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四个历史时期主要代表思想

时间:2022-07-30 11:10:12

浅析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四个历史时期主要代表思想

摘要: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历史起点,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不断推陈出新,分别形成了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和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学者们对经济增长源泉探求的视野也从资本、劳动扩展到技术、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制度等要素。这些经济增长理论在不同时期都曾对经济增长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就各个时期不同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做简要评述。

关键词:经济增长理论、模型、演化

关于经济增长,早在古希腊诺芬的《经济论》中就曾论及财富的性质与来源,但最早具有科学的系统的增长思想的学者是亚当•斯密,自从亚当斯密在其经典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经济增长问题以后,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理论已成为经济学研究的核心课题。纵观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历史演化,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四个历史时期:

一、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古典经济学家研究经济增长具有特定的历史条件:当时英国的政治、社会、经济环境处在一个大变革时期,工业革命拉开序幕,经济学家须对工业资本主义的运行方式、基本促进因素予以科学解释。其中真正具有代表性的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一)亚当•斯密经济增长理论。斯密认为,促进经济增长有两种途径:一是增加生产性劳动数量,二是提高劳动效率。”①劳动效率对经济增长更具促进作用。

(二)大卫•李嘉图经济增长理论。李嘉图的理论主要有两点:一是指出经济增长最终将趋于停止,二是将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②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指出经济增长的规模性动因(资本、技术、土地),注意到自然资源在增长中的特殊性,但把增长过程简单的看作是人口增长与资源消耗与资本积累和市场扩大之间的竞争。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为探索资本主义稳定增长的条件,形成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其代表人物为哈罗德,多马和索洛,斯旺。

(一)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该模型由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推导,突出了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认为政府可通过调节储蓄率水平刺激资本积累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

(二)索洛―斯旺经济增长模型。该模型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和英国经济学家斯旺提出。认为经济增长过程为资本积累过程,决定资本积累的是投资的收益率。

新古典模型的贡献有三方面:第一,认为经济稳定增长可通过改变资本―产出比实现;第二,认为收入分配变动趋势是工资上涨;第三,重视技术进步。局限性有三方面:第一,把技术看作外生变量;第二,认为经济的自我运行可使经济处于最优增长路径;第三,认为任何时期储蓄率都全部转化为投资。③

三、新经济增长理论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罗默、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在对新古典增长理论重新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组以“内生技术变化”为核心的论文,标志新经济增长理论形成。

(一)罗默模型。罗默模型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四方面:资本、非技术劳动、人力资本和新思想。新思想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知识积累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

(二)卢卡斯模型。卢卡斯模型视人力资本积累为经济长期增长的决定因素,是增长的真正源泉。指出人力资本积累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教育提高职工劳动生产率;二是通过实际训练和经验积累。

新经济增长理论强调经济增长是经济体系内部力量作用的产物,重视知识、人力资本的研究。缺陷有两方面:一是采用过于严格假设条件,损害了对经济发展现实的解释力;二是强调人力资本和技术知识时,忽略经济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四、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

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和西方经济增长理论,既有历史联系,也有本质区别,主要体现在经济理论路径的选择不同。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在增长路径选择上,始终以对现象的解释为基础。如哈罗德―多马模型从投入角度说明经济增长;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将技术作为外生因素解释经济增长;新经济增长理论企图通过政府力量完全消除资本主义市场缺陷。马克思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经济均衡增长解放结合起来理解经济增长,因此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是较为完整的。

马克思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揭示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揭示了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一是增加生产要素投入量;二是提高生产要素产出率。

他认为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正常进行的条件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简单再生产是零增长经济,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原动力使其不断进行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第一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价值、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与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等于第二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价值与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和,这样才能保证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得以顺利实现。④他指出,第一部类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一致,以及第二部类总供给与总需求间的平衡,是经济均衡增长的实现条件。

他认为,经济增长不单纯是财富增长,还会引起社会经济效应:一是劳动的组织和科学力量的应用在生产中越来越重要;二是产品的再生产必伴随社会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经济增长不是终极目标,经济增长是人本身的发展和从自然界中解放出来的手段,因此,经济增长应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⑤

五、结语

经济增长是指财富在数量规模方面的增长,经济增长理论是以如何增大一国财富为研究内容的理论和方法。鉴于经济增长对人类福祉的重要性,本文对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四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代表思想进行了梳理,按照理论的派别依次介绍了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和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并对各种理论进行了评析。

从以上评析可以看出经济增长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中。对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对促进我国经济高速、稳定、持续的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作者单位: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彦林,彭文民,姚和霞.经济增长理论与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J].现代经济,2007(6):131-133.

[2] 王胜男.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8(11):391.

[3] 揭水利,陈恩.西方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视角下发展我国经济的战略抉择[J].经济问题探索,2010(1):12-17.

[4] 吴义刚.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的内涵及其拓展[J].安徽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报,2008(9):48-51.

[5] 侯为民.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8(1):89-93.

注解

① 王彦林,彭文民,姚和霞.经济增长理论与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J].现代经济,2007(6):131-133.

② 王胜男.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8(11):391.

③ 揭水利,陈恩.西方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视角下发展我国经济的战略抉择[J].经济问题探索,2010(1):12-17.

④ 吴义刚.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的内涵及其拓展[J].安徽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报,2008(9):48-51.

⑤ 侯为民.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8(1):89-93.

上一篇:论述如何将网络营销成本做到极致 下一篇:中国高尔夫业余巡回赛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