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理契约与非正式组织管理

时间:2022-02-25 08:56:24

论心理契约与非正式组织管理

摘 要:非正式组织是伴随正式组织而生的,它对组织的良好运行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与正式组织不同的是正式组织更多的是正式契约的结合体,而非正式组织则是心理契约的结合体。通过借鉴双S立体文化模型,将非正式组织按社会性和团结性维度进行分类,讨论心理契约与不同类型非正式组织之间的相互影响,希望对非正式组织的管理有一点意义。

关键词:非正式组织;心理契约;双S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2-0081-02

1 组织中的心理契约

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中伴随而生的,正式组织是通过效率为逻辑的一组正式契约结合体,而非正式组织则是通过以情感为逻辑的心理契约的结合体。非正式组织在企业中对企业的影响有利有弊,如何对非正式组织去弊扬利,就需要对非正式组织和心理契约进行分析和管理。一个组织中的心理契约可以分为:员工与组织的心理契约,员工与非正式组织的心理契约,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

(1)员工与正式组织的心理契约。员工经过契约进入企业,在与企业订立正式契约的同时也与企业缔结了心理契约。心理契约被称为“隐含交易”,它表述了这样一个意思即企业能清楚每个员工的发展期望,并满足之;每一个员工也为企业的发展作出全力奉献,因为他们相信通过企业能实现他们的期望。概括而言,心理契约就是组织和个人彼此对对方应付出什么同时又应得到什么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约定的核心成分是双方隐含的非正式的相互责任。员工与正式组织的心理契约是员工与组织对双方权利责任的一种心理认同。但是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偶然事件和信息不对称的时候,特别是现在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面临巨大的压力和不稳定性,企业与员工的心理契约可能随时被影响。这时员工可能认为组织没有实现其心理契约进而对组织进行报复,如偷懒、消极性对抗等。如果企业不能尽快的解决这些问题,员工就会倾向与寻求非正式组织,以获得支持。本契约被破坏后,员工倾向与非正式组织建立心理契约以寻求帮助和心理认同。

(2)员工与非正式组织的心理契约。员工加入非正式组织,主要有两个主要的原因,一个是情感和社交需要,一个是公平和安全需要。一般因员工情感和社会需要而结成的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是要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控制。但是因为安全需要的非正式组织的结成,很可能是因为正式组织没有满足员工的安全和公平需求,或正式组织与员工的心理契约被打破,员工进而寻求与非正式组织缔结心理契约,对正式组织进行报复。这种非正式组织对企业往往有直接的消极影响。

(3)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虽然也会有员工不会进入非正式组织,员工之间也会缔结心理契约。但是这种心理契约相对于非正式组织与员工的心理契约,其影响力较小。但是其有可能成为非正式组织的萌芽。在利益博弈的时候我们可以对这种契约加以利用。增强或瓦解心理契约已达到企业发展要求。

2 非正式组织分类及与心理契约的关系

借鉴双S立体文化模型 ,我发现非正式组织也可以根据社交性(sociability)和团结性(solidarity)划分成为网络型,松散型,共享型,安全型四种不同的类型(如图2.1)。第一个维度为社交性(sociability)按照字面理解是一个社群内成员友善的程度。在企业或组织中它是表示组织成员之间的融洽程度的一个指标。一些组织内部人际关系可能非常友善、和睦,其成员经常有统一的外出活动(即高社交性);对于另一些组织而言,其成员少参加工作外的活动,在工作时只讨论和工作相关的事( 即低社交性)。第二个维度团结性(solidarity)是基于理性而不是感性的,它着重描述的是组织成员对正式组织任务与目标所持共识的一致程度。

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组织对心理契约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1)网络型(networked)非正式组织:高社交性,低团结性。

网络型非正式组织是社交性高,团结性低的非正式组织。特点是组织内的成员和睦相处、关系融洽,工作氛围是轻松的、和谐的,成员都希望看到他人的成功,愿意分享彼此的信息。同时,这是一种强势的非正式团体和派系,组织的总体目标容易被架空。

对心理契约的正面影响有:①工作气氛活跃,思想开放,心理契约容易得到保持,很少会因为对某些概念的错误理解而造成对心理契约的破坏。②大家相互关心爱护,使新员工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心理契约比较容易确立,新员工由于开始不了解或因组织故意展现其好的一面而形成了不合实际的心理契约能够快速和有效的得到纠正。③员工很注重与其他员工及组织的关系是否和睦,向于注重他们在组织中的长期利益,较容易形成关系型心理契约。Frederic Herzberg(1987)研究认为,情感因素与报酬在留住新员工的过程中同样重要所以情感因素可以认为是网络型非正式组织对心理契约产生正面影响的优势所在。

对心理契约的负面影响:①由于个人很注重与其他员工之间的和睦关系,所以会扮演多重角色,这样员工就会形成双重或多重心理契约,它们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冲突的,严重时可能会破坏对组织的心理契约。②员工之间形成强烈的感情关系如果在其小团体的一个成员遭到不公平的对待,其他成员的心理契约也会受到很大程度上的破坏。

(2)松散型非正式组织:低社交性,低团结性。

对心理契约的正面影响:①成员很关注工作本身,对组织本身并不关注太多,容易形成弱型的心理契约。即使心理契约受到破坏,成员在工作尚未完成之前是不会离开组织的,他们把完成工作看成自己的事而不是组织的事。②由于社交性和团结性都比较低,成员一般只关注他们自己的工作,而很少的注意其他成员的工作,所以当其他成员受到不公平对待时,其他成员的心理契约遭到破坏时,对自己的心理契约影响较少,只要这些事不影响自己就行了。

对心理契约的负面影响:①由于这种非正式组织下容易成弱型心理契约,这样心理契约对员工的作用就相对减弱。员工对组织的依赖性会降低,组织处于不稳定的状态。②组织新成员比较难很快形成对组织的心理契约,且心理契约是很模糊的,得不到组织或其他成员的信息进行修正和帮助。

(3)共享型非正式组织:高社交性,高团结性。

由于共享型非正式组织具有高社交性和高团结性,所以它具有了上面提到的优点,例如:气氛活跃,心理契约易建立和较少被破坏;信息沟通通畅,心理契约比较明确,模糊性少;新成员比较容易建立心理契约,不正确的心理契约容易得到修正;员工对组织有很强的情感依赖性,形成强型心理契约。由于共享型组织文化是高社交性和高团结性的,而有时两者是不能并存的,所以会导致员工经常处于矛盾中。

其对心理契约的负面影响主要有:①由于员工之间有很强的感情纽带,当其他员工的心理契约遭到破坏时,对自己的心理契约影响也很大,在感情上会觉得自己的心理契约也将会被违背。②在员工中既容易形成交易型心理契约,也容易形成关系型心理契约,两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只要其中一个类型的契约受到违背,自然的会影响另一个类型的心理契约。例如,当完成某些任务时,员工认为可以得到一定的物质奖励,可是却没有得到,这样其交易型心理契约就遭到违背,自然,员工从感情上也遭到了破坏,其关系型心理契约也因此而遭到破坏。有时这两者是相互矛盾的,可能交易型心理契约遭到破坏,同时上级可能非常注重同下属的关系,而保持与下级良好的关系,从而造成员工处于矛盾的状态。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员工抱怨,要不是看在某某领导的份上,我早就不干了。可以看到共享型组织文化是一种具有很强竞争优势的文化类型,但它对心理契约的负面影响正是来自于它的高社交性和高团结性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4)安全型非正式组织:低社交性,高团结性。

对心理契约的正面影响:①组织的目标明确,工作严肃富有条理,都是按照行为规则办事,这样就可以减少心理契约不稳定的因素。②员工心理契约单一,不会形成多个心理契约,自然也就不会存在心理契约之间的相互冲突。③倾向于形成交易型心理契约,员工更看重自己在组织中的短期利益,所以在短期利用心理契约对员工进行管理,其效果明显且易于得到提高。

对心理契约的负面影响:①由于组织中工作是条理分明的,以目标为中心的,而较少的关注员工的情感问题,缺乏情感上的交流和信任,只要组织不能够履行其承诺,员工就会对组织产生不信任感,心理契约遭到破坏。②员工之间缺少交流,横向信息传递少,使得员工容易形成错误的心理契约,且不能很好的从其他员工那里得到信息进行修正。③为了完成目标任务,员工有时会不择手段,甚至会牺牲他人的利益,彼此产生不信任,当心理契约遭到破坏时,他们会认为离开这样的组织是一种解脱。

3 对企业管理的一些启示

非正式组织的出现与企业内心理契约有关。非正式组织对企业的影响与非正式组织与企业目标一致性有关,对非正式组织的管理过程应该充分考虑强化组织与员工的心理契约,弱化与组织目标不一致非正式组织成员间的心理契约,对于破坏性的非正式组织可以考虑破坏其成员心理契约、强化企业与部分关键员工心理契约双管齐下的方式来瓦解。然心理契约是一种不可触摸的心理感觉,在心理契约管理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员工各方面的因素,与员工充分的交流,这样才可能做到针对性有效性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彭正龙,沈建华等.心理契约:概念、理论模型以及最新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2).

[2]魏峰,李赕等.国内外心理契约研究的新进展[J].管理科学学报,2005,10(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人力资源政策研究 下一篇:项目管理模式及生产要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