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钣金实训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及解决对策

时间:2022-02-26 09:02:00

汽修钣金实训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 要】汽修钣金实训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教学安全隐患,我们在教会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要注意教学安全,指导学生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制定符合学生身体和心理特点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规范操作,注意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加强设备的检查检修,按时保养,能有效的解决在汽修钣金教学过程中教学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汽修钣金实训教学;安全;规范操作;个人防护;设备

在目前的教学及招生体制下,职高学生的一般特点就是:文化课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厌学情绪;行为习惯不规范,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和嗜好,对学校教学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在这种情况下,职业中学的学校安全教育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同时也遇到了新的挑战,所以提高学校的安全教育,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显得尤为重要。而作为学校安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学安全,特别是实训教学安全又有义不容迟的责任。本文仅从汽修钣金实训教学方面谈谈实训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汽修钣金教学安全的重要性

1.汽修钣金教学安全是保护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职高学生一般年龄在17至19周岁,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阶段,生理和心理都将发生很大改变,社会、学校都应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所以在汽修钣金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要求,结合本课程的特点,时时注意教学安全,做到既学会了技能又成长了身体。

2.汽修钣金教学安全是学生学习技能的需要

职高学生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技能,每一种技能都有一定的身体素质要求,所以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好技能的重要条件。特别是汽修钣金技能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所以必须保证学生在学习技能时身体不受到伤害。

3.汽修钣金教学安全是正常教学开展的需要

在现在的项目制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实行模块化,汽修专业的学生要学习发动机、电控、底盘、变速器、钣金、涂装等各种模块。在这些模块教学中,由于钣金教学中使用的设备多、能耗大等的特点,安全隐患最多,所以保证钣金教学过程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二、汽修钣金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在项目教学模式下,学生一周有三、四天在实训车间中度过。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两种心理倾向,一是由于学习环境的改变,在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增加了安全风险,学生喜欢触碰各种实训设备;二是长时间的实训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不喜欢实训,进而厌恶设备,甚至破坏设备,增加安全风险。在汽修钣金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我归纳为以下几种:

1.在汽修钣金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学生的人身安全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的好奇心强,勇于探索和创新,喜欢接触各种新事物,同时职高学生的整体行为控制能力比较差,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又因为汽修钣金教学的设备比较多,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极易引起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

例如,在整个钣金实训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要不断的进行设备操作,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操作规范的理解和掌握不尽相同,误操作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因为操作不规范引起的安全问题一直会伴随在整个实训教学过程中。

还有,由于钣金实训教学中,我们要使用各种钣金设备,所以设备本身的故障也会伴随在整个钣金实训教学过程中。如在车辆底部地板的维修中,举升机设备的故障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人身安全,像举升机锁止不紧等;电阻电焊使用过程中,点焊机的故障将伴随在整个使用过程中等;惰性气体保护焊在焊接过程中容易出现焊丝缠绕故障,需要进行焊丝重装工作,在焊丝重装过程中,容易发生手部伤害问题,在焊接过程中也会因故障出现泄露高压气体等问题。

又因为实行项目制教学,学生实行车间管理模式,即理论教学、实训操作、课间休息均在车间中,导致学生长时间与设备在一起,特别是在休息时,指导教师不可能观察到每个学生的动向,学生触碰设备、玩弄设备、开关电源及在设备间相互追逐极易引起学生的人身伤害。

2.在汽修钣金教学过程中的设备安全

由于汽修钣金教学的特点,实训过程中要使用各种钣金维修设备,而这些设备大多使用380V的工业用高压电,如焊机、外形修复机等,有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高热,如电阻点焊、氧-乙炔焊等,还有一些设备比较重,如液压设备、拉伸牵引设备等,这些设备本身就存在用电安全、散热安全、移动使用安全等问题。

3.在汽修钣金教学过程中的职业病安全

在项目循环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实训过程实际就是一个汽车维修过程。所以一些职业病也将影响到整个教学安全。尤其对于一些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

例如,在使用电弧焊、惰性气体保护焊过程中会产生强光和有毒气体,强光会伤害学生的眼睛和皮肤,初学者因为手眼等不能很好的协调,经常会出现眼睛直视强光现象。而焊接中产生的有毒烟尘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会影响学生的呼吸系统。

又如搬动液压工具、拉伸牵引设备等重型设备可能短时间内透支学生的体能。在车辆底部维修时,因不能站立或必须保持某种姿势时会使学生的某些肌肉群造成损伤等。

三、汽修钣金教学过程中的安全预防

虽然在整个汽修钣金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会引起教学安全问题或导致学生的人身伤害,但只要我们提高安全意识,积极预防,完全可以使学生在学会专业技能的同时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

安全教育在整个实训教学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根据职高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载体,告知学生安全的重要性,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通过实训操作前的多媒体影像,显示误操作产生的严重后果,提高学生规范操作的意识等。

树立安全意识,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执行安全规程不打折扣、不变样,有没有人管都一个样,有没有监控都一样,要养成愚蠢执行安全规程的习惯。大量事实证明违章作业者同时也是事故受害者。

2.根据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项目循环制教学模式下的汽修钣金实训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汽车的维修过程,整个教学环境是按汽车维修工厂标准布置的,设备也是按汽修钣金维修需要采购的,所以整个教学操作规范和相关要求也是参照成人的标准制定的。而我们的学生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所以在制定教学计划和选择教学内容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个特点,必须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既能使学生学会技能,又符合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例如:在拉伸牵引教学中因体力消耗比较大,适当延长教学时间,让学生有一定的休息和调整时间;在拉伸工具中选择一些重量较轻的工具,以便学生使用工具时不会太吃力;在车体上选择操作比较方便的区域,以便学生能在姿势比较轻松的状态下操作。

在焊接教学过程中,先在角铁等仿制件中进行训练,等焊接技术比较熟练后再到实训车上进行焊接操作。为预防焊接时产生的强光对眼睛及皮肤的伤害,可以缩短每次的焊接时间,增加焊接次数,延长中间休息时间等,确保学生安全,提高学生技能。

3.严格要求,加强规范操作教学

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实行教师示范,分组教学,相互监督,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做到不随意触碰无关设备设施。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先由指导教师进行示范操作,在讲解技术要领时,渗透安全教育。然后把项目班级再分成若干小组,设立组长,划定实训区域,做到学生无事不出实训区域区,要出实训区域先报告。

加强规范操作教学,反复强调设备操作顺序及相关要求,使学生在实训前对操作顺序及相关要求熟记于心。对于不熟练的学生坚决不准上设备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指导教师加强指导和巡视,小组成员加强监督和提醒,确保实训操作安全。

例如在汽车钣金件的切割教学中,要使用到划针、直尺、大力钳、气割工具等,指导教师应讲清楚划针的使用方法及可能出现的伤害,气割工具的使用方法、操作次序等。在学生分组练习中,指导教师要控制高压空气的气源,提醒学生注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等。

4.注意安全防护,保证学生人身安全

对于设备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害因素,通过积极的安全防护来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有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或噪声,在这种情况下能通过使用防护物品、缩短单次时间等方法来保护学生的安全。

例如在使用电弧焊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强光,那么可以使用专用的防护头盔、专用的皮制防护手套、专用的皮制防护衣服来保护眼睛和皮肤。在汽车钣金件切割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噪音,这时就需要戴专用的耳罩来减少噪音对耳朵的影响。切割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火花,需要学生在操作时戴专用的面罩来保护脸部。在汽车钣金件拆装的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学生必须穿安全鞋,预防在拆装过程中钣金件的掉落伤害学生的脚部。

5.平时提高设备设施的检查频次,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制定设备设施检查制度,提高设备设施检查频次,做好检查记录。制定设备设施保养制度,按时保养,做好保养记录。克服侥幸心理,对于检查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排除,不能排除的坚决封存不用。做到上课前要用的设备设施使用一遍,确保安全能用。实训结束后,使用过的设备保养一遍,以便下次能够正常使用。对上课时不用的设备设施,设置隔离线,安全警示,能切断电源的切断电源,杜绝学生随意触碰。

总之,只要我们提高教学安全意识,制定设备操作规范并积极按规范操作,加强设备检修和保养,注意设备操作前的安全防护,根据学生的身体特点,制定符合职高学生身体特点和心理特点的实训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在整个汽修钣金实训教学过程中,既能确保学生学会维修技能,又避免教学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车身修复.人民交通出版社.

[2]高级汽车维修钣金工培训教材.电子工业出版社.

[3]汽车钣金工艺与技能训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4]汽车钣金.机械工业出版社.

上一篇:中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探析 下一篇:浅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多种思维方法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