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钻孔灌注桩基础存在的质量问题与解决措施

时间:2022-02-25 11:57:20

浅谈钻孔灌注桩基础存在的质量问题与解决措施

摘要:钻孔灌注桩基础是一种能适应各种地质条件的基础形式,钻孔灌注桩具有低噪音、小震动、无挤土,对周围环境及邻近建筑物影响小,能穿越各种复杂地层和形成较大的单桩承载力,适应各种地质条件和不同规模建筑物等优点,但是处理不好会发生很多质量问题。本文作者对钻孔灌注桩基础主要质量问题的防范及处理措施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质量问题;解决措施

Abstract: bored pile foundation is a kind of can adapt to various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foundation, bored pile with low noise, small vibration, no soil compaction, little impact o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adjacent buildings, can pass through the complex form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single pile is larger, can adapt to various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different size of buildings and so on, but not handled properly will be a lot of quality problem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s of the main quality problems of bored pile foundation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for reference.

Keywords: bored pile; quality problems; Solutions

中图分类号:U443.1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钻孔灌注桩基础所具有的优越性

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因钻孔灌注桩基础能够满足于不同地质条件的需求,有着良好的地质适应性,因此在近年来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工程的桩基础施工中。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受地下水带来的影响较小,在地势低洼、软土地区同样能够发挥出较好的稳定性;2.较预制桩而言,钻孔灌注桩基础具有孔径大、桩身长、钻进和旋削在钻头使用中可同时进行等的特点,因此在实际的施工操作过程中,对于任何地质结构条件都能够正常的发挥出其效能性;3.由于在钻孔完成后可以实现立即浇筑的效果,因此钻孔灌注桩基础较其他桩基础施工具有施工工期短的优势;4.良好的抗冻能力主要表现在由于深埋于冻层之下的钻孔灌注桩基础在施工中,受到桩体地下部位粗糙率较大以及所受接触土壤阻力较大的影响,对桩基础的变形具有较好的抵制形;5.通过导管和自重原理,钻孔灌注桩基础能够将水与混凝土进行较好的分离,便于水下浇筑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钻孔过程中的质量通病问题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2.1 钢筋笼的上浮问题及措施

a.对钢筋笼初始位置的确定及与孔口的固定。保证导管在孔位的中心之上是进行导管下放时的重点,当混凝土接近笼时,不仅要注意 1.5~2.0m 是控制导管埋深的标准, 更应注意灌注混凝土时不能将导管出口和钢筋骨架底端平齐,同时还应对导管埋深与混凝土的灌注标高进行随时掌控;b.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混凝土的配比,在灌注混凝土时为确保灌注状态的持续性和快速性,可适当的对其加入一定量的缓凝剂;c.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保证施工开始后能够正常有序的进行,特别要注意对于相关电气的检查工作,以防止在施工开始后出现电气停运而影响工程的施工;d.为防止钢筋笼的上浮,可在灌注桩上部设定相关的固定装置;e. 通过在浇筑过程中对混凝土浇筑速度的控制,将导管进行单向旋转和上下反复摇晃可有效防止钢筋笼在灌注过程中的上浮问题;f. 在对导管进行埋深时为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可将埋深度调整至3-8m,以降低因导管埋深过大而导致的钢筋笼上升问题;g. 如果钢筋笼上升问题不能有效的进行控制,应立即停工,上报工程项目部和技术部,做报废处理。

2.2 断桩的问题及措施

①对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和粗骨料粒径在灌装前进行严格控制和检测。如果出现标号、品种的更换,应进行标样的实验以保证灌装混凝土的质量;

②保证从导管内灌注混凝土的足量性、连续性、快速性和节奏性,为防止断桩问题的发生,应根据首次混凝土的灌入量对绑扎水泥隔水塞的铁丝进行选择和定量;

③良好的抗拉强度是保证导管能承载混凝土灌装重量的前提,同时在对导管的选择上应以内直径在30cm以上内径壁均匀无阻碍的导管为宜,当然进行必要的小球通过实验对导管进行施工前检测还是十分必要的;为便于在混凝土中拔起,导管最下一节应控制在 4m左右的长度且低端不带有法兰盘;

④为保证清孔后泥浆的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应及时调整孔内泥浆在清孔过程中的密度;

⑤清孔是成孔后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根据孔内的沉渣情况来确定清孔时间,当孔邸沉渣不大于标准要求后,才可进行混凝土灌装操作。

2.3 孔壁坍陷的问题及措施

①在对地层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后进行施工方法及机具进行成孔操作;

②注重对护筒强度和尺寸的选择;

③做好成孔后清孔工作,在孔底沉渣不大于规范要求、孔壁牢固的基础上,进行混凝土的灌装;

④控制施工过程中钻头的进钻速度和空转时间,注重确保水头的稳定性;

⑤不超过3小时为成孔待灌的最佳控制时间标准;

⑥防止钢筋笼在吊装搬运的过程中发生变形,安放时一方面要避免碰撞,另一方面要进行孔位的对准;

⑦一旦发生孔壁坍陷的问题应立即停工,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部位进行认真分析,不能采取补救的措施的应将其回填后在钻;

⑧孔壁坍陷发生在清孔或者钢筋笼的吊装过程中时,应立即停工并吊出钢筋笼,添浆护壁对塌陷物清理后,如果不继续发生塌陷后可重新进行钢筋笼的吊装及清孔工作。

2.4 护筒冒水的问题及措施

①根据地质条件特点,选用适宜的粘土对坑底及四周壁进行分层夯实处理后,进行护筒的埋设;

②护筒高度控制在1.0~1.5m为最佳的开孔高度;

③为防止碰撞刮伤护筒,应选派技术娴熟的施工人员对钻头的起落进行实时监控;

④一旦出现护筒冒水的问题,应立即停止施工,用适宜的粘土进行坑四壁的分层加固;

⑤当护筒严重移位下沉时,立即停工后应对护筒进行重新安装。

2.5 缩颈的问题及措施

①应严格控制所选用泥浆的质量;

②在起钻和钻进时将一定数量的合金刀片焊接于导正器外侧,可有效起到扫孔的作用;

③成孔时加大泵量,提高成孔的速度,这样孔壁在成孔一段时间内会形成泥皮,孔壁则不会渗水和引起膨胀;

④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办法扩大孔径消除缩颈。

2.6 钻孔桩身偏斜的问题及措施

①加强技术管理, 减少人为的技术性失误, 放样和机械定位须根据技术参数反复校核;

②钻入斜状岩层、土质不均匀地层、孤石或碰到明显阻碍地层时,须调慢钻速,不能一味快进;

③钻孔前须平整场地,并夯实硬化,枕木应均匀着地尽量找平;

④在松散易坍地层钻孔时,应尽可能加固地层,钻速不宜过快,注意观察钻杆角度和桩位偏差;

⑤应对一般的偏斜情况,可用钻头上下反复扫钻数次削去硬土,如效果不佳,回填粘土至高出偏孔处0.5m以上重新钻入;

⑥如偏差较大,应通知监理及设计人员鉴核。

2.7 桩底沉渣量过多的问题及措施

①吊放钢筋笼,桩中心与钢筋笼中心要保持一致,吊装速度不宜过快,应控制好不碰撞孔壁;

②泥浆的质量要选好并控制好泥浆的粘度和比重,不能用清水替代。混凝土灌注时,导管底部至孔底距离最好控制在30~40mm,混凝土储备量充足,导管一次最好埋入混凝土面下超过1.0m,以利用混凝土的巨大冲击力清除孔底沉渣;

③成孔后钻头在孔底10~20cm上保持慢速空转,循环清孔要超过30分钟。

2.8 卡管的问题及措施

①控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必须小于钢筋笼主筋和导管直径最小净距的 1/4 并小于 40mm;

②隔水栓直径要与导管内径相配,同时兼顾良好的隔水性能以保证顺利排出;

③灌注混凝土时必须加强对混凝土坍落度和混凝土搅拌时间的控制。坍落度宜控制在 16~22cm,保证良好的和易性;

④必要时可掺入适量缓凝剂,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易性和缓凝;

⑤导管使用前应试拼装试压,试水压力为 0.6~1.0MPa,以保证导管连接部位的密封性。在灌注过程中,为了避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塞,混凝土要缓缓倒入漏斗的导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钻孔灌注桩基础是一种能适应各种地质条件的基础形式,钻孔灌注桩基础属隐蔽工程,且影响其质量的因素较多,如不抓住重点进行有效防控,就有可能发生质量问题,甚至质量事故,对社会和施工企业本身都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施工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李定宇;廉黎明;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的形成及防治措施[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 年

[2]张玉华;高层建筑基础钻孔灌注桩工程施工[A];2004 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 中国水利学会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委员会 2004 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 年

[3]梁美清;钻孔灌注桩常见施工质量问题的研究与治理[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 年

上一篇:浅析企业经济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下一篇:论艺术与宗教和哲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