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施工企业的招投标控制

时间:2022-02-25 02:35:43

浅谈如何做好施工企业的招投标控制

【摘 要】招标投标是规范我国建筑市场的重要措施,它一方面可以通过竞争确定工程价格,使其趋于合理化或下降有利于节约投资、提高投资效益进而更好地控制工程的造价。另一方面也能避免部分施工企业在招投标阶段,对工程清单预算往往没有进行审计清查,导致工程量的预算清单出现大量问题的情况。在对招投标工作及其现状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对如何做好此项工作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招标工作; 投标工作;施工企业;控制

1 引言

《招投标法》在我国已经执行了很长一段时间,该法的颁布和执行为保护国家和公共利益、规范工程建设的招投标行为、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最近的十几年,各省份的基础建设、城市扩建及棚户区改造工作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各类建设工程总量明显增加,于此同时,业主单位对施工企业要求的提升和施工单位自身数量的急剧增长也让行业的市场竞争变得愈发激烈。所以,做好招投标控制工作不仅能够使企业顺利拿到工程合同,最大程度上保障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还有利于自身的长期稳定发展。为此,本文在对招投标工作及其现状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对如何做好此项工作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2 如何做好投标控制工作

2.1 做好管理工作

投标竞争的主体是各施工企业,合同标价、企业利润和中标率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一般来说,较低的合同标价有利于企业中标率的提升,但是不利于企业的经济利益;而较高的合同标价则能够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但是不利于中标率的提升,还容易导致废标。所以施工单位必须要很好的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2.1.1 成立专业、高效的组织、

投资预审与定标时间之间的间隔大多在几天到一个月左右,想要在这段时间内形成一份合理的报价,就必须要有一个高效的专业化组织。笔者认为,应该将该组织分为经营和决策两个层次。其中,经营层的任务是完成具体的工作,并在对决策层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和判断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图预算和成本估算,最后结合施工及市场的实际情况,得出最终的报价。而决策层的任务则是对本企业自身以及所投标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分析各影响因素可能会对施工工作产生的影响,并根据相关法律规范和竞争对手的状况得出可以被经营层使用的信息。

2.1.2 做好工程预算分析

在建设工程的投资估算中,工程预算只是众多方法中的一种,但是由此得出的结果相比较而言与发包单位的标底更加接近,因此对于投标参与者来说,工程预算能够为投标报价提供重要依据。所以,投标单位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对工程预算的原理、组成、依据、原则和方法进行深入透彻的了解和研究,从而为报价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和保障。

2.1.3 对各项经济指标进行合理运用

这方面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按照不同的结构类型对自身的各项报价投标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类,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加清晰、方便的将不同类别的内容与近期同类工程的投标报价或工程价格进行对比,在确保报价宏观合理性的同时提高组织自身的业务水平。

2.2 做好利润预算工作

在2.1中,我们主要讨论了如何做好投标管理工作,下面就对合同标价与企业利润矛盾中的施工单位自身经济利益的保障问题进行讨论。

2.2.1 做好施工图预算

《编制办法》和《预算定额》是招标文件指定采用的,工作人员要在充分领会的基础上对施工图预算进行准确编制,就以往的经验来看,在扣除了可能出现的管理费用后,该预算就是业主单位的标底。一般来说,工程成本的预测额与施工图预算额之间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区域,而报价就要在充分考虑竞争对手和自身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在这个区域内进行合理选择。

2.2.2 采用合理的技巧和策略

通过总结,笔者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投标单位技巧和策略的选择具有以下规律:

(1)若为普通建设工程,则竞争者会相应增加,所以报价可以适当降低。若为重点建设工程,则竞争者会相应减少,所以报价可以适当提升。

(2)若本单位对工程的重视程度不高或其它施工任务较多,报价可相应增加,反之则相应降低。

(3)若建设工程的技术简单,报价应适当减少,反之则随技术复杂度的增加进行相应的提升。

(4)对于国内的建设工程,报价可相对降低,而对于国外或中外合资的工程,由于其在管理、质量和工期方面的要求往往与国内有所差异,因此应适当提高报价,以平衡由此导致的造价提升。

上面所提到的规律仅为一般经验,在开展具体工作的时候,还是应该坚持价格随要求提升的原则对报价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3 如何做好招标控制工作

分包不仅能够解决施工企业在某些技术领域的不足,也能够使自身的经济利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因此是目前有很多施工企业选择分包这一方式。笔者认为,在开展分包时,施工企业还是要在投标价和工程质量之间寻求一个平衡,在确保质量的同时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3.1 装饰和安装部分

鉴于我国市场安装和装饰产品的种类多、价格参差不齐的现状,施工单位的招标管理人员应在对与业主单位签订的合同中的建筑设计等级、单位要求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对所使用的具体品牌进行标明,合理确定主材料的暂定价格,避免投标的参与者为了体现质量水平而盲目采用过高质量材料的问题,将工程的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3.2 空调、安防及电梯设备部分

在这部分内容中,施工单位的招标控制人员应对投标商所体统的不同设备的能耗、安全性、后期维护、零配件供应以及内容设置权数等内容进行了解和比较,并在经过专家组的审查认定后做出合理的选择,确保该部分内容中标人的性价比最优。

3.3 空调系统设计部分

一般来说,业主单位所提供的设计图纸中并不会包含项目的空调系统设计,所以笔者所在单位经常会将空调系统的设计参数及有关文件提供给投标单位,要求他们在完成技术方案的设计之后再报出投标价。在开展此项工作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并不需要向投标商要求具体的品牌,只需在对投标人设计方案中的各项系数进行比对,从中选出性价比最优、设计方案最为合理的即可。

3.4 通讯及弱电系统部分

就以往的实践经验来看,投标参与者大多会利用自己在这方面的技术和信息优势在报价中加入一些虚假的内容,以使自身的利润空间得到提升,所以对这部分内容的控制对于施工企业招标控制人员来说是一项重要的考验。目前国内市场相关产品的性能、售价变化幅度较大,技术含量较高,所以在开展此项工作时,最好选派那些具有相同技术背景或是对这方面业务比较熟悉的技术人员进行,在递交投标参与单位的文件中,应对具体设备的型号、技术指标等进行明确规定并要求其在投标书中对有关内容进行明确说明,以免其通过选择一些“冷门”品牌的方式损害施工单位利益。

在拿到投标文件后,招标控制人员就可以通过网上查询、供应商咨询的方式对各单位所选设备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解和分析,使对比工作更加有效的开展,最后选择性价比最优的单位中标。

4 结语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背景下,施工企业想要使自身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要对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掌握,以便对招投标法进行更加灵活的运用。同时,有关工作人员也应在积极积累相关知识的同时注意对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使自身的投标水平、策略和技巧得到不断提高,为提高企业的中标率和经济效益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守建,台双良,国际工程的招标与投标[M].科学出版社.2011

[2]赵曾海,招标投标操作实务[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业出版社.2006

[3]高庆敏,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编制实务[M].黄河水利出版社.2007

[4]本丛书编审委员会,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5]刘尔烈,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实务 [M].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6]刘昌明,宋会莲,工程投标招标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企业服务营销策略相关问题探讨 下一篇:国有控股型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