与研讨,许多领导对于通识教育的理解仍有“专业之外都是通识”“、样样都学就是通识”、“什么都懂就是通识”等误区,许多教师对于通识教育的目标与实施路径还含混不清,在这种情况下推动通识教育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也不可能建设高品质的通识教育课程。同样,台湾地区的通识教育也经历了不为人所理解到教育部门、学校、社会大众对于通识教育的意涵形成基本共识这样的历程。纵观台湾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取得现今通识教育的良好局面,与教育主管部门的强力推进及各大学积极响应不无关联。台湾教育主管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强力推进通识教育,如建立专案调研小组(如1983年、1990年先后建立了“大学共同科目规划研究专案小组”、“大学通识课程研究改进专案小组”)了解、指导各校通识教育的实施;组团赴外学习先进经验(1994年、1995年先后组团赴日本、美国学习考察当地通识教育实施的先进经验);实施大学院校通识教育评鉴;拨给通识教育经费专款(自2001年起调动30亿经费资助通识教育改进计划)。纵观台湾地区各阶段的通识教育,我们可以发现始终有虞兆中、刘兆玄、黄俊杰等一批大学校长及专家学者大力倡导通识教育。借鉴台湾经验,在我国大陆通识教育刚刚起步发展之际,尤其需要教育部门的顶层设计及高校的有效执行,上下齐心、形成共识,这样才能加快通识教育的改革发展步伐。

通识教育课较之专业课其实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课老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较宽的知识面还要兼顾专业性与通俗性,要求教师自身必须有一定的功力及全身心的付出,台湾地区及欧美国家一般聘用资深教授担任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师,并且还配备了研究生担任教学助理,从事课前资料的搜集与准备、课堂的分小组讨论等教学协助工作。此外,台湾地区通识教育学会每年都会组织各高校选派教师参加通识教育教师研学班,学习通识教育的先进理念及通识教育改革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与做法。而当前大陆高校通识教育的师资普遍欠缺。一方面,在制度上缺少开设、教授通识教育课程的激励机制,高校教师晋升职称、年度考核多注重教学、科研的课题、论文、专著的发表与出版,而没有通识教育课程开设、建设的考察指标。加之大陆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多在夜间开设,资深的教授大多不愿在此时间段授课,教务部门也无对开设此类课程教学资格上的硬性规定,担任此类课程的老师往往是刚刚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年轻教师由于自身可能也未经历过通识教育的洗礼,加上没有相关经典的阅读,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质量自然不高。因此,各高校当务之急一方面要尽快组织通识教育的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对通识教育理念的认识及通识课程教学的水平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资深骨干教师积极投身到通识教育改革与通识课程建设中来;另一方面,可统整各方面资源,在学校内部跨系、跨专业甚至跨学校整合教师资源,让不同学校、院系的教师发挥各自专长,共同完成相关通识课程的开发与教学,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目前,我国大陆高校大多未建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来具体负责通识教育相关事宜的规划与执行,许多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与管理与其它课程一样归属教务处负责,这样的管理模式虽然便于统一管理,但容易使管理者将通识教育课程与其它专业课程一样对待,不利于通识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相比之下,台湾高校的通识教育管理体制值得我们借鉴。如前所叙,当前台湾高校已普遍建立了学校一级的通识教育中心,具体负责通识教育活动的推进与执行,同时建立了通识教育委员会掌控全校通识教育的规划与决策(该委员会主任一般由校长兼任)。如台湾正修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起初也隶属于教务处,后来成为独立的教学管理机构,再后来为培养全人,肩负学校更大的通识教育任务,通识教育中心调整为学校一级单位。该中心配置有专门的主任及办事员,具体负责规划与协助执行通识教育课程,推动通识教育的教学与研究,拓展通识教育相关的业务与活动。此外,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对通识教育的专项拨款以及定期举行的“通识教育评鉴活动”,使得各高校对通识教育普遍都很重视。完善的管理机制及专门的管理机构成为台湾通识教育品质提升的有力保障。因此,建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用以负责研究通识教育的相关理论、构建通识课程体系、整合通识课程资源、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对于大陆高校通识教育的纵深发展有着必要性和迫切性。

通识教育篇5

(一)通识教育开设现状

我国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历史不是很长,但国内很多高校开设了不同模式的通识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复旦大学成立了以开展通识教育为目的的复旦学院,形成了以综合教育和文理基础教育为主要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对北京大学开设了全校性通识选修课程,此外还成立了元培计划实验班进行人才的培养;清华大学的通识教育主要是针对清华学生理工科偏强的学科特点,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依托,开展以人文通识选修课为主的全校性的选修课程;首都师范大学新生全部集中到基础教学部进行为期一年的通识选修课程的学习,之后再学习专业课,形成了“1+3”的教学模式。从总体来看,目前国内高校开设通识教育的模式无外乎两种做法:一种是开设全校性通识选修课,学生在毕业前完成要求的学分即可;另一种是在“大学本科教育是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理念指导下以成立专门机构(实验班)进行全人教育。多数高校以开设通识课程为通识教育的主要形式。

(二)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各高校都在开展通识教育,但是实际的教育效果却有着相当的差异,很多高校的通识教育仅仅在专业教育之外起到对学生的培养锦上添花的效果,没有起到通识教育真正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学校重视不够,研究不够

虽然各高校都开设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通识课程,但是总体来说有特色的不多。多数高校以专业课之外同时开设全校性选修课为主要形式。学校或下设学院对通识课程的重视程度,深入研究程度远远不及专业课程,因此通识课应起到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此外一些高校的通识教育还存在学校顶层设计理念缺失、学校课程的学科构成比例失衡、学校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式缺位等问题。

2、通识课程门类受到学校师资状况的制约

对于综合型高校,学科种类相对比较齐全,课程门类相对比较丰富。但是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高等院校来说受到师资力量的限制就比较大。比如对于农科类院校来说,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课程的开设成为其开设通识课程的薄弱环节。因此这些学校的学生在课程的选择性上就会出现一边倒的现象,学生通识教育的培养也具有局部性或片面性。

3、对教师开设课程的管理不到位

对于高校教师来说,专业性是深深印在教师的脑海之中的。专业课在高校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教师对专业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通识课程,甚至有的教师把开设通识课程看作负担,不愿意额外付出精力去建设一门通识课程,往往是必须开设的时候把专业课以稍微改变再复制的形式转化为通识课程。而学校为了提高课程总量,有时把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也列入其中,或者只要教师开设就批准,没有对其目标内容的审核,课程随意性大。通识课程在于一个“通”字,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不应该列入同时课程体系中。通识课程的建设需要依靠教师,但教师对通识教育理解不够,研究不足,会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4、学生的收获未达到预期目标

在通识课程的讲授中,教师到底应该给学生什么研究的不够,或者还是按照惯有的专业课程思路开设。庞海芍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学生也希望能够接受全面发展的教育,但是由于学生在学习时更看重课程带给自己的实用价值和工具价值,所以在通识课程的学习中学生的期望并没有得到满足。主要原因是师生在认识上的差异,教师认为重要的学生认为不重要,学生感兴趣的教师没有重点讲授。通识教育搞得好不好,除了学校的顶层设计,教学理念的指导之外,教师起到至关重要对通识教育课程师资培养的思考的作用。教师的思想认识,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通识教育的质量,教师是通识课程的执行者和完成者,是通识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影响因素。

二、通识教育对教师能力素质提出新要求

而通识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博、特、新、高、深,博是指学科专业广泛,涉及知识范围广;特是指通识教育往往是跨学科的;新是指创新;高是指跟上科学前沿的发展;深是指具有深厚的学科功底。由此可见,通识教育对通识课程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教师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根基,具有个人魅力

通识课程对教师的专业功底要求较高,哈佛大学的核心通识课程都是由顶尖的教师主讲。只有对知识具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的教师才能融会贯通,才能旁征博引。像易中天老师、于丹老师在百家讲坛的系列讲座之所以受到欢迎,除了语言生动、深入浅出、有理有据的表象之外,最终是源于二者深厚的文化功底。对于以非专业学生为主的通识教育而言更多的是靠教师的人格魅力,包括教师专业魅力,性格魅力,气质魅力的综合影响。

2.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和跨学科研究能力

通识课程面对的多数是没有专业背景的学生,因此要求教师要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讲授深入浅出,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很多通识课程的知识属于交叉学科,还有的通识课程完全是因为教师自己的兴趣进行研究而取得的知识积累,这些都没有参考可以借鉴,需要教师具有敢为人先的精神和课程研究能力。

3.教师要具有自我提高的热情和内动力

教师要达到通识课程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创新精神的要求,教学能力的要求,需要具有自我提高的热情和内动力。教师要想上好课程,就不能满足于现状,必须不断学习好的经验,不断补充前沿学科的知识,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

三、通识教育视角下对教师培养的建议

通识教育对大学教育而言是全人培养的重要内容,提高通识课程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利于提高通识教育的质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通识教育课程教师的培养。

1.从政策上支持教师开发通识课程

要提高通识教育课程的质量,必须加强教师对通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提高通识教育课程教师在学校的地位。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通识教育在学生全人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从政策、资金等各方面给部分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一样的支持力度,打造一批通识教育的优秀课程和优秀教师。要真正从思想上使教师认识到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使教师愿意投入精力去开发、研究新的通识课程,改进提高已有的通识课程。甚至可以培养部分专长于开设优秀通识课程的教师群体。

2.加强对通识课程教师人格魅力的引导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不同,在学生知识能力学习的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塑造和引导。因此教师首先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更要有优雅的谈吐和令人信服的人格魅力。我们经常听到某知名教授的通识课人数爆满,除了教授渊博的知识之外,学生对教授在学术上的成就和令人敬仰的人格声誉的崇敬之情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3.形成教师教学联合体进行师资培养

通识课程多是独立开设的一门课程,重复性较低。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需要靠自身去建设。所以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角度,学校成立教师教学联合体,在机构内相近专业的教师通过教学会议、专业交流、学术沙龙等形式互相支持、互通有无;在机构内形成优秀课程师承制度,教学名师必须培养年轻教师,增加通识课程教师资源和后备力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

4.重视教师新理念、新教学手段的学习

教师教学内容的完成需要借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媒体或设备等教学手段。通识教育作为培养全人的教育,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更应侧重于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对学生精神情操的熏陶和基础知识的普及,而不是看重知识掌握的系统程度、深入程度。因此通识课程可以采取更加灵活和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不只局限于单一课堂讲授方式。要注重对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为课程建设进行短期进修、挂职体验,鼓励教师学习使用新方法、新手段,在提高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教师的教学发展能力。

5.加强组织管理和校际间的资源共享

学校从管理上要重视通识课程的组织建设,要研究通识教育的指导思想、建设规划、课程组织等环节。要把教师组织起来形成合力,不能各自为政。对于某些学科薄弱的高校,可以通过加强校际间通识课程教师的交流促进教师的发展,利用校际间通识课程共享满足课程开设的需要。

6.建立对教师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成长意愿

对于通识课程教师要建立适度的激励机制,对于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师或课程建设创新性强的教师要有精神和物质的政策倾斜,激励更多的优秀教师投入到通识教育的队伍中去,鼓励更多的教师不断提高课程质量。

7.建立适合通识课程教学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对于专业课各校都有自己经过多年实践基础上的评价指标。但是对于通识课程来说一般是沿用专业课程评价的指标体系,很少建立这类课程的评价标准。但是由于专业课程学生和通识课程学生的知识背景不同、学习目的不同、学习需求不同导致课程的讲授方法和过程存在一定的差异。两类不同类型的课程用同一个评价标准,势必会挫伤部分优秀通识课程教师的积极性。因此形成适合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既能鼓励一批在通识教育中表现优秀的教师,也能导向其它教师授课更贴近学生的水平,学生的需求,达到教育的目标。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和研究还有很大上升的空间,要鼓励更多更优秀的教师投身于通识教育的队伍中去,鼓励教师以通识教育课程为平台进行探索、创新、学习、提高,最终教师获得自我发展和课程建设的双丰收。

通识教育篇6

关键词:大学;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通识教育不同于以往的专业教育,克服了专业教育存在的弊端。其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需要的综合的、普适的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品行。在高校中开展通识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成为不断学习的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文化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一、通识教育的涵义

通识教育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在思想上颇有渊源。通识教育的理念从诞生之日起,就贯穿了整个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当代社会的通识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多层面的历史概念。“通识教育”一词在最早是在19世纪初被提出来,而后众多的学者对其内涵进行了阐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通识教育从其性质来说,其是一种大学的理念,包括整个大学的办学思想。从其内容来看,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其涉及的范围很广。

二、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

(一)课程设置的特点

通识教育课程是指学生必须学习的共同的文化知识的课程。课程主要在本科学习的前两年进行,从而为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前打下良好的基础,奠定一个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学中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通识教育课程强调学科间相辅相成。高校中的学分选择系统,会使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某些通识教育的管理委员会制定了相关的规章,明确规定学生在本专业之外选修其他学科的课程。第二,具有严密的课程体系和结构。通识教育课程注重课程结构调整,以便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第三,通识教育课程注重学生整合能力的提高。其可以将学生与现实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通过选修多门课程培养学生的整合能力。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我国高校设置同时教育课程,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则:第一,基础性。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人类历史中基本的知识和方法,从而对于人类的文明有相应的认识。第二,综合性、全面性。通识教育课程所包含的学习内容丰富,是多种学科领域的融会贯通,开启学生的视野。第三,时代性。其反映的是当下社会领域中热点、科技发展的新趋向和新成果,使学生能够及时的了解世界领域里的发展变化。第四,深刻性。学习此门课程使学生发展完善理性的头脑,培养优美的情感,成为具有健康积极的人格,得到全面的发展,实现身心的和谐发展。

三、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困境

(一)我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

第一,通识教育课程比例明显提高。此门课程在学校总学分中的比例提高,体现了学校对于该门课程的重视程度。通识教育课程从90年代的四分之一增加到现在的三分之一以上。第二,通识教育课程多是视学校的需要而定,学生的需要被忽略。课程中主要是初级性的课程,不能满足学生多种层次的需要,同时课程的修习制度和评价制度比较单一。第三,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混乱。由于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对于学生通识能力的提高重视不够。加之课程知识单薄等因素的影响,就决定了难以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第四,教学形式的单一。当前通识教育课程的讲授多是以传授为主,教学的形式单一,缺乏讨论、实地考察等有效地通识教育教学的途径。

(二)通识教育课程定位不明确

我国的通识教育包括正式课程和非正式课程,主要是通过这两种形式进行。正式课程多由公共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组成。非正式课程包括讲座、社团活动、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当前我国的通识教育并不是高校的办学理念,高校只是将通识教育作为拓宽学生的知识,开拓视野的途径,其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是互补的,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模式。造成了许多高校的公共课是为专业教育打基础,文科专业不需要理工的知识,便开设了文科的课程,理工科亦然。

(三)通识教育的目标难以实现

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着课程质量难以保证,难以担当起实现教育目标的任务。

第一,通识选修课内容庞杂。通识教育课程的选修课内容杂乱无章,这是高校中普遍存在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缺乏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由于目前高校中的通识选修课多采取的教师自愿申报、教务处审批的方式开设,审批程序宽松。学校在构建通识教育课程时,只简单的进行了类别划分,并没有做出更加细致的规定,未根据学生的需要设置课程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

第二,学生投入选修课的精力少。高校中普遍出现的情况是学生把通识课程作为混学分的方式,这与教师对课程学习的要求低有很大的关系。该门课程的讲解内容要适度,内容过于专业令学生听不明白,过于简单又显得肤浅,使得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

(四)非正式通识教育课程重视不够

大学教育重视的是正式课程和教学。而对于一些非正式课程比如社团活动、大学生活指导等关注的程度明显不足。本文认为这些非正式的通识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加强在非正式通识教育上的重视程度。

四、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途径

(一)重视通识教育理念

大学的办学理念对于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现状是我国的高校普遍存在着缺乏通识教育的理念,这就严重影响了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得到提高。学校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还必须不断地探索通识教育的新理念、新变化,用最新的通识教育的理念对教育的课程建设进行修正,达到通识教育的教育目标。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加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完善通识课程内容

我国的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出现了杂乱无章的局面,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要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就必须完善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其课程内容涉及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课程形式上可以采取选修与必修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加强学科之间的科类综合,实现整体化的知识教育。根据学科的特点,发展跨学科的课程,开设边缘学科课程,依据文理科的实际,进行二者的融合,形成文理结合的新课程。高校要树立“整体化、综合化”的教育理念,以适应学生的知识、能力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知识。

(三)加强教学方式的改进

第一,在课堂中,要以研讨式教学为主,开展对问题的研究。以小组的形式组织课堂学习,师生通过讨论各种问题,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想象力和研究能力,听取每个人的意见,实现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第二,重视课堂外的活动。加强大学生课外的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门学科解决问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课堂外活动的开展,充分满足了学生个性需要的课外活动,且活动不占用学生的正常学习时间。

(四)注重非正式课程的建设

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正式课程和非正式课程的结合。非正式课程与正式课程同样重要,具有易接受性、愉悦性的特点,比正式课程保持的更久。非正式课程包括学校制度文化、规范文化、行文文化和精神文化。学校要高度重视这些非正式课程,通过有目的的设计和组织来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冯惠敏.中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J].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王瑜.通识教育的产生背景及其实施方法[J].江苏高教,2003,(3).

通识教育篇7

一、通识教育简析

目前一般认为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或博雅教育,强调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作为人的教育。现代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起源于美国,尤其是两次经济衰退的危机引起西方对教育的深刻反思并竖起通识教育的大旗,为后来近半个世纪西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精英人才,其影响至今更为显著。中国通识教育就其内容、方式而言,从孔子开启教育之后,经几百年发展其实已经有较为完备的通识教育体系。历经各朝的变迁,中国通识教育在民国时期获得较为长足的发展,并培养出了一大批综合性的大师与大学者。古代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人文氛围浓厚,重文轻实,并且强调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当代著名教育学者李曼丽博士综合国内外学者对通识教育的表述,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做了初步构建。中西通识教育相同点集中在源起和早期,比如中国早期教育的六艺和西方早期通识教育提倡的七艺有诸多的相同点,并且中西通识教育的目标均定位为全人教育,以人文素质课程为主体。就中国实际情况而言,大学语文是人文课程中最基础的一门课,也是居于人文素质类首位的课程。目前正值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高潮,然而无论是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还是亚洲高等教育领域,我国高校排名情况都不甚理想。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实际上道出了几千万中国高等教育师生的心声。大师与大学之“大”历来众说纷纭,但毫无疑问又都殊途同归地承认“大”之底蕴是文化体系,或者说是知识体系的问题。哈佛的学生能够站在世界的前沿俯瞰世界,是基于对本国和外国古今文化精华的系统性把握,进而有了精准的判断和引领,便是得益于该校近三十年的通识教育。民国时期我国的教育出现了第一次繁荣,在那个战乱的年代竟然也人才辈出,学术精神令人振奋,究其根本得益于当时母语教育的重视和对通识教育的推崇。在改革开放的近四十年时间里,中国文化遭受的打击和摧残人所共见,当下无论是文学还是文化都呈现荒漠或泡沫状态。曾经民国时期的中国是靠母语教育为民众打开了启智的大门,也是靠语文打开了人才的精神大652017.04教门,而在当今再次面临的精神荒漠阶段,我们能找到的工具依然只有母语教育,高等教育能找到的工具依然只有大学语文这样的综合性人文课程。在中国知识分子集中的高校,能否用通识教育来竖起呼唤民族文化崛起、呼唤民族文学觉醒的大旗,其精神基础与社会号召力实在堪忧。这在众多高校呈现的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和母语教育中可见一斑。虽然众多的高校都在试图构建通识教育体系,但中国化的通识教育体系首先不是考虑“人”的问题,而考虑的是课程数量和学习的时间搭配,只有极少数高校在通识教育的实施中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了基本知识的检测并分类施教。由此可见,我国通识教育处于尝试阶段,而利用成熟的大学语文课程的辐射性与开放性特征,立足于大学语文这个核心来拓展通识教育体系则是科学可行的途径。

二、大学语文定位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依据

首先,大学语文作为人文素质课程能适应学生不同层次文化需求,其融汇性特征足以作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教育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可见大学语文可以进一步拓宽学习者的视野与思维空间,树立积极健康的人文精神。另外如何针对不同层次的高校进行不同的通识教育探索,如何满足学生对大学语文的素质需求也是各位教师不断探究的课题,二者其实是高等教育界存在的共性问题。目前国内所有学习西方的通识教育思维,所有引进的西方通识教育的模式,几乎都忽略了或者说在掩盖一个不争的事实,教育的层次性或者说人才培养的层次性问题。美国和欧洲最尖端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是否适应中国所有的教育土壤,这个问题要先弄清楚。不可否认,哈佛、麻省的通识教育效果与经验的确让人钦佩,也的确造就了大量的世界顶尖人才。中国的高等教育明显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不论是本科、专科,还是俗称的一本、二本、高专,这样的现实建立在学生高考之后的自动分层。这种分层不仅是学识,更多的是能力、素质和态度等综合能力的分界。大学语文课程具有古今中外文学与文化知识的融汇性特点,完全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大学生的人文与素质需求,藉此也可以部分地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其次,传承优秀文化传统是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重要目标之一,其丰厚的文化蕴含足以成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文化背景的差异也导致大学语文在中国高等院校举步维艰,各类高校的通识教育也因雷同于素质教育而陷入困境。中国地域广阔,所带来的地域文化背景差异必然导致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思想观念甚至生存哲学等方面的极大差异。西方尤其是美国历史相对较短,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复杂,但没有中国几千年的根深蒂固以及纵横交错,西方思想上的开放也令通识教育的各类知识易于相互贯通与接受。在中国高等教育中,连基本的日常语言几乎都需要重新学习的大学生,能否在短短的三到四年里塑造为能接受古今中外的各种思想、理念和精神的人,这是不能持乐观态度的。因此中国的高等教育中,尤其是地方性高校是否都必须走西方通识教育中高大上的精英之路,能否结合当地地域文化背景走自己的特色之路,能否利用现成的大学语文的平台塑造通识教育的实用性构建,这些问题都值得深思。加之在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中语文的内容、层次、结构,已经为大学语文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底子,也为大学语文打下了厚实的文化精神基础,足以让其担负起通识教育提升人格精神的重任。最后,大学语文有助于突破思维定势,这也令其具有通识教育中人格健全的效能。当今教育界,无论是借助网络平台,还是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都大部分违背了通识教育的初衷。在通识教育理念中,第一目的是为了让人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精神健全的人。最早的中西通识教育的核心观念都是两个字:全人。而学做人的基本途径无外乎中国名言所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人需要各种亲身体验,如情感、诵读、演说、写作、心理等。当现代化的教育手段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人文的本质受到挑战,教育中大量的教育过程被省略、或是被篡改,通识教育的效果必然被弱化被遮蔽,人们自然会失去对通识教育所谓的塑人的信心和等待的耐心。仔细研读有关西方的通识教育经验介绍和教育过程,笔者发现西方通识教育往往采用的是最原始的教育方式。比如大量的原著精读与研习,教师基本上不讲课,多是以学生自学和助教辅导为主。这种原始的教学方式最早用在中国的孔子时代,也是中国教育的启蒙时代。现在的中国高校在语文教学的方式上呼唤返璞归真,做到用简单的方式去挖掘深层的文化和文学精髓,在回归传统中不随波逐流,保持自已得精神追求和文化操守。尤其是关于人性与人类基本问题的思考有助于学生突破常规思维定势,进行人格完善和创新思维培养,这也是大学语文可定位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可行性要素。

三、大学语文定位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教学实践

台湾著名通识教育家黄俊杰先生曾对儒家的教育理念有这样的理解:“儒家式的‘全人教育’更企求提升人的境界,使人能够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无限的意义。儒家定义的‘整全的人’,在多层次、多面向之间完成人的连续体,它既是‘身心连续体’,又是‘个人社会连续体’,更是‘天人同构之连续体’。儒家教育理念中的‘整全的人’,是一个有本源而与宇宙大化之流在精神上相往来的人。”由此可见,黄教授在基于对儒家传统精神研究的基础上又整合现代教育的趋势,深刻领会到当前的通识教育不仅要借用西方的教育观念,同时也需要复振儒家的“全人教育”理念。台湾的国学教育及其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效果世所瞩目,通俗地说台湾的国学教育在形式上基本等同于大陆的语文教育。台湾十分重视语文学科的奠基、关联、辐射等功能,其国学教育有一个统一的哲学基础,那就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干。这个经过几千年实践证明适合中国人生活的哲学已经成为台湾学人的共同信仰。在这个统一的哲学基础上,台湾的国学才能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道德、伦理与人格的教育也有了落脚点。就目前大学语文的教学而言,若作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其教学形式与教材内容和涵括的精神内质与哲学思想,都必须进行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重新整合,结合传统文化的精神禀赋进行与当今社会人文素质需求相吻合的调整。为此,笔者所在学校进行了基于生活化的大学语文专题式教学改革探索。首先,大学生的学情现状简析。大学语文课程本身与中小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已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而大学生也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根本变化:一是身份社会化。从中学到大学,是大学生真正社会化生活的开始。虽然大学仍然是学校,但已经是半个社会,大学生已经具有了切实的社会化身份。他们开始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而且角色选择极少受到家长、师长的干涉,甚至激烈的社会竞争也会反映在他们的生活中。有的甚至由于岗位的有限性,迫使其由被动竞争转变为大学的主动竞争,致使很多学生出现典型的社会消怠情绪。二是生活独立化。目前许多高中在毕业前夕会举办成人礼,让学生通过成人礼感知自己的成长。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是从大学开始的。离开父母,离开家庭,大多数甚至离开家乡,大学求学的日子从思想上、生活上真正启动了独立的模式。在脱离依赖的初期,大学生的心理会出现一个明显的茫然期。大多表现为失去目标、生活失序、沉迷玩乐、心理空虚等情形。其次,大学语文作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教学探索。据上述分析加上目前绝大部分高校课程安排遵循一个一致的程序:公共课程在先,专业课程在后。这样固化排课的后果是,大学一年级、二年级基本上是思政课泛滥,外语课扎堆,大学语文课跟风。对那些刚刚从高考过来的大学生而言,这些课绝大多数都具备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因而首先就造成一种重复的感觉,难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热情。基于我校大学语文公共必修课的地位和本科生普开的现状,教师们进行了基于生活的专题式教学改革探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后期的影响效应。基于生活的专题式教学模式主要依据大学语文的性质及其在通识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将大学语文课程大致分为四大块:导言——审美教育——爱的教育——结课讨论。课程将不遵从教材的编订次序和文学史的历程,而是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探讨一些语文与生活结合紧密的问题,以期达到语文教学的实用性效果,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在审美教育和爱的教育板块中实行专题式教学,审美教育分为日常生活之美、自然之美、行旅之美、体悟之美、创造之美5个专题,爱的教育大致分成爱家、爱国、自爱、爱侣、爱人等5个专题。这些板块与专题都应用通识教育的思维与理念,一方面侧重人格的健全。如爱人教育将从爱的哲学及爱人的正确方式导入有关经典文学作品的剖析,引导学生将爱建立在尊重与生命的基础上,将施爱与受爱置于正确的三观指引之下。另一方面是大量利用融汇思想,将学生的知识储备调动起来进行创新梳理与组合,形成创造性的思维训练教学尝试。如在体悟之美的专题中精心选用悲、欢、苦、乐四种情绪,分别以音乐、画面、文字、讲述等形式体验情感的触动。在这些情感体验中回忆或结合文学篇目进行共鸣情感感受,尔后辅之以经典阅读,帮助学生寻求智力与精神的乐趣,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品阅与思考。这些教学的方式均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学生们积极探究,深入钻研,在自己感兴趣的文学方向上得到知识与精神的双重收获,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文学是人学,追求美,追求艺术境界,追求精神愉悦。大学语文以其文学性、思想性、文化性、情感性兼备的特点,在通识教育中居于核心课程的地位,其知识性与感悟性的融合特征,彰显了它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根本性差异,也铸就了其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思维创新水平及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等方面的诸多效能。这些效能正是通识教育的目标所在。在培养一个完整人、一个健全人的目标中,人文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均是极为重要的内容,因此大学语文教学是通识教育中的核心环节。重视并不断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水平,应该成为我国通识教育乃至高等教育未来一段长时期内的重要和紧迫任务。

作者:李婷 单位:武汉商学院人文教研室

参考文献:

[1]张红霞.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文化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91-96.

[2]陈琦.台湾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模式与特点[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14,(10):156.

[3]李曼丽,汪永锉.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究,1999,(1):96-101.

[4]张亚群,王毓.论高等教育的专业性与通识性[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6,(7):142-148.

[5]刘刚.论通识教育中的大学语文教学[J].文学教育,2010,(12):32-33.

[6]李继兵.通识教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通识教育篇8

欧美高等教育中的GeneralEducation,在我国通常译作“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在台湾、香港地区则译为“通识教育”。当然,在我国众多的高等院校里,“普通教育”或“通识教育”等提法并不常见,通常冠以“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或“素质教育”等名称。现代大学的通识教育与历史上的自由教育不无相似、相通之处,但时移世易,硬要将两个适应不同时代,有着不同性质、对象、内容与方式的教育视为一体,岂非“刻舟求剑”?由亚里士多德倡导、影响了西方大学几百年发展的“自由教育”,有明确的内涵与特定的指向。第一,自由教育是“与奴隶与工匠相对”的“自由人”所应享受的、以自由发展理性为目标的教育。第二,接受自由教育的个体必须具备一个前提,即拥有充分的、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无须做工、务农或经商,无须为衣食而奔忙。第三,自由教育尊崇的是“自由人的价值”,是帮助少数精英获得德性、智慧与身体和谐发展的教育。第四,中世纪大学自由教育以“七艺”,即“七种自由艺术”为主要内容。尽管“七艺”已经含有人文与自然知识的早期分类,但毕竟此时学科混沌,界限未明,自然科学尚处在发展初期。文艺复兴以后,欧洲大学便明确以人文学科作为自由教育的主要内容。随着社会的演进和时代的变迁,科学的进步导致了学科的不断分化和知识日趋专精;技术的更新,尤其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导致了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社会分工的加快,从而也使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自由教育遭到质疑和挑战,取而代之的是各种专业(职业)教育。然而学科的过度分化导致了相互疏离与分割;知识的专精也可能滑向狭窄与琐碎;热衷于追求功利和实用,忽略了人文素养、价值与道德的专业教育(职业教育),有可能将大学降格为另一种形式的职业培养所,使大学毕业生变成缺乏理想、热情和人生价值目标的“单面人”。功利化的专业教育的这些缺陷和弊端,一直为世人所垢病。

在一些人追怀“自然教育”的崇高与清纯,而另一些人坚持专业教育的正常与合理的时候,也有许多人在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大学能否实现“既培养学生成为专业人员,又培养其成为有教养的人这样一种双重目标”(托斯顿•胡森,1991)?能否不仅使人学会“做事”(todo),而且使人学会“做人”(tobe)(M.范•多伦,1943)?能否在科学与人文、功用与理念、专业知识的传授与完美人格的养成及“为稻梁谋”和“为天下忧”之间取得某种平衡,而不再作目光短浅的取舍?起初,人们试图“复兴”自由教育来疗救专业(职业)教育的偏颇。也有人主张对经典的自由教育实行“改造”,为其奠定实用基础,并“使它们与当代种种问题建立更直接的联系”。1945年颁布的被人称为“红书”的哈佛报告《自由社会中的普通教育》,则明白地指出:普通教育的真正任务,是“协调来自遗产的模式和方向的意义与来自科学的实验和革新的意义,这样它们就可以富有成效地相互共存”。指出了现代大学的普通教育与经典的自由教育的“同中之异”。大学通识教育(普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在华人地区,尤其是中国,严重的“应试教育”和过早的文理分科所造成的种种弊端,更将实施和优化通识教育的紧迫性提上大学行政领导和教授们的议事日程。应当看到,现代大学的通识教育与经典的自由教育相比较,至少在三个方面有了变化。第一,通识教育是面向诸多莘莘学子的——从豪门巨富到平民百姓——而不再像自由教育仅仅是少数精英们的特权。第二,通识教育并不排斥或贬低专业教育,相反,应当而且可能携手合作,互补共进。第三,通识教育是文理兼备的,力图通过科技与人文“两种文化”间的深刻对话,达到沟通、整合的目的。

二、现代大学通识教育之使命

现代大学的通识教育负有多重使命,要者有三:

(一)补缺、纠偏,摆脱狭隘与浅薄

中学阶段过早的文、理分科,造成了青少年知识结构的明显缺陷。这是“应试教育”的“公害”之一。进入大学,划分过细过窄的学科、专业,加上功利色彩过于强烈的学习态度,愈加强化了大学生知识掌握的缺失和偏狭。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第一项使命,就是要治疗教育失当所造成的“营养不良”、文理失衡。1978年以后在高校普遍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即是针对大学新生文化素养不高、文字语言能力薄弱而采取的补救措施。赋予通识教育补缺、纠偏的功能,主要有三方面的理由:

(1)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以及精神的世界本来就是统一的,彼此融合的。我们对自然、人文与社会的认识,也不应当是彼此割裂、支离破碎的。

(2)大学毕业生可能碰到的种种问题,都不会是单一的技术或文字问题,不会只涉及数学或力学知识。早在194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通过的著名的“刘易斯报告”就指出:“技术的和社会的问题如此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以致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必然成为人的职业所需要的部分”。麻省理工学院校长保尔•E•格莱博士又在1987年制订“工程师教育探索性改革计划”,基本思想是:“一位专业工程师再也不能仅仅驻足于工程技术一隅了。他生活并活动在一个社会系统中,需要理解文化和人类的价值。人文学科不能再被视为仅仅是“糕饼上的糖粒”。

(3)大学所培养的各个学科、专业的毕业生,若干年后将有相当一部分进入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决策层和管理层,他们若只有狭隘的视野和残缺的知识结构,不仅难以胜任工作,而且可能因决策失误而造成莫大的损失,甚至酿成可怕的灾难。大多数高等学校的通识教育,往往侧重于人文的、价值理念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因而造成了一种误解,似乎通识教育就等同于人文教育,等同于中国文化教育。如前所述,科学教育也应是大学通识教育“题中应有之义”。尤其当科学、技术的发展远远超出常人的认知范围,同时又深深地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的今天,更是如此。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高等学校不仅致力于把科学教育、技能培训同人文教育结合起来,而且致力于推进科学教育、技术教育的“人本化”,注意在科学、技术教育中突出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整合、贯通,由知识的统摄渐臻智慧的领悟

补缺、纠偏仅仅是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切入点,我们决不能止步于此。因此,第二层次的大学通识教育应当在掌握较多知识的基础上,实行科际的整合,即发现各专门知识、各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并突破各学科不同的符号体系、逻辑体系所造成的“能障”或认识“盲区”,形成知识的“大局观”、“整体观”。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教授与国内一批科学家、诗人和画家所进行的饶有趣味的试验有力地证明:在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之间,并不存在一条万丈鸿沟。它们之间的界限可以突破、跨越,“两种文化”可以对话,可以相通、交融。大学通识教育必须防止“杂、散、乱”的倾向,不能只是开设一大批五光十色的课程供学生选修,不能仅仅“填鸭式”地灌输各种知识。必须注重心智的训练,即培养学生洞察、剖析、选择、整合和迁移的能力,以收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之效果。有的学者将“通识”两字解读为“统摄”,实在是真谛之见。缺乏“统摄”能力的人,不可能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即使学富五车,也不过是一只“两脚书柜”而已。

(三)超越功利,超越“小我”,弘扬新的人文精神

由追求整合的知识到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由智慧的领悟到价值澄清和人格养成,这就是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第三境界”,也是不易实现而又必须孜孜以求的更高目标。就人的发展而言,身心的和谐,左、右脑的协调,知与行和表与里的一致等等,都要求人们从“全人教育”的观点来规划与实施大学通识教育。就社会的进步而言,未来社会不仅仅是一个科技发达、经济富庶的社会,还应是一个高度文明、高度民主、充满激情与理想的社会。如果大学教育所培养的只是一些自以为是的技术官僚,或者冷漠、呆板的“电脑人质”,或是唯利是图、人格卑下的政客、市侩,那么,谁来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谁来为民族的、国家的利益犯难冒险?谁来为社会的公正、平等与清明而仗义执言?大学教育,特别是大学通识教育,都回避不了塑造“新人”和“完人”的任务。大学通识教育可以通过对历史的追溯与反省、对异质文化的比较与批判、对传统的推陈与出新、对艺术的欣赏与赞美、对科学的探索与创新等等,帮助青年学生超越功利,追求高尚,从而造就一大批全面发展的、敏于探求、善于批判、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新人,弘扬新的人文精神。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断言,现代大学的通识教育不再是一种点缀、一种辅助、一种补救措施,而“往往更是大学教育的灵魂”。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三项使命,相互联系而又有层次之分。但从多数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现状来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实用化”、“技能化”和“拼盘化”的倾向。许多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所开设的通识教育课,很多是类似“英语广告”、“商务契约译写”、“外贸英语函电”、“实效商务写作”、“公关技能初步”、“微机操作”、“股票市场简析”等实用性、技能性课程。这一方面受教师知识结构和水平的局限,另一方面与系、校主管人员和学生仍以实用、功利观点来看待通识教育有关。此外,由于通识课程的开设缺乏论证,选修缺乏指导,又会导致另一种倾向即“拼盘化”的出现。有学者批评台湾地区有的高校将“宠物饲养”之类也充作通识课程。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欧内斯特•博耶1987年发表的调查报告,对美国高校中“什锦炒菜”式的通识教育提出质疑,认为从农业工程到意大利语,从保健教育到经济学等由学生“自助餐”式选修形成的任何组合,“都被夸大为够得上称之为普通教育”,其实,学生从一门狭窄的课程修读到另一门同样狭窄的课,“很少能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更看不到知识的总体”。这样做,其实是背离了通识教育的真谛,虚化了通识教育的使命。由此看来,三项使命的真正实现,还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还要走很长一段路程。

三、现代大学通识教育之形式

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形式必须多样化,方能承载赋予它的多重使命。世界各国高等学校已经有一些成功的探索。

(一)开设跨学科课程

早在本世纪30年代,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就开设了“当代文明课程”,将社会、历史、科学、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概念综合起来,向学生作导游式的介绍。70年代以来,欧美高校设置的STS(Science,TechnologyandSociety)即“科学、技术与社会”课程也大量出现,如“计算机课程与社会”、“能源与社会”、“生物技术与伦理”等等。英国牛津大学则将两种或三种以上科目结合在同一课程之中,如“经济学与工程科学”、“哲学和数学”、“冶金学和材料学”等“两科课程”;“工程学—经济学—管理”、“心理学—哲学—生理学”、“经济学—哲学—政治”等“三科课程”。

(二)举办系列讲座

由多位有着不同学术背景的教师围绕某一专题开设的系列讲座,也是实施通识教育的较好形式。例如,南京大学在推进课程建设“小型化”、“模块化”和“边缘化”(即跨学科)“个性化”的同时,从1990年至1994年,先后组织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台湾四十年”、“哲学与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当代科学发展新动向”、“体制、目标、现代化”等20多个专题180余场系列讲座。近两年来又在浦口新校区为大一、大二学生举办系列学术报告300余场。其中如数学系教授主讲的“科学技术的数学方法”、“数学思维与学习方法”;天文系组织的“蝴蝶天文•物理•气象的学科革命”;大地海洋科学系的“资源、环境与持续发展”、“长江三峡与三峡工程”;物理系的“奇异的低温世界——低温物理、低温化学、低温生物、低温医学”;生物系的“生态与社会经济发展”;哲学系的“技术引进的哲学思考”、“传统哲学与现代决策管理;外国语学院的“文化差异与英语学习”;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的“市场与政治”等等,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跨学科及整合、贯通的原则,受到了大学生的欢迎。

(三)组织“问题研究”

约翰•S•布鲁贝克把“问题研究”作为“跨学科组织的第二种方法”,“它不从学科着手,而是从那种多面性问题——各门学科复杂地结合在这一问题里——开始。”例如,“贫穷问题”即是一个很好的研究题目。可以选择来自不同系科的学生,在一两位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各自学到的社会学、经济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及其他学科的专门知识和理论,阐述自己对“贫穷问题”的研究心得与对策建议。对一个大学生来说,要求他用常人可以理解的术语向一批聪明的外行阐述他的发现,本身就是一种有益的训练。而他在倾听具有其他知识背景的同学的发言,并与之争辩、讨论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跨进其他学科领域,有所涉猎,有所启发,收益是不言而喻的。这种“问题研究型”课程,是较高层次的通识教育,一般以大三、大四学生为宜。首先,学生在具备相应的文化基础之后,接受一门学科的训练;第二步,应用这门学科去探讨该领域中的一些问题;第三步,通过共同问题的研讨,把各学科联系起来。有许多世界性的和全国性的问题值得组织这类跨学科研究与教育。例如:裁军、人口、贫困和进步、海洋和海底的开发利用、民工潮的原因与控制、惩治腐败与政治改革、信息高速公路与发展中国家等等。

(四)重视潜在的、非课程形式的通识教育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各种学生社团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大学生辩论赛等等,都可以成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学生长见识、增才干、陶冶性情、提高素养大有帮助。而有关对大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更值得特别讨论。1996年3月,香港《明报》组织了一次“大学生课外阅读问卷调查”,根据从香港科技大学、中文大学和城市大学回收的317份问卷,可以看到大学生“即食阅读”的趋势。也就是说,今日香港的大学生看书大多拣选“即食”性或“易消化”的书籍,而一些深层次的,如哲学思考或历史题材的书籍却“似乎被他们忽略了”。“大学生最喜爱的10本书”中,金庸的武侠小说4本榜上有名,张爱玲等人的言情小说也居两个席位。“大学生最爱读的杂志”,则多数是《壹周刊》等“集资讯、时事、潮流、娱乐、八卦于一体的杂志”。《明报》不无忧虑地指出:这类被“认为‘哗众取宠’的刊物会否影响这班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呢?似乎颇引人深思。同年9月有人对南京高校学生阅读情况的调查,则反映了大学生阅读的“实用”、“功利”倾向。有76%的大学生在一学年中读过20本以上的课外书,专业辅导书占61%,其中又以外文、计算机、金融、法律、医药最多;28%为娱乐消遣性书籍,其中又以武侠、言情小说为主;而哲学、政治、历史、艺术、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的学术著作,仅占11%。港、宁两地的调查给我们一个强烈的信息:大学生的课外阅读亟待指导,大学通识教育必须从空间和时间上去占领之。英国17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卡尔•马克思语)弗兰西斯•培根有一段名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上一篇:化学专业范文 下一篇:语文教育专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