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生,好记性

时间:2022-02-25 04:54:56

杨略闭上了眼睛,好好地把信中内容回忆了一遍。接着,他把目光聚焦到了信件的第二项主题:

要想提高记忆力,先要明白记忆的含义。

记忆是什么?科学家认为记忆可分为短期记忆、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短期记忆的实质是大脑的即时生理生化反应的重复,而中期和长期的记忆则是大脑细胞内发生了结构改变,建立了固定联系。比如怎么骑自行车就是长期记忆,即使已多年不骑了,如果需要仍能骑上车就跑。中期记忆是不牢固的细胞结构改变,只有“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反复巩固,才会变成长期记忆。短期记忆是数量最多又最不牢固的记忆。一个人每天只将1%的记忆保留下来。初中的学习,大多需要记的内容都属于长期记忆,这就需要反复巩固才能在脑海中建立稳定的联系。

而提高记忆技巧实际上就是按记忆的生理规律去做。

其一,在学校时,课堂上一定要专心听讲、思考吸收,取得较深的短期记忆。

下课后当天复习:过几天当记忆开始淡漠时再巩固一次并加以条理化。“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以后每隔一两个月复习一次。这样就可以把短期记忆变成中长期记忆,花最少的时间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

其二,复习要记忆的功课最好在早晨或夜里的安静环境中进行。

实验证明,晚上6―10点和早晨6―8点是记忆功能最佳时间。同时要专心,不要被其他的事情干扰或打断。切忌一边听音乐一边背书。这是因为大脑工作时只允许一个中枢处于兴奋状态,如果同时有几个兴奋点,必定会心不在焉或三心二意,大大减弱记忆效果。

其三,记东西时心情要舒畅,不要紧张。

人在紧张时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它是损害精神集中功能和记忆的大敌。反之,在宽松环境中,垂体后叶分泌加压素,它对增强记忆功能大有好处。

其四,可以编一些顺口溜将知识条理化、提纲化,使知识形成系统和网络,这样便可通过联想来增强记忆效果。例如要记“唐宋家”的姓名时,可以先记住“韩、柳、苏(三苏)、欧阳、王、曾”六个姓,然后由之推想出全部姓名等。

其五,尽量理解要记忆的内容。所谓理解记忆,从生理上说就是把你的知识纳入记忆网络中,并且建立深一层的固定联系。死记硬背不理解的东西是浪费记忆力,也记不牢。

杨略看完对于记忆力的解释,脸上露出了一个“原来如此”的表情。原来神秘的记忆力用科学的方法解释起来如此通俗易懂,而短期、中期、长期记忆的分别也是杨略以前不知道的。

魔鬼测试:高效能评测

一、学习方法有很多种,如记忆方法、阅读方法、听课方法等。这里我们向你介绍一种综合学习方法的简易自测法,只需要花3分钟时间就可以了解你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

1 问题

下面是10个问题,你实际上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就怎么回答。

①你制订有学习目标和一套科学的学习计划吗?是否不一定

②你能按时完成作业并及时预习和复习吗?是否不一定

③你能集中精力学习,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吗?是否不一定

④你每次读书都认真做笔记吗?是否不一定

⑤除了学会运用公式定理,你还知道它们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吗?是否不一定

⑥学完的知识,你都能进行归纳总结并找出重点、难点吗?是否不一定

⑦你能熟练使用各种工具书吗?是否不一定

⑧你能和每位老师、同学进行良好沟通吗?是否不一定

⑨在课堂中,你能迅速抓住老师所讲的重点并很快融会贯通吗?是否不一定

⑩在每一次的大小考试中,你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吗?是否不一定

2 答案与说明

回答“是”的给10分,“否”的不给分,“不一定”的给5分。最后计算总分。

总分85分以上,学习方法很好。

总分65~80分,学习方法好。

总分45~60分,学习方法一般。

总分40分以下,学习方法较差。

那么,学习方法较差的学生在学习中有些什么表现呢?

二、不能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的学生,在学习中常有如下表现。

1 学习无计划。学习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保证。但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毫无计划,整天忙于应付作业和考试,缺乏主动的安排,看什么、做什么、学什么都心中无数。他们总是考虑“老师要我做什么”而不是“我要做什么”。

2 不会科学利用时间。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有的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安排得从从容容。而有的学生虽然忙忙碌碌经常加班加点,但忙不到点子上,实际效果不佳。有的学生不善于挤时间,他们经常抱怨:“每天上课、回家、吃饭、做作业、睡觉,哪还有多余的时间供自己安排?”还有的学生平时松松垮垮。临到考试就手忙脚乱。这些都是不会科学利用时间的表现。

3 不求甚解,死记硬背。死记硬背指不动脑子的重复记忆,直到大脑中留下印象为止。它不需要理解,不讲究记忆方法和技巧,是最低等级的学习方式。它常常使记忆内容混淆,而且不能长久记忆,当学习内容没有条理,或学生不愿意花时间去分析学习内容的条理和意义时,学生往往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依赖这种方法的学生会说:“谢天谢地,考试总算结束了,现在我可以把那些东西忘得一干二净了。”

4 不能形成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是知识体系在学生头脑中的内化反映,也就是指知识经过学生输入、加工、储存而在头脑中形成的有序的组织状态。知识结构在学习中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再多的知识也只能成为一盘散沙,无法发挥出它们应有的功效。有的学生单元测验成绩很好,可一到综合考试时就不行了,原因往往在于他们没有掌握知识间的联系,没有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这种学生对所学内容,对学科之间、各章节之间的关系不及时总结归纳整理,致使知识基本上处于“游离状态”。这种零散的知识很容易遗忘,也很容易张冠李戴。

5 不会听课。这主要表现在课前不预习,对上课内容完全陌生,无法带着疑问去学:听课时思想开小差不记笔记,或充当录音机的角色,把老师所讲的一字不漏地记录下来,只让自己的记录与教师的讲述保持同步。而不让自己的思路与教师保持同步:课后不及时复习,听完课就万事大吉等。

6 不会阅读。这主要表现在不善于选择阅读书目,完全凭个人兴趣或完全听从老师父母的安排:没有阅读重点,处理不好“博”与“精”的关系,要么广种薄收,要么精读于一而漏万;阅读速度慢,不会快速阅读,阅读之后没有什么收获。

7 抓不住重点和难点。学习方法不当的学生,在看书和听课时,不善于寻找重点和难点,找不到学习上的突破口,眉毛胡子一把抓,全面出击,结果分散了精力,浪费了时间。

8 理论与实际脱离。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是非常重要而且有效的学习方法,“学而必习,习又必行”。方法不当的学生往往只满足于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不善于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不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体表现为动手能力差,不喜欢上实验课和操作课,不关心现实生活。

9 不善于科学用脑。这主要表现在学习时不注意劳逸结合,不善于转移大脑兴奋中心,大脑休息不好,终日昏昏沉沉,影响学习效率。

上述表现是中学生中最常见的,一个学习方法不当的学生,总会有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表现。认识到这些表现,进而弄清其背后的原因,才能帮助我们有的放矢地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好了杨略,这封信到这里就要结束了。说了这么多学习方法和提高记忆力的方法,关键还在于学习过程中的运用。把别人的成功经验转变成适合自己并能娴熟运用的方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反复练习、有意识地实践。现在的你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对新鲜事物的接纳能力是最强的。要好好把握这个黄金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为你将来的人生道路打好基础。

心仪

看完信,杨略对学习方法与记忆力的把握有了更深的认识,觉得受益匪浅。

上一篇:“问题―探究”让学生动起来 下一篇:学校管理中的批判探究范式案例分析