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失音”

时间:2022-02-25 08:54:17

2011 年8 月29 日,比亚迪裁员消息被媒体爆出后,比亚迪官方微博之一介绍的内容为比亚迪有四座具备国际标准的运动场供员工参加文体活动;另一官方微博则在介绍几天前的一场新闻会,其中提到了比亚迪总裁王传福出席了这次会,会主题为比亚迪携手赫兹引领中国纯电动车新潮流。

比亚迪的社会化媒体似乎永远听不到外界的强烈质疑声音,仍然按部就班地在为比亚迪做程式化的“宣传”。此外,还有另一则奇特案例:2011 年10 月14 日,比亚迪媒体恳谈会姗姗来迟,这次媒体报道除了澄清裁员话题之外,还夹带了另外一个主题――比亚迪纯电动车E6 上市。

不得不感叹,比亚迪竟然在向媒体澄清疑问的同时做新品上市宣传。似乎比亚迪的逻辑是:需要宣传的时候我会大声说话,坏消息来了我就尽量听不见“装哑巴”。

危机管理是否运作?

比亚迪裁员事件危机的失控几乎可以作为公关界的典型案例来学习。问题在于,比亚迪拥有危机管理机制么?如果有,又是怎样的一套管理系统在驱动?

比亚迪证券事务代表张燕表示,公司总裁助理李云飞是比亚迪汽车销售的新闻发言人,他的表态则是公司高层比较正式的说法,建议记者查阅公司总裁助理李云飞回应裁员事件的微博。于是李云飞微博上的一句“人事调动”就成为了媒体所报道比亚迪的官方说法了。

整个裁员风波期间,比亚迪虽然不是完全噤声,却也和完全噤声没有多大区别。2011 年9 月28 日,有媒体报道称,比亚迪发言人透过公关公司回应了员工维权被殴打事件,再度否认了有裁员计划。这样只是做了单向信息的,谈不上沟通,只给了“有”或“无”的答案,没有任何解释,自然会欠缺说服力。

从8 月1 日到10 月20 日,缔元信监测到354 家网络媒体的7480 篇与比亚迪裁员相关的舆论,网民关注度高达1100 多万次页面浏览量。这300 多家媒体基本覆盖了主流汽车媒体、财经媒体以及综合门户的汽车频道、财经频道等。在他们的报道中,最常见的措辞就是“据比亚迪员工透露”,于是人人都开始代表比亚迪,但是谁又都无法真正完全代表比亚迪。

谁能代表比亚迪?

媒体给裁员事件定性为“比亚迪疑案”,裁员事件一步步超出行业新闻范畴,成为了社会性话题。整个事件最终只留下一个能代表比亚迪的声音,那就是王传福自己。

王传福早在9 月9 日股东临时大会上就对股东解释了裁员事件。然而他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他所需要解释的对象不止是股东。事实证明,以这样的滞后和忽视对待媒体的态度将是致命的。

8 月5 日,比亚迪副总裁、销售总经理夏治冰宣布离开比亚迪,这一标志性事件揭开了比亚迪裁员风波的序幕。一直到8 月底,这段时期对比亚迪的负面舆情主要集中在对销售状况下滑的讨论和思索。

从8 月29 日裁员事件曝光到9 月9 日股东大会,有媒体抛出“王传福能坚持多久”的疑问;9 月10 日以后则伴随各种次生危机事件,有媒体直接下结论:打不开的气囊,扶不起的比亚迪!越到后期,媒体对比亚迪调查更深入,评价也更为犀利。

然而,真的是媒体“唱衰”了比亚迪么?

上一篇:十年 第12期 下一篇:动态+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