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使用学具 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时间:2022-02-25 02:37:32

合理使用学具 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摘要:学是一门抽象的科学,这就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活跃学生思维,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课堂生动精彩;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理解,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同时增加实际操作活动已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趋势;学具伴随着教材进入了课堂,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工具之一。

关键字:数学课堂 学具教学 课堂效率

“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曾经这么说,数学的学习过程更是一个思维的发展过程,小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处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阶段,其中低年级儿童更是以具象思维为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发展规律,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积极让学生操作学具;本文仅就使用小学数学学具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几点看法。

一、利用学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才会主动地参与全过程。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种方法,其中为学生创设操作活动情境,利用学具加强学生动手操作活动可以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符合小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小学生处于具体形象为主的发展阶段,具有爱玩爱动的特点。利用学具创设合理的适时的教学情境,会使学生学习轻松自然。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学生一上课就对课桌上摆的牙膏盒、火柴盒、魔方感到好奇,产生兴趣。教师适时提问:谁知道它们各是什么形状吗?这样把学习转化成了学生一种内在需要的间接兴趣。在学生回答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后,教师趁机追问想不想自己去探究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这时的学生就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中。他们很乐意亲自动手来摆弄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框架,学生在好玩的状态中发现了它们的特征,在操作和观察的基础上,再加上摸量、比较等手段。学生进而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二、利用学具,生成数学概念

认知心理学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一般是从感知到表象再到概念的理解,在课堂中操作学具符合这一发展规律,可以充分学生的感官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感知具体形象的食物,获取感性的知识,形成表象知识,同时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从表象知识中概括出本质特征,形成科学合理的概念。

如在教授“平均分”一课时,指导学生把八个苹果的图片分成两份,分取图片后出现四种不同结果,1人得7个,另一得1个;1人得6个,另一得2个;1人得5个,另一得3个;两人均4个。学生观察讨论后可以得出第四种分法没人所得一样多的结论,引出“平均分”这一概念,通过引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概念和实际图片结合起来,具体化概念的同时领悟出“平均分”概念的本质特征即每份“同样多”,形成数学概念。

三、利用学具,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发表的《休戚与共——关于数学教育失败向全国作的报告》中指出,数学教学应强调“数学问题解决”,使学生达到能从日常生活中和数学内部找出数学问题;能发展和应用各种策略去解决各种问题。如数形结合的思考方法,变换思想,对应、集合的思想以及分析、综合、转化、归纳、类比等基本思考方法,这些都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不可缺少的金钥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可有助于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教学“同样多”时,让学生先摆5朵红花,让学生在下面一个对一个的整齐地摆,就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通过学生剪、拼等操作活动,把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就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等。

四、利用学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生活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利用好学具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例如在教学“数学乐园”时,“起立游戏”和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在帮助学生复习基数、序数等知识的同时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充分体现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数学为生活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知识的创新和应用,所以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要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是不能算达到真正的目的,学用结合才是关键,只有将所学知识恰当、灵活地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才能使学到的知识实现价值。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利用学具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突破课堂,突破学校,让学生与社会接触,与生活接触,走出数学课堂的狭小空间,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借助学具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思维是基础,感知是前奏,操作是感知的来源。学具是操作的条件,在课堂中,适当地操作学具,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有利于学生数学的思维发展,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让课堂生动精彩。

参考文献:

[1]金德来.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4)

[2] 郝诸芳.利用学具教学 让课堂活起来.[J]新课程,2011(1)

[3] 陈志国.浅谈小学数学学具的使用.[J]新课程,2011(1)

[4]吕世虎.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特色案例评析[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高秀军.利用数学学具优化课堂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3

[6]李光来.学具在小学数学中的魔力.[J]小学时代教学研究,2011(4)

上一篇: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之初探 下一篇:中职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与学生个性的培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